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忽必烈當大汗後其他汗國都不與他來往了?

幻海塵封


其實這是錯誤的,完全忽略掉元朝的航海技術,在繼承宋代的航海技術的同時,也保留了巨大的財富予明朝。另外作為亞歐連接點的察合臺汗國,是不可能摒棄掉絲綢之路這條商路的。

一、淺析察合臺汗國與元廷之間的關係

(一)、察合臺汗國的前世

察合臺是成吉思汗的二兒子,也是也克蒙古兀魯思的大扎撒執行官(大扎撒,即《成吉思汗法典》),在成吉思汗生前,察合臺就以嚴明的紀律、公平的作風受到蒙古貴族們的尊敬。

成吉思汗死後,雖然察合臺的兀魯思(漢譯封地)與小弟託雷相對而言很小,可窩闊臺汗對於一直支持他的二哥很有好感,在《蒙古秘史》的記載,合罕(窩闊臺汗)經常派去使者就一切重大事件和察合臺商議,沒有他的意見和同意就不處理這些大事。

因此察合臺的兀魯思封地在窩闊臺汗和貴由汗時期,慢慢擴大,從阿爾泰山脈向河中區域(河中地區特指阿姆河與錫爾河之間的大片地區)擴張。

河中區域,原先是大兒子朮赤向成吉思汗討要的,結果在攻打花剌子模舊都玉龍傑赤城時,察合臺出工不出力的,導致成吉思汗很是生氣。所以後來成吉思汗乾脆封朮赤到西北地區,這是讓朮赤很是惱火,原本可以得到最富裕的區域的,結果分到了一大片“荒地”。

這就是金帳汗國拔都系與察合臺汗國之間的矛盾根源之一。

察合臺汗離世後,其孫子哈剌斡忽勒繼承汗位,這次的貴由汗也突然死在西征拔都的路上。由於察合臺系和窩闊臺系全面否定託雷系的蒙哥為汗。蒙哥在其母親的高超政治手段之下,趕往了拔都的駐地請求支援,拔都快速帶領著軍隊與蒙哥一起返回哈拉和林,在拔都的軍事實力和託雷系的政治、軍事力量之下,蒙哥成為了第四任大汗。

隨後蒙哥就將河中地區交拔都統轄,察合臺系只能擁有東部區域,且哈剌斡忽勒(察合臺的孫子)在返回駐地之時就病死了,因此察合臺系被拔都壓制了十年之久。

這也是察合臺汗國與金帳汗國、託雷系的矛盾根源之一!

蒙哥死後,託雷系的阿里不哥與忽必烈爭奪汗位,阿里不哥獲得了西部諸王的支持,就連朮赤系也站在阿里不哥這一邊,忽必烈在東道諸王(主要是攻宋留在漢地的蒙古諸王)和漢世候、漢儒臣的協助之下,奪取了汗位。

由於忽必烈以武力奪權,特別是忽必烈親近漢法,導致了察合臺系、窩闊臺系、朮赤系、託雷(阿里不哥)系的不滿,這就導致了忽必烈即位稱帝后,金帳汗國、窩闊臺汗國、察合臺汗國都全面否定了元朝的存在。(也是題主所述的,所謂四大汗國不與元廷交際的來源)。

(二)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與元廷的戰爭

窩闊臺汗國是窩闊臺氏族諸汗的世襲領地,其疆域包括原乃蠻部的領地和原西遼的部分領土,即額爾齊斯河上游和巴爾喀什湖以東地區。建都也迷裡城。

(1)、汗位之戰——阿里不哥與忽必烈的戰爭,造就了察合臺汗國

忽必烈曾派供職於他的阿必夫合(察合臺曾孫)的兒子兀魯克去察合臺汗國當君主,結果半路時就被阿里不哥給殺了。隨後阿里不哥派遣阿魯忽(察合臺的孫子)為察合臺汗國的君主,隨後阿魯忽趁機奪取了拔都的河中區域,最終做大起來,形成了獨立的汗國。

