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源於1998年,內燃機的一場革命已經悄然而至

以下談到的這項技術,是內燃機的一場革命。

可變壓縮比?稍為懂引擎知識的朋友都覺得是不可思議。坦白說當我第一次看到日產VC-TURBO引擎為了可變壓縮比設計的複雜的曲軸連桿時,對這件事情更是抱有懷疑態度:未來這副引擎的可靠性怎麼樣?不會是一拍腦袋想出來的“黑科技”吧。

一切源於1998年,內燃機的一場革命已經悄然而至


一切源於1998年,內燃機的一場革命已經悄然而至

VC-TURBO的開發人茂木克也先生茂木克也先生

一切源於1998年,內燃機的一場革命已經悄然而至


一切源於1998年,內燃機的一場革命已經悄然而至

上海交通大學汽車工程研究院院長許敏

日產引擎方面的高級工程師,也是VC-TURBO的開發人茂木克也先生給我們上了一節非常專業的技術課。就是那種讓門外漢一聽就會呼呼大睡或者馬上離開,但汽車愛好者們卻興奮無比的技術課。

首先,折騰壓縮比有什麼好處?

一切源於1998年,內燃機的一場革命已經悄然而至

一句話,壓縮比越高的引擎效率更高,你給它一點點油就能幹更多的事情。但壓縮比越高反作用就是引擎的扭力會變差,也就是動力會差一些。引擎動力的根本就是在短時間內讓它燒更多的油,但壓縮過程太厲害燃油溫度會升高,溫度太高那麼極有可能火花塞還沒開始點火,氣缸裡的燃油就自己燒起來,這就是爆震。

一切源於1998年,內燃機的一場革命已經悄然而至

爆震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它會損壞引擎。所以全世界的引擎工程師都在糾結一個問題,設計一款引擎時應該採用什麼樣的壓縮比?

一切源於1998年,內燃機的一場革命已經悄然而至


一切源於1998年,內燃機的一場革命已經悄然而至

以熱效率達到40%的豐田凱美瑞引擎為例,它的壓縮比達到了14,而馬自達創馳藍天引擎在國內達到了13,在油品好的國外也達到了14。但註定它們倆是一副注重省油,但提速度和瞬間爆發力很一般的引擎。

一切源於1998年,內燃機的一場革命已經悄然而至

奔馳A45 AMG壓縮比只有8.6:1

一切源於1998年,內燃機的一場革命已經悄然而至

另一處極端是奔馳A45 AMG那副2.0T輸出高達381馬力和450Nm,但它的壓縮比只非常低的8.6。這個設計與當年三菱紅頭4G63的路子一樣,就是靠大渦輪和大噴油量來提升動力,大噴油量註定就是不省油的燈。如果你猛一點去開它——不在加油站,就在去加油站的路上。

一切源於1998年,內燃機的一場革命已經悄然而至

所以全世界的引擎工程師都有一個夢想,如果引擎的壓縮比可以變化,那很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因為你想在城市代步或高速巡航時不需要高輸出時,可以選擇高的壓縮比,而突然需要強大動力時,可以隨意調低壓縮比。

也有一些品牌作過這方面的嘗試,例如豐田和已經倒閉的薩博,但它們的產品仍是實驗室階段,距離真正的量產還有時間。

一切源於1998年,內燃機的一場革命已經悄然而至

英菲尼迪QX50


一切源於1998年,內燃機的一場革命已經悄然而至

2019款日產Altima


一切源於1998年,內燃機的一場革命已經悄然而至

全球第一款量產VC-TURBO可變壓縮比引擎,已經由日產開發成功,最先用在直列4缸2.0T渦輪增壓引擎上,目前這副KR20DDT引擎已經搭載在英菲尼迪QX50上面,在北美已經用在2019款日產Altima上,Altima也就是很快會國產的東風日產全新一代天籟。

多連桿結構是技術核心

一切源於1998年,內燃機的一場革命已經悄然而至

普通引擎內部有一個部年是百年不變的,就是推動氣缸活動的連桿以及下方的曲軸箱——活塞在氣缸內往復運動,每一次的行程都是固定的。一百多年前引擎改進就像是搞房子裝修,而這個氣缸的行程就相當於房子的面積,怎麼裝修面積都變不了。

