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教育中,你怎麼看待與孩子之間的矛盾存在呢?

鴻F教育研修


西方文化,建立在個體的獨立精神上,而獨立的面對社會就必須用自由來保護獨立精神,獨立精神與自由精神結合後必須用平等來保護。正是這種精神催生了西方的科學技術體系與人際間的契約精神。

在我們全面學習西方文化的時候,與之配套的西方文化元素必然在中國孩子們中潛生,所以不能完全再按照中國文化來處理,必須把孩子們當成獨立的個體,多商量,定契約,用契約來規範孩子們的行為。

不要以為契約一定,孩子們就會聽話。有一句話說,規矩就是用來破壞的。只有規矩破壞者受到了應有的反饋,才能吃一塹長一智,確定規矩對自己的的束力。這也是教育界提倡的讓孩子們成長時必須自作自受,當然,這個承受力由家長掌控。

中國文化屬於高端文化,依然需要繼續教育,西方文化元素只是我們必須補上的基礎。

在家庭裡,不管家長與孩子們有什麼矛盾,都必須讓孩子們充分表達完自己的意願,畢竟孩子們的一生是由孩子們自己主導的,家長決定不了。但是,在孩子們表達完自己的意願後,家長也必須告訴孩子們家長的想法,讓孩子們瞭解與學習,或者雙方協商。

棍棒建議少用,但契約之後的懲戒必須儘量即時反饋,這是教育有效性決定的。

一孔之愚,供君玩笑。[捂臉][我想靜靜]


老崧


多理解,少說教。多交流,少武斷。


車輪拍歌


家庭教育中,父母與孩子的矛盾主要是家庭代溝問題、束縛與自由問題。

父母和子女是生活在不同時期的兩代人,父母和孩子在觀念上有點衝突和隔閡是很正常的。因為生活態度、價值觀念、人生信仰和興趣愛好等方面有差異,父母與子女之間自然就產生了所謂的“代溝”。



代溝是客觀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所以只能正確面對,而不可逃避,但可以跨越。

有代溝,就會有矛盾。要想逾越“代溝”,父母和孩子就得多溝通,多理解。溝通是理解的鑰匙,通過交流思想、交流感情才能達到真正意義上的相互理解。 父母要設身處地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因為許多隔閡和衝突都源自於從自己的立場看待問題,一味要求對方按自己的要求行事。

父母管教孩子時,要注重交流方式和態度。父母不能高高在上,以長輩自居,一定要放下“架子”,主動與孩子交流。因為孩子對父母往往有畏懼之心和戒備心。父母一旦能在與孩子交往中跨越“代溝”,就邁出了成功教育的重要一步。

另一方面,父母之於孩子無論是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都要比孩子成熟。父母的經歷和經驗也比孩子豐富,父母應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情商、智商,自我開發各種潛能,積極主動地、想方設法採取恰當的措施同子女進行溝通,努力消除代溝,化解與孩子的矛盾。

父母要拓寬自己的眼界和境界,不能只注重孩子的成績。除了學業成績外,要發展孩子許多方面的潛能,並拓寬發展的領域,增加孩子的興趣,發展孩子的個性,也可化解必要的矛盾。

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 密切親子關係,父母與子女要相互信任,營造“聆聽氣氛”。這樣,孩子和父母的意見即使不同,也不會激化矛盾,而會商談處理。

代溝問題、束縛自由的矛盾是相互聯繫的。能很好地解決代溝問題,就能正確地解決束縛與自由的矛盾;能和諧地解決束縛和自由的矛盾,也就能很好地化解代溝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