(2)、海都與忽必烈的戰爭

海都是窩闊臺系的嫡系,阿里不哥與忽必烈的戰爭時期,海都依附於阿里不哥,當四年汗位戰爭,阿里不哥死後,海都拒絕投降忽必烈,率領窩闊臺系對抗元廷。

戰爭打了十多年,隨著海都的死去,窩闊臺汗國出現分裂,隨後元廷趁機越過阿爾泰山,收復了部分城池,公元1309年(至大二年),察八兒(窩闊臺系的殘餘)因參與察合臺汗國的一次內爭失敗,逃歸元朝,其領土均被察合臺所吞併。窩闊臺汗國滅亡。

(三)察合臺與元廷之間的和平交往

1302年海都因傷去世後,察八兒與都哇(察合臺汗國的實際控制者)發生矛盾,察八兒想吞併察合臺汗國,後在1309年時,都哇驅逐了察八兒。

在1302年至1309年這段期間,察合臺汗國的都哇得到了元廷的支持,所以當都哇死後,有差不多一年,察合臺汗國是與元廷保持友好的關係,兩者一直都在通商、貿易。

公元1310年左右,也先布花得到了察合臺汗國的實際控制權後,對元廷的西北邊界發動了幾次戰爭,但均被元廷擊敗,隨後也先布花又發動對伊兒汗國的戰爭,結果元廷趁機攻取中亞,逼迫其退兵。

由於連連的戰敗,使得察合臺汗國的財政發生了困難,隨後在公元1318年,怯伯汗殺了弟弟也先不花,重新奪取了汗位,立刻進行了改革,也同元廷建立友好關係。

此後的察合臺汗國基本是與元廷相互通商,直至察合臺汗國分裂後陷入無止休的戰爭,才讓商路中斷。公元1330年,怯伯弟篤來帖木兒繼承汗位。同年,元政府頒佈《經世大典》,其中附圖稱察合臺汗國為篤來帖木兒位下,與欽察汗國、伊利汗國相併列。

二、伊兒汗國與元廷之間的關係

前面寫察合臺汗國寫太多了。伊兒汗國的創始人是託雷的兒子之一旭烈兀。現在有很多史學家在考究到底旭烈兀西征時,帶領的軍隊中,漢軍到底佔據了多少比例。

雖然今天還沒有確切數字,但可以肯定的是,蒙古第三次西征時,旭烈兀的軍隊中漢人的比例是很高的。所以當蒙哥汗死後,旭烈兀並沒有選擇幫助他的小弟弟阿里不哥,反而是支持他的二哥忽必烈。

蒙哥死後的消息傳到中東後,旭烈兀帶著軍隊想返回哈拉和林之時,在原花剌子模的區域時,與察合臺系發生了矛盾,隨後兩者發生戰爭,雖然旭烈兀擊退了敵軍,但他也乾脆返回了巴格達。因為他留下來繼續作戰的大將怯的不花戰敗了,穆斯林奪回了敘利亞的所有城池。

旭烈兀死後,他的兒子阿八哈攝政,在公元1279年時,阿八哈頒發的一張敕令上蓋有漢字"輔國安民之寶"方印。這是後來忽必烈冊封阿八哈的印章。

公元1284年,伊兒汗國新汗即位,忽必烈派遣孛羅為伊兒汗國丞相。

曾經在馬未都的節目上,馬未都先生曾說過一段話,大意是:

元朝的青花瓷是獨一無二的,明清兩代都無法媲美的,因它含有一種礦物質(鈷),這種礦物質在沒有化工合成之前,只存在於波斯,也就是伊兒汗國區域。元廷通過海路,將絲綢、青花瓷、茶葉運抵阿拉伯海灣,再從那裡購買這種原材料返回中原,再製造出精美的青花瓷。

另外,在元朝時期,有個人叫汪大淵,此人曾經在泉州出海,到達阿拉伯海,隨後又乘船橫渡地中海到達過摩洛哥。他後來寫了本書,其中記載了一件事情,說在伊兒汗國內,有個部落酋長,是中土人士,其祖先來自於漳州。

