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冷冬」?還是「暖冬」?厄爾尼諾事件並不能說明一切!

是“冷冬”?還是“暖冬”?厄爾尼諾事件並不能說明一切!

網傳今年是“冷冬”?謠言!

秋天來了,冬天還會遠嗎?每年到了這個時候,關於本年度的冬天,是“冷冬”?還是“暖冬”?網上就會出現各種專業的、不專業的猜測。這幾天,對2018年冬天的傳言也是沸沸揚揚:不僅說今年是“冷冬”,甚至說“從今往後一直到2025年,氣溫一年更比一年冷”。

對此,國家氣候中心進行了闢謠,稱這種傳言十分離譜和荒謬,純粹是吸引公眾眼球,製造公眾恐慌。

中國氣象局給出的理由,說是2018年6月以來,赤道中東太平洋海表溫度轉為偏暖並不斷髮展增強,此次增暖將繼續發展,並於2018年/2019年冬季形成一次厄爾尼諾事件。發生厄爾尼諾事件時,東亞冬季風強度弱,我國氣溫普遍偏高。

那什麼是冷冬和暖冬?

其實“暖冬”是一個氣候概念,它表示的是整個冬天整體的氣溫狀況,當某年某個區域整個冬季(12月到次年2月)平均氣溫高於氣候平均值0.5℃時,稱該年該區域為暖冬,低於0.5℃則為冷冬。

那什麼是厄爾尼諾事件?

是“冷冬”?還是“暖冬”?厄爾尼諾事件並不能說明一切!

厄爾尼諾事件

厄爾尼諾事件,是太平洋特定區域海洋溫度顯著偏高。

不同國家對這個特定區域的定義稍有差異,我國一般採用NinoZ(Nino綜合區)海溫的距平指數(較常年偏高或偏低的程度),作為判定厄爾尼諾的依據。

當Nino綜合區海溫距平指數≥0.5℃,並能持續3個月及以上時,認為進入厄爾尼諾狀態。當Nino綜合區海溫距平指數≥0.5℃至少持續6個月(過程中間可有一個月未達標準),則定義為一次厄爾尼諾事件。

那為啥厄爾尼諾事件,會氣候異常?

正常情況下,赤道地區太平洋的海水靠近印尼、菲律賓一側更溫暖一些,靠近秘魯、厄瓜多爾一側相對冷一些。可一旦出現厄爾尼諾現象時,太平洋東側的秘魯一帶因為海溫升高,下沉運動減弱甚至轉為上升,降雨增多,與此同時,印尼、菲律賓一側的上升運動減弱甚至轉為下沉,降水減少,就會導致氣候異常。

這樣的異常,除了沿著赤道附近向東西兩側傳遞外,還會向著南北兩極傳遞,進而影響到全球的氣候。

總體來看,熱帶太平洋沿岸國家受影響的可能性更大。

厄爾尼諾強度越強,帶來的氣候異常會越明顯,但有時候,也會不按常理出牌,所以,單憑厄爾尼諾來預判未來的氣候,不一定靠譜,大氣轉換啊海洋運動啊,一丁點小變化,都容易推翻全局。厄爾尼諾確實會影響低緯地區的大氣中高緯環流,進而影響我國冬季氣溫,但熱帶海面溫度異常僅是影響我國冬季氣溫的因素之一。

20世紀80年代之前,在厄爾尼諾年的冬季,我國出現過大範圍偏冷的情況,80年代之後,厄爾尼諾年冬季我國多表現為偏暖特徵。

其實,比起厄爾尼諾,影響我國冬季氣溫的更主要因素,是歐亞大陸中高緯地區的大氣環流,也就是冷空氣的強弱。

不過具體怎麼樣,現在下結論還太早,要是老天爺能這麼被精準預測到,氣象還有這麼吸引人麼?

最終不管今年冬天最終如何,大家都要注意身體,偏暖也只是相對而言,該冷的時候還是會冷的。特別是農民伯伯,儘量防患於未然,做兩手準備,開開心心過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