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黃埔生被中共兩大野戰軍奉爲始祖,沒軍銜,後成中央四把手

陶鑄副總理是黃埔五期生,雖然參加過南昌起義和廣州起義,但是真正指揮作戰,也就是兩次起義中的兩次戰鬥,其他記錄在案的大戰,他幾乎沒有。

但是,他在解放軍第二、三野戰軍中,威望極高,是被奉為始祖式的人物。

為什麼?


這個黃埔生被中共兩大野戰軍奉為始祖,沒軍銜,後成中央四把手


因為這兩支部隊中最會打仗的幾個主力軍,都與他有關,直接說,它們就是陶鑄拉起來的隊伍。

陳毅麾下的三野大軍的第一號戰將是葉飛上將。

而葉飛的部隊就是陶鑄拉起來的。

1929年1月,毛澤東、朱德率紅四軍離開井岡山,向閩西進軍。陶鑄被派往福建省領導地下鬥爭。1930年時任閩南特委書記的他,在漳州拉起了第一支隊伍——閩南第一遊擊隊。人數不多,只有20個農民,後來發展到30多人,也不到十支槍。陶鑄帶著他們打土豪,籌到3000多塊大洋,由省委購得30支駁殼槍。後來,這支部隊發展到一千多人,組建了紅軍閩南獨立團。

紅軍長征後,這支部隊在葉飛等人的率領下,成為名震福建的紅三團。抗戰爆發後,葉飛率領開赴抗戰前線,改編為新四軍二支隊第四團。這支部隊,後來發展成解放軍第三野戰軍的第20軍、23軍等部隊主力。這兩支部隊也稱陶鑄為第一始祖。

那麼,陶鑄與二野部隊又有什麼牽連呢?

二野的部隊,也有一部分是由陶鑄拉起的。


這個黃埔生被中共兩大野戰軍奉為始祖,沒軍銜,後成中央四把手


1938年10月,武漢淪陷日軍之手,中原大地一派恐慌。陶鑄奉黨中央之命重返敵佔區,組織敵後游擊戰,抗擊日軍。他帶著幾件換洗的衣服去了大洪山,找到了地下黨員蔡松雲。

蔡松雲曾是陶鑄的學生,其父是當地一名很有錢的礦商。陶鑄一來,蔡松雲掏出一筆錢,買來八條槍,跟著陶鑄開始拉隊伍。結果,他們以八條槍起家,一年兵馬就達到3000多人,在鄂中建起了抗日遊擊區。

後來,這支部隊成為李先念新四軍5師的主力。李先念多次對人說:“我的這支部隊,是陶鑄八條槍起家。”

新四軍5師後來改編為中原軍區部隊。1946年,中原突圍後,中原軍區的部隊一部分編入中原野戰軍,部分編入西北野戰軍,還有一小部出山海關成為東北野戰軍一部分。陶鑄拉起的隊伍像星星之火,撒進了四大野戰軍。


這個黃埔生被中共兩大野戰軍奉為始祖,沒軍銜,後成中央四把手


但是,陶鑄當年的部隊主要分佈在第二、三野戰軍中。

1955年授銜時,有人要給李先念授上將軍銜,李先念說:“我授上將的話,陶鑄就得授元帥,我們都不授了。”

一次,陳毅元帥見到陶鑄,也動情地說:“你才是二野和三野的始祖。”

陶鑄當年的手下中不少人成為了將軍,他本人沒有參加授銜。不過,他雖然沒在軍中任要職,卻在行政領導工作中地位不低,長期擔任廣東省委第一書記、中南局第一書記,長達十幾年。

1965年,他調任國務院副總理,一年後,在八屆十一中全會上被補選為中央政治局常委。毛澤東親自把他名字劃到前面,由此,陶鑄在政治局常委排名中僅在毛澤東、林彪、周恩來之後,成為黨中央第四號領導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