三、金帳汗國與元廷的關係

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的戰爭時期,拔都只是動動嘴皮子而已,並沒有太多實質的動作,最多就是牽制住旭烈兀。

拔都建立金帳汗國後,若是說伊兒汗國是蒙古汗國中的海上馬車伕,那麼金帳汗國就是真真的重商主義封建國家。

斡脫商:古代蒙古各個汗國最有特點的群體,他們在成為商人之前可能是奴隸(穆斯林)、軍人(怯薛軍)、普通商人、貧民等等。但當他們與皇室有牽連後,他們的幕後老闆、大股東就是皇室成員。他們的商業,基本涵蓋了整個國家(汗國)所有能賺錢的商業體系。

而金帳汗國是擁有最多的斡脫商的汗國。他們曾經幾千匹販馬到“敵國”伊兒汗國,也曾經多次攜帶國書到達元廷。

如公元1323年,元英宗至治三年時,諸王月思別遣使來朝(月思別就是當時金帳汗國的大汗);公元1330年八月,元文宗時期,北邊諸王月即別遣使來京師。

元廷也多次派遣使團出使金帳汗國:

公元1326年九月,元泰定帝“命懽赤等使於諸王怯別、月思別、不賽因三部”;另外在1323年十二月時,泰定帝即位時,就曾封賞了諸王月思別的使臣。

這些在《元史》中比比皆是,什麼朝貢啊、使團啊、恩賜啊,直到元順帝早期時,依舊還有相互之間的聯繫,甚至月即別還要求元廷再多分些地給沿途軍站(驛站),好保證沿途的商隊能有個好點的住宿和交通。

總述:

曾經蒙古人的軍事力量,威脅到了歐洲人,在近代史時,歐洲人逐漸成為了世界的霸主,在他們的宣傳之下,蒙古人成為“黃禍”的根源。因此在近代兩百多年裡,基本都是在批判蒙古帝國的。

直至到上世紀70年代,歐洲德國統一後,德國的學者提出了一種全新的理念——若不是蒙古人摧毀了東歐人的壓制,以及戰爭導致了大量難民湧入西歐,使得丹麥、波蘭、德意志、奧地利區域獲得了人口、技術、以及破壞舊有宗教體系。西歐是不可能崛起的。

另外蒙古人在戰爭期間,依舊保留著重商主義,正是這種重商主義,才使得中土的火藥、印刷術、造紙術引進到西歐,特別是金帳汗國與伊兒汗國的商業作用。

因此在70年代時,德國的學者就認為,成吉思汗及其子嗣們,奠定了歐洲五百年的發展基礎。甚至左右到一戰的格局!

很快這種理論,也獲得了美國的認可。但是這種理論直到上世紀90年代,開慢慢被中土的學術界所接受。隨著一帶一路的開發,考古界、歷史界的不斷深入研究,發現元朝時期,直至到滅亡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在海外依舊有駐軍,元朝時期的海上貿易,已經到達過地中海、索馬里、馬達加斯加等等區域,甚至有可能連澳洲、美洲等區域都到達過。

只是發現直至今時今日,在網絡上依舊存在著舊時的言論——蒙古屠夫。依舊以一種偏激的心態去看待這段歷史,而非公正的去研討元朝。



圖片均來源網絡


史之為用


很榮幸回答您的問題。

我們討論元朝的時候總繞不開與之相關的四大汗國。他們分別是欽察(金帳)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伊利汗國。

成吉思汗在統一蒙古部落之後,向西進行了一系列的對外擴張戰爭,戰爭使蒙古帝國領土大為增加,為了統治這廣袤的新領地,成吉思汗先後封他的長子朮赤、次子察合臺、三子窩闊臺於新領地進行統治管理。

在這樣的分封關係下,衍生出了於

1242年成立的欽察汗國,於1227年成立的察合臺汗國,還有於1225年成立的窩闊臺汗國。 另外一個汗國伊利汗國建立的時間最晚,是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之子旭烈兀於1256年建立。

