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地練魏碑字?

樟香齋主


作者問如何學習魏碑,並且貼上了自己的魏碑作品,問自己的寫法對不對,我先回答第一個問題。

一、如何學習魏碑

魏碑是我國南北朝時期北朝流行的刻碑書體,是中國書法楷書的一種,也可以說是一種不成熟的楷書,它主要包括魏碑、墓誌銘、磨崖刻石等幾種形式。

我個人認為學習魏碑最好有唐代楷書的基礎,比如可以學習歐陽詢的《九成宮碑》,和魏碑還是有一定的關係的,通過唐代的楷書能夠訓練對於結構的掌握能力,還能夠訓練完整的筆法體系,魏碑雖然也屬於楷書,但是並不是完全成熟的楷書,首先通過學習唐代的楷書建立一定的規範性,然後再去學習魏碑,就比較輕鬆了。

如果不想學唐代的楷書,想直接入手就學習魏碑,那就要選擇一個比較工穩的碑帖,比如《張黑女墓誌》、《元懷墓誌》等等小墓誌一類的作品,這些作品字口清晰,結構平正,很適合初學者入門學習。

二、關於作者的字

作者的這兩個字學習的是北魏的《張猛龍碑》,此碑氣勢開張,如長槍大戟,大開大合,很有氣勢,被後人評價為“魏碑第一”,是非常值得學習的。

作者的張猛龍碑用筆非常的厚重,魏碑強調用筆的中間部分,唐楷強調筆畫的兩端,這一點作者的把握是非常正確的,寫出了魏碑用筆的中實,很值得肯定,這樣寫是正確的,大可不必懷疑和猶豫。

再說一說作者存在的問題:

1、第一個問題就是這兩個字的氣勢不足,沒有寫出張猛龍碑的氣勢來,太過於綿軟,沒有力度,這是筆力不足造成的,還要多加訓練。

2、第二個問題是用筆問題,大部分筆畫作者寫的都很好,唯有兩個鉤畫沒有寫好,這種鉤並不是純正的魏碑的鉤畫,魏碑的鉤是直接頓筆翻上去的,這一點可以再參考原帖。

3、“德”字的結構沒有寫好,一般的字包括唐楷和行書都是左低右高,而作者把德字的雙人旁寫的太高,看上去就不舒服了,也不符合漢字的結構原理。

4、關於蓋印章,先在一般很少人用這種不規則圖形的印章了,這樣看上去不夠文雅,先在的江湖書法才喜歡用不規則的印章,這個主意一下就可以了。


不二齋


魏碑(北魏之碑)的發展時期經歷一百多年,更迭了好幾個朝代,一個朝代幾十年,書法的風格也不一樣。

學習魏碑,先要學會挑選精良的範本。學習魏碑就要學習有名的、得到歷史認可的範本,這樣才能找到魏碑的主要體系。

無名的小造像、小墓誌、刑徒磚之類的作品,則需要甄別優與劣。有些可以取其趣,不可取其法。

儘可能地聽聽老師的指點,我們對魏碑哪些可以學、哪些不可以學。比如,有些小墓誌,字形結構有著天然的情趣,我們就拋開它所謂的技法,而專門取其意趣,甚至可以用於創作中,前提是和諧。

學習魏碑,可以先學後期的東西。後期大量的墓誌相對來說較為平和、雋永,適合初學。

而後,再學中期的作品,比如造像、摩崖什麼的,千萬要有自己的想法和認知。比如,清人的碑派風格實際上已經是“流”了,魏碑是源頭。

學習魏碑,要學會在薄中求厚,死中求活。現在人的模仿能力不亞於古人,但是一靠勤奮,二靠睿智。做到一要寫厚,二要寫穩,三要寫出靈動。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千年蘭亭


我認為要想真正的把魏碑給練好,那必須得有帖學的功夫,如果你沒有帖學的功夫,那根本是寫不好魏碑的。

首先我們必須認識到,魏碑書法它還停留在石碑之上但是一旦要把它寫在紙上了,用的工具是毛筆,就必須要用帖學書法的工具來體現碑學書法的東西,也就是說,你必須要掌握帖學的東西,才能夠有資格說你學碑學書法學到手、學精了、學會了。

如果你用的是帖學書法的工具來表現碑學書法的東西,如果你對帖學書法的表現技巧,以及如何駕馭這些帖學的書法工具沒有一點掌握的話,你的書法是危險的,你寫出來的碑學書法一定不會表現的特別的好。

其實說白了,所謂的學書法,就是考驗的一個人對工具的掌握能力。

所以,在這裡我想強調的一點就是,如果你想要用帖學書法的工具來寫魏碑,那麼首先你要對毛筆有個駕馭的能力,要想對毛筆有駕馭的能力,那你就要去學習掌握帖學書法。帖學的基本東西掌握了,碑學書法的基本功也就有了。那麼,你的碑學書法,就一定會有長進,而且會越來越好。

因此無論是學什麼書法,首先都要把帖學書法給解決好。因為帖學書法真的就是中國書法幾千年以來凝聚成的智慧的結晶,它是中國書法史的主角,你不把它學好了,那其他的書法你也寫不好。

你覺得呢?

碼字辛苦,同意的朋友麻煩點個贊,關注一下啦。


松風閣書法日講


說實話,不太養眼。

碑書是傳統書寫的拓展,線的鑄造效果和堆積感靠普通書寫是不行的。

因此,碑書的內涵,或者也可以說是難度,要高於一般楷書,這應該是公認的。碑書的特點,是寬博雄厚、筆力剛勁、筋骨瀟灑。通常來講,它的技術難點是“絞轉運筆”的方式,也就是筆畫在運走的過程中絞轉起來,稱之為“裹鋒”,橫畫豎下筆,豎畫橫下筆,筆意凝力,功夫完全體現在筆鋒上。每一筆畫,都對應著一個筆尖的運行狀態,很有一種飛揚的氣場。

書法上的碑,不是一個形態,而是一個審美元素。它質樸、雄強,陰柔和陽剛能互轉、穿插,最忌簡單莽撞,筆鋒不描畫而有堆積感,有體積感,墨量要足。

看圖上的字,不怕得罪人的說,基本上分不出靜與動、強與弱,沒有曲澀感,看起來寫得很“順”,但是太“順”了,字不像“寫”出來的,而像是“滑”出來的。不是說“拿得起放得下”?圖上的字給人的感覺,收尾很急。

我記得有老先生說過,筆力越是不足,越適合臨魏碑。也許是紙張的問題?看不出筆裡的“勁”。當然了,也可能我實在眼拙,再聽聽其他人的意見吧。


純鈞LHGR


魏碑最難的就是方筆的寫法,初學者往往掌握不了;其次就是要會用側鋒,中側並用;第三就是就是主筆要突出,收放自如,疏密得當!

下面紅紙寫的是我們慶陽魏碑大師李鼎峰老師寫的,仿古宣是我的拙作,請多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