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忽必烈不去統治西伯利亞,而是總去中原搗亂?

一德格天1


忽必烈不去統治西伯利亞而是去中原,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兩地繁榮程度是天壤之別。

首先,中原地區自古以來就是經濟繁榮的富庶地區。人口眾多,經濟發達,這在當時意味著有著充足的兵源和足夠的賦稅,事實上正是靠著掌握著中原地區的優勢,忽必烈才能打敗阿里不哥登上蒙古大汗的位置。

而西伯利亞人口稀少,氣候寒冷,還沒有多少戰略資源,去哪裡當發展得不償失。

最後則是忽必烈崇尚漢文化,對中原文化有著極高的認同感,他在位期間大力推行漢化,改行漢法。

所以忽必烈才會統治中原而不是去西伯利亞。


六等三侯說歷史


這個問題提的好!

中國的歷史在進入封建社會以後,幾乎一半的戰爭是漢族和遊牧民族爭奪生存空間的戰爭。戰爭根源其實就是中原農耕文明與草原遊牧文化的之間無法調合的矛盾,戰爭在那個時代是解決矛盾的唯一辦法。

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行無定所,靠近北緯,荒漠之地,冬季漫長且寒冷。自然條件決定其難以形成拱衛政權的經濟基礎,一場天災,如大雪丶風暴丶幹汗丶地震等,就足以顛覆其統治。崛起於戰國末期匈奴就開始殺向中原,因為中原有它們覬覦己久的溫暖的氣候,分明的四季,富庶的經濟,繁榮的城市文化,等等,可惜遇到了強悍的秦國和趙國,徹底阻斷了其南下的馬蹄。隨著秦始皇一統華夏,對匈奴的反擊也取得了可喜戰果,卻其800裡不敢南下牧馬,緊接著不惜民力,修築了萬里長城。萬里長城在秦亡後,並沒有遏制住匈奴南進的勢頭,直到漢武帝時期舉全國之力,進行了長達四十年的反擊戰,才徹底擊跨匈奴,使其北遁,禍患歐州去了。大漢震懾住了長城以北的所有胡人,因而贏得了四百餘年的相對和平。這以後生活在草原上的遊牧民族通過戰爭紛紛亮相中原政治舞臺,五胡丶鮮卑、契丹丶女真。

蒙古坐成氣候,自然不會放棄中原肥碩之地,這是遊牧文化的本質決定的。到了忽必烈時期,入主中原,當漢人的皇帝,享受無限的華夏文明,這只不過是他在完成從有遊牧文化始祖輩沒有完成的遺願罷了。


漢水長流


任何一個正常的皇帝都不會放棄富饒的中原文明,選擇去什麼西伯利亞:

1、西伯利亞天寒地凍,人煙稀少。

“西伯利亞”意為“寧靜之地”,名稱源自蒙古語“西波爾”(泥土、泥濘的地方),古時西伯利亞就是一片泥濘的地方,住在這裡的蒙古先民以地形為這個地方取了名字,當俄羅斯人來時,將此音譯為“西伯利亞”。作為北亞地區的一片廣闊地帶,西伯利亞面積約1322萬平方千米,地形為平原、高原和山地。西伯利亞是北半球冬季最寒冷的地方之一,極端最低氣溫低於零下70℃,北半球的兩大“寒極”(上揚斯克和奧伊米亞康)便位於此。由於極端的氣候,西伯利亞廣大地區人煙稀少,對於古代人來說,征伐的意義其實並不大。現在我們知道西伯利亞地區是一個資源的寶庫,石油、天然氣、煤礦、各種有色金屬資源豐富,但是對於元朝時期的蒙古人來說,並沒有開發到這些領域,只是單純的地域統治。而且,西伯利亞是古代不少強悍民族的搖籃:匈奴、鮮卑、突厥、韃靼、蒙古及女真等各種民族都是從西伯利亞崛起的。這些兇悍善戰的民族不易征服和統治,需要耗費很大的人力物力成本,得不償失。

2、中原地區氣候適宜,物產富饒。

而中原地區囊括了了現今中國北方的大部分,物產豐富,氣候宜人。雖然北部地區冬天也有零下幾十度,但是和西伯利亞比已經很溫暖了,更適合人類居住。豐富的糧食作物、茶葉、蔬菜、瓜果都是生活必需品。忽必烈沒有必要放棄這些豐富的物產而去西伯利亞受罪。何況中原人口眾多,性情溫順居多,對於蒙古帝國來說更易於統治。元朝時版圖最大時囊括了亞洲歐洲很大一片土地,其中也包括西伯利亞地區,但是忽必烈也不傻,不會放著花花世界不要跑去挨餓受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