四大汗國是大蒙古帝國的組成部分,是屬於蒙古帝國的藩國,各汗國君主的廢立均是由大汗指定;疆域範圍也是由大汗劃定,不得擅自改動 ;大汗有權對其軍隊和屬民加以抽調。也就是說,封國君主雖具相對獨立性, 但始終處於大汗的統治管理之下。所以,

蒙古帝國前期,蒙古大汗是各大汗國的最高統治者和領導者。

但是在成吉思汗死後,早期受封的三大封國於蒙古本土汗國已有嫌隙。因為接替成吉思汗汗位的是成吉思汗的幼子拖雷,然而拖雷在當了兩年大汗後病逝,繼任的變成了成吉思汗第三子窩闊臺,窩闊臺成為大汗後原來的窩闊臺汗國由其兒子貴由來管理。在窩闊臺死後,貴由接替窩闊臺繼任大汗,此時大汗一位還是在窩闊臺一脈。

而在貴由死後,蒙哥即位,大汗之位重新回到拖雷世系。1259 年七月, 蒙哥猝死於南征軍中, 使蒙古帝國陷入了危機。蒙哥幼弟阿里不哥利用留守帝都的便利條件,由部分諸王、貴族擁戴稱汗。而蒙哥的長弟忽必烈此時手握重兵,在東道諸王扶助下也在開平登汗位。兄弟之間由此拉開了爭奪汗位的戰爭序幕。

幾年後,忽必烈戰勝阿里不哥, 並取得蒙古大汗稱號, 但大蒙古國也因此分裂。 此時的忽必烈繼承的已不是大蒙古國原來的領土,除據有蒙古本土和新徵服的南方領土外, 雖能號令東道諸王,但此時四大汗國已脫離大汗的統轄。

忽 、阿爭位之初,欽察汗國曾派使勸雙方和解;察合臺汗國及窩闊臺汗國均拒絕承認拖雷系的大汗汗位;伊利汗國雖表示支持忽必烈,但他的兄弟旭烈兀忙於建國,無意調停雙方的戰爭。這其實就是四大汗國於後來忽必烈的元朝產生隔閡的原因。 這期間為爭取支持,忽必烈曾以大汗名義對旭烈兀佔據阿母河以西至密昔兒地區的統治權加以承認,同時還認可了察合臺汗國從阿勒台山至阿姆河地區的疆域。

雖然如此,但是此時的四大汗國之於蒙古本部已經是獨立存在。公元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此後元朝的皇帝雖有蒙古大汗稱號, 但已不能號令四大汗國。

元朝與四大汗國雖然有所謂的宗藩關係存在,但是隻限於名義上的,已經不能和前期與蒙古帝國宗藩關係相提並論了。


小宋史趣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不是說忽必烈和其他汗國不往來了。這涉及到蒙古帝國一直以來的分封制度,就是除了蒙古草原這一核心地帶外,其他地區則要分封給予各宗室、姻戚及勳臣。這樣一來,帝國分裂的離心力就會越來越大,最後到忽必烈時候,已經成為國與國的關係,只不過,確立宗番朝貢體系。但是一旦中央的宗主國君主出現懦弱無能的人,則整個帝國分崩離析則不可避免。



一、分封制度的確立

蒙古帝國的遼闊版圖實際上由兩大區域所組成。這兩大區域的自然與人文環境互異,統治方式也不相同。北方是遊牧民居住的草原地區,南方則為定居地區,包括華北平原突厥斯坦及伊朗等地。

草原地區是帝國的核心,而定居 地區則是邊陲。 蒙古本士是草原地區的中心,也是整個蒙古帝國的政治重心。窩闊臺汗 1235年在斡爾寒河畔建立哈刺和林城這所宮股巍峨的草原新都遂成帝國行政中心。