一切源於1998年,內燃機的一場革命已經悄然而至


一切源於1998年,內燃機的一場革命已經悄然而至

控制器看推動多連桿實現最高14:1的 高壓縮比

一切源於1998年,內燃機的一場革命已經悄然而至


一切源於1998年,內燃機的一場革命已經悄然而至

8:1的 低壓縮比提升動力

日產工程師在這個連桿上打起了主意,用一個複雜的多連桿代替了普通的固定式連桿,然後4個氣缸一共4個連桿統一由一個電動機驅動的控制器去控制。當控制器工作的時候,氣缸到達上止點最多有6mm的行程可以改變。

一切源於1998年,內燃機的一場革命已經悄然而至

別小看這6mm的變化,這足以讓壓縮比從8:1變化到14:1,實現在高性能和高效率之間最佳的平衡,而且這個變化可以是自動無級調節的。

另外還有一些非常大的好處是,普通引擎的連桿直接連接曲軸,與活塞之間形成一定夾角;而使用了多連桿後,連桿的機械運動可以實現完全的垂直。完全垂直的降低了活塞與氣缸壁之間受力,從而降低了摩擦。

一切源於1998年,內燃機的一場革命已經悄然而至


一切源於1998年,內燃機的一場革命已經悄然而至

同時VC-TURBO也因此實現了低振動,普通直列4缸引擎需要加裝平衡軸,而VC-TURBO並不需要平衡軸。

源於1998年,歷時20年開發

茂木克也談及VC-TURBO的開放過程,這完全就是一部描述日本匠人精神的教科書案例——VC-TURBO的核心部件構想和專業啟於1998年,至今已經20年曆史。

一切源於1998年,內燃機的一場革命已經悄然而至


一切源於1998年,內燃機的一場革命已經悄然而至

在這20年間,茂木克也與及他的團隊經歷了無數次試驗,終於解決包括控制器小型化、量產化等技術難題,實現了全球第一副可變壓縮比引擎的量產化。可以想像,近年來日產在渦輪增壓引擎方面動作比慢,甚至旗下英菲尼迪還要借用奔馳的2.0T引擎。

一切源於1998年,內燃機的一場革命已經悄然而至

原來日產在等這副VC-TURBO引擎研發成功,討論會上有媒體問到:日產VC-TURBO與奔馳2.0T有什麼技術參考?茂木克也先生回答:“兩者沒有一個零部件相同。”

關於VC-TURBO的疑惑

一切源於1998年,內燃機的一場革命已經悄然而至

任何新技術都不是完美的,它都有一個進化的過程。對於革命性的VC-TURBO引擎我仍然有幾點疑問:

一、VC-TURBO會增加多少製造成本,非豪華使用性價比如何?

二、實戰效率如何,真的會省油、好動力麼?

三、如果複雜的結構,可靠性和耐用度怎麼樣?

一切源於1998年,內燃機的一場革命已經悄然而至

目前採用VC-TURBO技術的,只有日產的直列4缸渦輪增壓的KR20DDT引擎,這副引擎已經搭載在英菲尼迪QX50上面,在北美已經用在2019款日產Altima上,Altima也就是很快會國產的東風日產全新一代天籟。

QX50定價並沒有因為VC-TURBO而提高,而既然在天籟這一級別的車型上可以大方應用,成本問題應該可以放心了。

一切源於1998年,內燃機的一場革命已經悄然而至


一切源於1998年,內燃機的一場革命已經悄然而至

油耗方面日產宣稱對比相同功率的V6引擎提升27%燃油經濟性,油耗遠低於2.0T及1.5L。而動力遠超2.0L引擎水平,媲美3.0L甚至3.5L引擎性能,而且加速響應更快。不過實戰效果怎麼樣,期待以後的正式試駕才能證明。

可靠性和耐用度怎麼樣?茂木克也談到引擎技術核心——精度是性能與耐久性的源頭。

一切源於1998年,內燃機的一場革命已經悄然而至

VC-TURBO為何選擇多連桿結構?多連桿是由軸、銷、軸承、襯套等一般機械要素構成,原因是機械加工設備主要以旋轉切削為主,圓孔(軸承)與圓筒(軸)的加工精度較容易做到。如果一般的加工都能輕鬆做到要求的精度,那副引擎的可靠性就更加有保證。

最後還是強調那一句,任何新技術是否真的優秀,都有待時間的考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