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接受現代「私塾」教育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私塾在傳統意義上是指古代社會一種開設於家庭、宗族或鄉村內部的民間幼兒教育機構。

而現如今隨著社會發展的進步,父母不滿現有“體制”內教育,也將孩子送進了現代“私塾”,給孩子實施起了“在家教育”,就是想創造一種個性化的教育資源給到孩子,在一線城市已經興起了一批現代“私塾”,也是引發了很多人爭議。

那些接受現代“私塾”教育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其實追求這樣的“私塾”教育大多數是文化層次較高的家長,他們往往看到了傳統應試教育的弊端,覺得那樣的教育並不適合自己的孩子,而國際學校所滲透的西方價值觀也讓他們望而卻步,所以他們訴求更加個性化的教育。選擇“私塾”教育其實顯示的是對現有的教育體制的不滿。

那些接受現代“私塾”教育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一位在上海的楊女士由於給孩子嘗試過傳統學校和國際學校的教育,但都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所以經朋友介紹選擇了一所只有20多人的現代“私塾”,孩子還保留了原來學校的學籍。這樣的“在家教育”由於教師團隊的精英化、課程內容的精品化確實滿足了楊女士一直期望的“個性化”教育模式。據她介紹,現在教她孩子的都是一些退休教師,教起課來都是得心應手。孩子們花在學習和作業上的時間平均每天五六個小時,比一般公立學校要少,但學習進度卻是超前的。她每週都要和孩子、老師開家庭會議,回顧和總結以前學習上的問題,更新學習計劃和目標。兩年的學習下來,她覺得孩子性格上比以前更開朗一些,求知慾也強了很多,而且孩子鍾愛的書法也是進步顯著。由於保留了學籍,孩子每一學期都要回校參加期末考試。楊女士稱每次自己孩子考試成績也在班均分以上,這對她來說已經心滿意足了。當談及以後孩子出路時楊女士說,希望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一樣繼續升學到高中,備戰高考,考大學。

那些接受現代“私塾”教育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類似於楊女士選擇這樣的教育路徑有很多人,他們希望孩子受到的教育並不在於取得高分,更注重孩子性格和興趣的培養,但升學情況與學校的孩子一樣。而那些沒有保留學籍的家長,一部分是自考獲得大學文憑,一部分則是參加國外大學入學考試。往往在最初期,家長們已經想好了孩子最終的出路。社會上對這樣的“冒險”教育也是好評多於批評。

其實“私塾”教育在教育發達國家早已經不足為奇。因為這種形式帶來了足夠的靈活性,而使得子女的成長變得非常個性化,這也恰好符合這個時代對個人的要求。據瞭解,在美國一般申請“私塾”教育的家長要經過審核批准,批准後,孩子要在學校保留學籍,每個學期孩子要到學校參加一次期末考試。據一份調查顯示,現在美國孩子選擇在家受教育越來越多,目前在家接受教育的美國兒童數量已經超過了230萬。一位美國家長表示,做這樣的審核批准並不難,而且孩子受教育的結果一般也是優於公立學校的。

那些接受現代“私塾”教育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但在國內的家長處境就沒那麼樂觀了。雖然家長選擇這樣的現代“私塾”不違背法治精神和法治原則,並且還得到一大批家長的支持,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樣的身份並沒有得到官方的認可。其實教育部早就有了相關回應,根據我國《義務教育法》等有關規定,適齡兒童和青少年都必須接受義務教育,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依法保證孩子按時入學接受並完成義務教育。如果自行實施義務教育的,應當經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批准。所以說,如果沒有辦學資質的現代“私塾”並不合規,家長沒有給孩子完成“義務教育”的行為也涉嫌違法。

那些接受現代“私塾”教育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其實,現代“私塾”的興起是對現行的學校教育的一種挑戰和警示,如今的學校教育缺乏創造力,不能滿足家長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這就需要國內的教育學者和專家反思現行的教育方式,推動“體制”內教育改革,讓現代“私塾”成為學校教育的有益補充,和家長們早日達成的一種教育共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