中央行政官員最高者為也可札魯忽赤(大斷事官),主管分封領民及刑罰。成吉思汗時由其義弟失吉忽突忽擔任,窩闊臺汗時由額勒只吉歹繼任。窩闊臺汗時又設置了所謂“中書省”,由漢化契丹人、遼朝東丹王八世孫耶律楚材 為中書令,女真人粘合重山任右丞相怯烈人鎮海為左丞相。不過,此時之中書 省不過是怯薛組織中必閣赤(秘書)的擴大。耶律楚材負責主理的僅為漢字文書,而鎮海則主管蒙古文書。蒙古帝國的中央行政機構可說是具體而 微,部分行政事務仍由怯薛中的皇家家務機構兼理蒙古本土以外的草原地區則分封予各宗室姻戚及勳臣。

自蒙古人觀點言 之,大蒙古國的人民、土地乃是成吉思汗家族 “黃金氏族”( Altan uru gh)全體的共同財產,人人皆有應得的“份子”(qub)。成吉思汗於伐金之前便對諸弟及其正妻所生諸子大行分封。每人皆受封遊牧民數千戶及大片作為牧場的草原。諸弟所得分地皆在東蒙古帶,故稱“東道諸王”。諸子所得多在蒙古之西,故稱“西道諸王。諸子於初封時所得封地甚為有限。其後隨著西征而不斷擴張,遂奠定各大汗國的基礎。



二、帝國分裂

長子朮赤所得為也兒的石河以西直至蒙古人“馬蹄所至之處”朮赤分地 後成為“欽察汗國”(又稱金帳汗國)。轄有西伯利亞南部及南俄,以裡海北岸的欽察草原為重心,而以薩菜為首都 。

次子察合臺的分地為西遼舊境,包括天山南北路直至阿姆河間的地區(城市不包括在內)。後成為察合臺汗國而以阿力馬裡(新疆霍城縣境)為首都。

三子窩闊臺則得到葉密立(新疆額敏縣)及霍博(新疆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 縣)地區。後成為窩闊臺汗國 。



根據蒙古人“幼子守產”的習慣,幼子拖雷繼承了成吉思汗剩餘的財產 即蒙古本土。 以後拖雷之子旭烈兀西征後,在西亞形成一股勢力,其兄忽必烈汗封之為伊利汗國(意為從屬之汗),故亦成為一汗國之主。其領土東起阿姆河和印度河, 西面包有小亞細亞,南抵波斯灣,北至高加索山,而以桃裡寺( Tabriz,今伊朗阿 塞拜疆境內)為首都。

除去成吉思汗諸子、諸弟外,受分封的還有姻族(弘吉剌、亦乞列思、汪古 斡亦剌等部)及功臣(如木華黎、博爾術、博爾忽、赤老溫等四傑)。他們所得較 成吉思汗諸子、諸弟為少,因而不能形成獨立的勢力 大汗對於宗王及功臣等合稱“投下”享有最高宗主權,可以調度其 軍隊,獎懲其功過,在理論上可以削減,甚至剝奪其分地與分民。

而各投下主對大汗一方面有領軍出征、奉獻貢物及維持驛路等義務,另一面也享有共議大政, 甚至“選舉”大汗的權利。在其分地之內,各投下主世享軍政、民政、司法、財政 大權,面與所屬千戶、百戶、平民及奴隸都維持嚴格的世襲主從關係,不可更易。 可說是不折不扣的封建諸侯。 蒙古人對定居社會所採行的統治制度與草原全然不同。成吉思汗時代,蒙古人尚不知統治定居地區的方法,僅知掠奪財富而已。



窩闊臺即位後,開始建 立定居地區的統治制度。對定居地區並不加以分封,而是視為“黃金氏族”的共有財產,由大汗派遣出身定居地區而熟悉治理方法的官員負責徵稅,稅收則由皇族全體分享。窩闊臺即位之初,即派熟諳漢法的耶律楚材主管河北賦調(當時河南未攻下),而“洞悉治理城市的道理和方法”的花刺子模人牙刺瓦赤,則負責 徵收西域賦。

窩闊臺汗末年,由於征服地區的擴大,此一統治體系乃有所調整。牙刺瓦赤奉命東調,“主管漢民公事”,任大札魯花赤(又稱燕京行尚書省) 其子麻速忽則主持中亞地區的政務。而西亞地區則由畏元兒人闊裡吉思負責。 三大政區的劃分,蒙哥汗時仍加沿用。

