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和酸奶同吃會致死?今年是「冷冬」?你被這些謠言騙過嗎?

當下是賞紅葉吃柿子的好時節,但網絡流傳著吃柿子後喝酸奶會引起中毒

,這是真的嗎?雖然寒冬未至,但關於冬天的神預測早已走紅網絡,煞有介事地宣稱今年是“冷冬”沒跑了,那秋褲是不是該穿兩條?身份證上貼個創可貼就能保證不會消磁?白砂糖新國標放寬二氧化硫指標後,會不會對健康造成威脅?針對網友關心的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柿子和酸奶同吃會致死?

柿子和酸奶同吃會致死是謠傳,兩者一起吃並不會形成毒素,這點大家可以放心。”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告訴記者,公眾需要注意的是,柿子雖然香甜美味,但一次食用過多會造成消化不良。

柿子和酸奶同吃會致死?今年是“冷冬”?你被這些謠言騙過嗎?

朱毅解釋說,柿子中含有鞣酸、柿膠酚和果膠,不成熟的柿子和柿子皮的鞣酸含量尤其高。柿子中的鞣酸與胃酸作用可以生成凝塊,而且可以和其他食物碎塊聚積成俗稱柿石的大植物纖維團,柿石會造成胃不舒服,甚至梗阻。

人們食用柿子時要注意做到“三不”——不成熟的不要吃,柿子皮不要吃,不要空腹吃。越澀的柿子鞣酸含量越高,因此胃腸功能較弱的人,儘量不要吃有澀味的柿子。

身份證上貼創可貼防消磁?

最近,你的朋友圈有沒有被《身份證上一定要貼張創可貼,現在知道還不晚》的文章刷屏?該文宣稱,把創可貼中間的藥棉對著二代身份證芯片所在位置貼住,身份證和手機放在一起就不會消磁了。

但當記者向原獵豹安全專家李鐵軍求證時,他卻笑著說:“這個說法的前提就不存在,身份證卡片沒有磁性,何來消磁一說?”

柿子和酸奶同吃會致死?今年是“冷冬”?你被這些謠言騙過嗎?

資料顯示,如今使用的二代身份證是“非接觸式IC卡”的芯片結構,由IC芯片、感應天線組成,封裝在一個標準的PVC卡片內,芯片及天線無任何外露部分。簡而言之,身份證是靠電磁波工作,跟磁場並沒有什麼關係。

現實生活中,確實會出現“身份證一直讀不出來”的現象,這又是什麼情況?李鐵軍解釋說,如果出現身份證失效、無法讀取的狀況,要麼是卡片內的天線(線圈)脫焊或出現其他物理損壞,要麼就是卡中的芯片可能損壞,直接去辦理新身份證就好。

警方提醒廣大公眾,身份證沒有想象中那麼脆弱,經公安部實驗,身份證不怕水,也可抵禦正常高溫。但是,使用和存放時需注意不要用力扭曲、重壓或者放置在過高溫度下,以防芯片受損

新國標放寬白砂糖SO2殘留量,威脅健康?

最近,白砂糖的新推薦性國標正式實施,不少人敏銳地發現了一些變化,二氧化硫(SO2)指標較之前的舊推薦國標有所放寬。一時間,多個自媒體公眾號發文稱,新標準放寬白砂糖二氧化硫指標,會對健康造成威脅。

“舊標準只是推薦執行標準,白砂糖分等級規定二氧化硫殘留量,其中,二級最大殘留為30毫克/千克,精製級≤6毫克/千克。新標準則採納了強制性執行的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規定食糖中二氧化硫殘留量不得超過0.1克/千克。”朱毅說,新標準所規定的二氧化硫指標雖然看起來較之前有所放寬,但依然是安全且可控的

柿子和酸奶同吃會致死?今年是“冷冬”?你被這些謠言騙過嗎?

公開信息顯示,2017年10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公佈的致癌物清單初步整理參考,二氧化硫屬於3類致癌物(對人類致癌性可疑,尚無充分的人體或動物數據)。北京市營養學會理事、註冊營養師顧中一在其微博發表的視頻解讀中也認為,二氧化硫作為3類致癌物並沒有人體證據能夠證明它致癌。日常的食用不會影響身體健康,少量二氧化硫進入體內後最終生成硫酸鹽,可通過人體正常代謝後由尿液排出體外,不會產生毒性作用。

朱毅說,白砂糖中二氧化硫殘留量的多少,與生產方法和工藝控制水平有關。對消費者而言,大可不必焦慮。目前國標中要求的殘留量不至於對身體造成傷害,但為了健康應該儘量控制糖的攝入量

今年是“冷冬”,此後一年比一年冷?

隨著溫度一路走低,冬天的腳步日漸逼近。每年到了這個時候,網上都會掀起關於本年度是“冷冬”還是“暖冬”的預測。這些日子,網上不斷流傳2018年冬天是“冷冬”,甚至說“從今往後一直到2025年,氣溫一年更比一年冷”。

對此,國家氣候中心第一時間進行闢謠,稱這種傳言十分離譜和荒謬,純粹是吸引公眾眼球,製造公眾恐慌。

柿子和酸奶同吃會致死?今年是“冷冬”?你被這些謠言騙過嗎?

所謂暖冬、冷冬的科學解釋,是當某年某個區域整個冬季即12月到次年2月的平均氣溫,高於氣候平均值0.5℃時,便稱該年該區域為暖冬,低於0.5℃則為冷冬。關於2018—2019年冬季氣候趨勢,國家氣候中心近期初步預測:預計冬季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偏高,出現冷冬的可能性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