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修行能不能變成佛法,主要看這點

我们的修行能不能变成佛法,主要看这点

我们的修行能不能变成佛法,主要看这点

我們所做的修行是否能夠真正地成為法,標準在哪裡?

如果執著今生,所做的唸經等一切修行,都會變成不是佛法。

修行是不是真的變成佛法,需要什麼呢?“應當恆常修習死無常”。

如果我們沒有思維無常,所作所為一切都不是真正的佛法。

你們有沒有聽過這三句話?“心變成法,法變成道,道中沒有障礙”。

這是藏人口頭上常常出現的,特別是噶當修行者,這三個是什麼呢?簡單說就是無常、菩提心、空正見。

以什麼標準來衡量“是不是法”?

就是以無常、以四聖諦為標準判斷是不是法。

然後,法是否變成大乘的路?

修行佛法,大家都想走的路是成佛之道,法變成入到大乘成佛的道路,法是不是變成入道、成佛的道,靠菩提心,以菩提心的力量,法變成入道。

有了菩提心,菩提心的目的——成佛的果位——能不能顯示呢? 那就需要斷除路上的許多障礙。

以什麼來面對障礙?只有空正見才能滅除道中的障礙。這三句是常常祈求的,請上師、諸佛菩薩給我加持。

這裡講的“是不是法”,尊者解釋皈依發心的時候說,通過皈依,我們所聽的、所學的、所辦的法會......善行能夠變成佛法,以皈依的意樂,行善就真正變成佛法;

通過發心,變成大乘的法。

比如四聖諦、無常,四聖諦就等於是認識法寶、認識究竟離苦得樂的方法;

認識四聖諦的前提,是需要無常來了解,眼前與今生的名利都是不可靠的、不究竟的。

用無常的概念去掉所有不好的、不究竟的,取出來究竟的內容,那就變成法了。

所謂的“法”的意思是方法,那方法是為了什麼目的呢?

我們從無始以來就有離苦得樂的希求,一直為了追求這個,每一點念頭都是為了追求這個。

但是目前沒有做到。認識無常要就認出究竟的、去除掉不究竟的,認出什麼是究竟的離苦得樂?究竟的樂是什麼?究竟的角度,什麼是苦?苦和樂的因在哪裡?

認識之後,要拋棄眼前的執著,心裡不要把它當成非常重要的。

這裡講,如果你想要真的修到法,要做什麼呢?

要放下“把眼前這些當成重要的”這種執著,要修無常,要認識那些不是常法、不是究竟。

思維“死無常”,扔掉“把今世的名利當作眼前最重要的”這種想法和行為。

當然不是完全不要今世的東西,而是不把它當作“我活著的目的”,這就是“背棄今世的希求和慾望”。

拋棄“把今世的名聞利養當最究竟的”這種想法,不要這麼重視它,行為上也要做到。

因為無論今世得到什麼的“快活、舒適和名譽”,如果有修無常,就不會被這個表象欺騙。

雖然我們也需要吃、穿、住,但認識無常的人不會非常重視這些。

這裡講如果我們內心沒有修到法,沒有認識無常、沒有修到無常,“使我們心不入法”,我們眼前所有的享受都會變成傷害我們、欺騙我們的。

為什麼是欺騙?因為有一天我們一定與這些要分手,一切都帶不走,自然規律就是這樣。

如果我們執著此生此世,快要斷氣的時候什麼都放不下,結果就是很大的痛苦,去投生到好的地方是非常困難的。

另外,如果我們瞭解佛法但是今世沒有修,到時候就更後悔:

“我一生都這麼執著,沒有改變我的執著心,以執著心來造了這麼多惡業,整個生命都浪費了,現在才看到,確實是無常的”。

那那個時候心裡面就更慌。《入菩薩行論》“第二品·懺悔”追悔力那段描述得特別好。

所以,要提早認識無常,提早不要那麼執著;而且要從長遠的角度、未來的角度、從業果的角度看(世間法),每天心裡也會踏踏實實;

對名利沒有那麼大欲望時候,心也很舒服、也很平靜。

認真修業果法則來取捨,人感覺踏踏實實的,生命很舒服。

到死亡的時候,心裡覺得一生已經努力準備好了,沒有一點點遺憾。

這樣子做,時間、想法、言語、行動都很有意義。這是應當要修無常的理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