不過各行尚書省所負責的可能僅為稅收而已。 定居地區雖由大汗派員治理,各支宗王卻得派遣家臣參決各該地區的行尚書省事,維護各自權益。窩闊臺滅金後,又將一部分中原民戶分賜各投下為食邑。投下主雖僅能分得部分租賦,而不能直接治理,卻可在其分戶所在的路州, 設置達魯花赤(監臨官),負責監督。所以,各投下主也可說是定居地區的“半封建主”。 限於人力及文化背景,蒙古人對定居地區僅能實行“間接統治”。直接治土臨民的都是擁有實力的當地人土。負責統治漢地的便是崛興於金元之際的“漢人世侯”。這些漢人世侯或為迎降蒙古的金朝將吏,或為崛起壟畝的民軍領袖 小者據有一州一縣,大者跨州連郡。



其中實力最強大者如天成劉黑馬、真定史天澤、保定張柔、東平嚴實等,都是“佔地二三千里,領兵數萬”,世代兼擁一方 ,軍、民、財政大權。雖無封建之名,卻有封建之實。他們對蒙古汗廷的主要義務, 為出兵從徵與上納貢賦。為了監視這些當地統治者,窩闊臺汗在各重要城市派 駐達魯花赤及探馬赤軍(先鋒、鎮成軍)。通過這些當地統治者的協力,蒙古汗 廷乃得動員定居地區的人力與物力以作不斷征服與供養蒙古統治階層之用。 總之,大蒙古國的統治制度有草原地區與定居地區之不同。在草原地區所 實施的以“黃金氏族”血緣組帶為主要基礎的“遊牧封建制”,實際上也是對外戰用的預備軍事體制。

三、忽必烈汗位爭奪戰爭

蒙古帝國綿數萬裡,而且諸汗國地形各異,民族繁多,語言、文化互不相 同經濟水平相去甚遠。因此,整個帝國自始即缺乏共同的文化與經濟基礎 而蒙古民族本身不僅人口稀少,與被征服各國相較顯然不足一與一百之比,在 當時交通不便的情況下,以文化落後的少數蒙古人來統治缺乏共同基礎的龐大 帝國,要想維持長期統一,極為困難。

成吉思汗所樹立的政治體系本身便具有嚴重的內在矛盾:君主專制與氏族 公產的觀念及封建制度不易相互適應。成吉思汗憑藉其超人的魅力而樹立大 汗的至高權威,並期望其後商對大汗絕對服從,但是帝國為“黃金氏族”的共同財產,不是大汗的私產。諸汗國各擁廣土眾民,具有甚大的自主權,不僅與蒙古本土相去甚遠,文化、經濟背景又各不相同。要他們對大汗之權威絕對服從而不離德離心,頗為不易 。



黃金氏族”各宗支對大汗繼承權的爭奪是君主專制與氏族公產相矛盾的 表現,也是導致帝國分裂的主要亂源。蒙古人雖有“幼子守產”的習慣,但幼子 所得承繼的僅為物質財產(包括營盤牧地、庫財、軍隊),而非政治權位。

汗位 繼承人的身份則缺乏明確的規定。在黃金氏族的範圍內,父死子繼、兄終弟及、 叔侄相承均有可能。而新汗的選立又需經過前汗提名及宗親大會公選的雙重程序。汗位繼承的缺乏明確規定導致各系宗王爭奪汗位及操縱選舉的機會大為增加,大汗權威則相對減低 成吉思汗生前指定三子窩闊臺繼承大汗之位,而其個人財產則由幼子拖雷 所繼承,拖雷一系乃取得日後與窩闊臺係爭勝的資本。窩闊臺之子及繼承人貴 由汗(1246-1248)卒後,拖雷之子蒙哥在朮赤之子拔都鼎力支持下於1251年 奪得大汗之位,皇權遞由窩闊臺系轉入拖雷系之手。蒙哥汗卒後,其次弟忽必烈又與幼弟阿里不哥爭位而觸發黃金氏族間的大戰。

