秦瓊爲唐朝立下赫赫戰功,爲什麼在凌煙閣中排倒數第一?

凡是看過電視劇《隋唐演義》的朋友,一定都聽說過秦瓊這個名字。他是唐初的大將,為李淵奪取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是唐朝開國的24位功臣之一。秦瓊是山東人,最早在隋朝擔任將領,因為武功高強、人品出眾頗得上司來護兒的賞識。

秦瓊為唐朝立下赫赫戰功,為什麼在凌煙閣中排倒數第一?

有一年,秦瓊的母親過世了,來護兒特意派人去弔唁。旁人覺得很奇怪,軍旅中人遇到誰家有喪事是常事,為什麼作為上司的來護兒卻特意讓人去弔唁秦瓊的母親呢?來護兒說道,秦瓊這個人驍勇剽悍,胸懷大志,將來前途不可限量,怎麼可以慢待他呢?後來反隋起義爆發,秦瓊不滿隋煬帝昏庸的統治,在跟隨隋軍攻打瓦崗山的時候反水,投降了李密。

李密對秦瓊十分重視,並對他委以重任,瓦崗山的大部分軍隊都歸給了秦瓊和程咬金統領。在秦瓊和其他大將們的英勇奮戰下,瓦崗山的勢力越來越大,成為了當時風頭最盛的起義軍之一。

秦瓊為唐朝立下赫赫戰功,為什麼在凌煙閣中排倒數第一?

然而,好景不長,秦瓊來到瓦崗山的第二年,隋朝大將宇文化及派兵征討瓦崗山,兩軍在黎陽一帶展開大戰,激戰一天一夜,血流成河,戰鬥的結果是瓦崗軍大敗,李密也在混戰中被流矢所傷。秦瓊等人拼死血戰才保住李密一條性命。之後,秦瓊又集合殘餘部隊,發動奇襲,終於勉強擊退了宇文化及。

經此一役,瓦崗山元氣大傷,然而李密卻不讓部隊休養生息,反而認為這次戰役是瓦崗軍的勝利,變得驕傲自滿起來,每天幻想著登基坐殿,絲毫不體恤前線奮戰的戰士的疾苦。這一切都令瓦崗山內部的不滿越來越多。

秦瓊為唐朝立下赫赫戰功,為什麼在凌煙閣中排倒數第一?

偏偏在這時,洛陽軍閥王世充對瓦崗山發動了進攻,輕敵加內部不和的瓦崗軍輕易就被王世充打敗,李密倉皇逃跑投靠了李淵,秦瓊則在戰亂中被俘虜,不得不暫時投靠了王世充。

王世充為人陰險奸詐,秦瓊很看不慣他的為人,不願與這種小人為伍。趁王世充軍隊攻打李唐軍隊的時候,和程咬金一起投奔了李淵,成了秦王李世民的幕僚。

李世民久聞秦瓊大名,對他十分重視,不但請他一起住在長春宮,還讓他統領所有騎兵,對秦瓊待如親兄弟一般。李世民的誠意令秦瓊非常感動,在唐軍效命之時,秦瓊屢立戰功,在美良川、洛陽等多場戰役中都立下了汗馬功勞。

秦瓊為唐朝立下赫赫戰功,為什麼在凌煙閣中排倒數第一?

最終,唐軍與王世充竇建德聯軍在洛陽決戰,秦瓊僅僅帶領十幾名精銳騎兵,就衝破了竇建德精心佈置的防陣,敵軍在陣後看到了唐軍的旗幟,都以為自己的部隊已經失敗,頓時人心渙散,死的死逃的逃。王世充見大勢已去,只得出城投降,李唐至此基本統一了全國,秦瓊又一次立下了汗馬功勞。

秦瓊為唐朝立下赫赫戰功,為什麼在凌煙閣中排倒數第一?

唐朝開國以後,秦瓊因為戰功赫赫被列入凌煙閣,與長孫無忌等人一起被列為唐朝開國的24個功臣,位列第24名,被後人懷念、傳頌至今。說到這裡,可能有人為秦瓊鳴不平,秦瓊的功勞這麼大,居然被列為倒數第一,還排在程咬金之後,是不是太不公平了。其實並不是秦瓊得到了不公平的對待,其原因主要有三個:

第一,秦瓊並不是一開始就跟隨著李唐的將領,而是後來投奔過來的,而且他在隋朝的時候,也只是一名普通的將領而已,其地位自然就不能與侯君集殷開山等這樣的老臣相比了。

第二,秦瓊早年征戰中留下了很多傷病,導致他在唐朝開國後,一直重病纏身,無法出征作戰,這也影響了他在李世民心中的分量。

第三,現在我們瞭解秦瓊,主要是通過《興唐傳》、《隋唐演義》等民間流傳的話本。這些故事都是以秦瓊為主要正面人物的,寫書人為了博取老百姓的歡心,對秦瓊的人品、事蹟和功勞都進行了美化加工,秦瓊和尉遲恭甚至在民間被描繪成了“門神”。這些都只是秦瓊的文學形象、藝術形象。

秦瓊為唐朝立下赫赫戰功,為什麼在凌煙閣中排倒數第一?

在正史上,與秦瓊的功勞不相上下的功臣還有許多很多,除此之外,李世民還必須考慮到長孫無忌等外戚和文臣的想法,不能讓凌煙閣變成武官的功勞簿。如今,秦瓊在人們心裡不止是一個冷冰冰的歷史人物,更是仁義勇敢的化身,我們喜歡秦瓊,喜歡隋唐英雄,其實就是喜歡他們身上傳遞出得那種勇敢無畏,忠君愛國的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