忽必烈因有中原人力、物力之支持,得以擊敗以蒙古本土為基地的阿里不哥而奪獲皇座。這種兄弟鬩牆,血流漂杵的悲劇屢屢重演。每次皇位爭奪,各汗國都黨同伐異,深深卷人,造成難以彌補的仇隙。帝國發展的方向也是蒙古貴族間爭議的焦點。草原地區原是帝國的核心,這一地區控制帝國的內線交通,也是騎兵補充的來源。而且唯有繼續居住草原,過著遊牧生活,各汗國蒙古人才具有共同生活方式與價值觀念,帝國的團結始能維持於不墜,但是,對蒙古統治階層而言,定居社會舒適的生活及滾滾的賦稅卻是莫大誘惑。

因此,留居草原並維持遊牧傳統,或是移居農耕地區而又改變制度以求適應,便成為一個困擾蒙古貴族而難以兩全的問題。忽必烈與阿里不哥之間的鬥爭固然由於皇位的爭奪,也可視為帝國發展根本方向的一個爭執。

如阿里不哥獲勝,帝國則仍以草原為重心,但是,忽必烈的勝利決定了帝國改以中原為重心,對於此一新方向蒙古貴族諸多不滿。據說當時有西北諸二王造使入朝,質問說“本朝舊俗與漢法異今留漢地建都邑城廓,儀文制度,遵用漢法,何故?“



1269年窩闊臺之孫海都更聯合察合臺系及朮赤系后王,在中亞塔刺速河畔會盟,相約保持遊牧生活與蒙古習俗,而向立國定居地區的忽必烈與伊利汗阿八哈宣戰,這一場使蒙古帝國四分五裂的大戰,前後持續三十餘年。

各汗國與當地土著文明的同化更導致了蒙古人喪失共有之認同。居住漢地的蒙古人不得不改營定居生活,文化上受到漢人一定程度的影響,而在宗教上則多皈依喇嘛教。欽察、察合臺、窩闊臺汗國的重心皆在草原故得維持遊牧傳統,但是其人皆改宗回教,並逐漸為當地突厥種人所同化,而伊利汗國的蒙古人則為波斯人所同化,並在十三世紀末也改宗回教。總之,至十三、四世紀之交,各地蒙古人已與當地土著同化,不僅政治上屬於不同“國家”,而且業已形成不同“民族”。

符拉基米爾佐夫在《成吉思汗傳》中曾分析蒙古帝國分裂的原因。他認為,成吉思汗的政治體制原有兩大弱點,一為他結合文明與遊牧社會為一體的企圖,一為他對其家族永不分裂的信念。成吉思汗認為其子孫將永遠在一大汗領導下,集體統治,並恪遵“札撒”。這兩大願望皆成泡影,因為“文明與遊牧難以相互調協,而札撒也無力阻正促使統治家族分裂的許多因素”。這一觀察極為確切。

自忽必烈立國中原、建立元朝起,蒙古帝國業已名存實亡。元朝與海都爭戰的三十餘年之間,忽必烈及其子孫的宗主權僅得到伊利汗國的承認。1303年海都之亂結束後,蒙古世界的和平得以暫時恢復。欽察、察合臺汗國不時遣使入貢元朝。伊利汗完者都(13041316)致法國國王腓力四世的國書中曾誇稱:

東起南宋之國,西抵塔剌之湖,我輩之民族皆聯合為一,道路復通。”但是蒙古民族的“聯合為一”不過是一假像。元朝與各汗國間的互通使節僅代表國與國之間的宗藩關係。各地蒙古政權皆已地方化,無法共同擁戴一個遠在天邊,難以認同的大汗。

蒙古人前後耗費了三代的精力而締造史無前例的龐大帝國。但不及三代,帝國即分崩離析。創造世界帝國,包融各民族於一爐,原是古來許多民族及宗教的共同理想。但歷史證明這種思想不過是鏡花水月而已,文化落後、人力缺乏的蒙古人何能例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