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往往執著佛菩薩的形像和聖號

若無形像和聖號,就不知如何唸佛了。末學在前面已經引述過道信禪師的話:“何等名無所念?即唸佛心、名無所念……所以者何、識無形、佛無形、佛無相貌。”

凡有形像、聲音、語言、文字、符號,乃至“佛”之一字,都不是佛。

若語言是佛,則我們嘴裡出聲念“釋迦牟尼佛”的時候,釋迦牟尼佛就應該從嘴裡出現。

若代表釋迦牟尼佛的某一種特定聲音是佛的話,那我們發出這種聲音的時候,釋迦牟尼佛就應該出現在眼前。

若文字是佛,當我們寫出“阿彌陀佛”四字的時候,阿彌陀佛就應該出現。

若形像是佛,則一切寺院及佛弟子所供奉的佛像都應變成佛,乃至禪宗裡有一則很有名的公案:“釋迦、彌勒,猶是他奴,他是阿誰?”二千五百多年前出現的釋迦牟尼佛和數千萬年後將在此世界出現的彌勒佛(注十),還只是他的奴才,教你參一參,“他”究竟是誰?

意思是說,在歷史上真實出現在世間的釋迦牟尼佛,只是釋迦牟尼佛的法身所示現的應化身而已。當來下生彌勒尊佛,亦復如是。

佛弟子們大多知道:佛有三身——法性身、圓滿報身、應化身。二千五百多年前出現在印度的釋迦牟尼佛,只是應化身。因這世間的某些人,得度因緣成熟了,所以為這一大因緣而示現降神母胎,出生於迦毘羅衛國淨飯王的王宮中,成為太子,成婚生子,出巡四門,睹生老病死苦,發願為度眾生得脫諸苦而半夜出家。盡學外道法,又六年苦行,後知成佛不在身苦行,乃於沐浴受乳,恢復氣力後,於菩提樹下參究時,夜睹明星,大悟成佛。隨即示現轉法輪、降外道、度眾生,乃至示現老病而取涅樂--入於不生不滅之大般涅槃,常住世間而無所住,直至現代,有緣眾生仍得恭覲。

凡此種種,在在都告訴我們:釋迦牟尼世尊只是應化身,為有緣眾生得度而來,未能得度的眾生,亦為種下將來得度的因緣。因緣既畢,示現生滅,警示眾生。

佛的圓滿報身則有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種隨形好,乃是示現予居住在方便有餘土及實報莊嚴土的聲聞眾及賢聖菩薩眾等親近修學的法相。

法性身無形無相,一切眾生不能得見,是故需要應化身和圓滿報身、方便度眾。若論實際、法性身才是佛的真實身,離於一切“身、身施設、言語、文句、聲音、形像、符號”,無可表示,唯一空性。無名可名,施設“佛”、“法身”、以為其名。此乃佛之實際,故道信禪師說:“無所念者,是名唸佛”。這是要到理一心的境界以後,再做思惟觀,方能深入了知。是學佛人的理想,未必人人可得。

但事一心念佛--無相念佛,只要精進練習,人人可得。

以上不厭其煩的敘述,無非是幫助行者,不再執著佛的名號、形像、符號等,而能一心憶念、無相拜佛。

本書則將稱名唸佛及無相憶念拜佛做為進入本法門之初期方便。

稱名唸佛,是釋迦世尊為末法時期信心薄弱的眾生所說的一種方便法。藉著阿彌陀佛的大願,使得持名唸佛的眾生可以往生極樂世界,但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往生。

必須具有信心、發願求生、並於日常生活中不停地持唸佛號,口唸心念。一遇緊急事故,在當下唯有想到阿彌陀佛,脫口呼救,這樣才叫修行堅固,才能於臨命終時往生西方淨土。

經中並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必須執持聖號,一心不亂或時時繫念,心不顛倒才得往生,故也不是人人有把握的。

至於經中所說九品蓮花往生,其中上品三生及中品上生、中品中生皆需具備特定條件始能往生。

若一般人不具備這些條件而往生極樂世界者,多屬中品下生,需於蓮苞中住七日,始得花開,見觀世音及大勢至菩薩,聞法歡喜,得須陀洹(初果)。再過一小劫,始成阿羅漢(四果)。

按:極樂世界之一天,相當於此世界一大劫。中品下生之人,在極樂世界蓮苞中安住的時間,究有如何久遠,行者可自思惟,詳細審查。自須陀洹修行至阿羅漢,需時極樂世界之一小劫,其時間之久遠,令人無法想像。

若於此世界修學,即使修一生、忘三生,其成就之速度亦遠較中品下生人在極樂世界之修學,快過百千萬倍,行者不可不審。(行者欲知其詳,請閱彌勒下生經。)

注十:法滅盡經載:……男子壽短,女人壽長,七八九十、或至百歲……時有菩薩、闢支、羅漢,(被)眾魔驅逐,不預眾會。三乘入山福德之地,恬泊自守以為欣快,壽命延長。諸天衛護月光(菩薩)出世,得相遭值,共興吾道五十二歲。首楞嚴經、般舟三昧、先化滅去,十二部經尋後覆滅,盡不復現,不見文字。沙門袈裟自然變白。吾法滅時譬如油燈,臨欲滅時光明更盛,於是便滅。自此之後難可數說。如是之後數千萬歲,彌勒當下世間作佛,天下泰平,毒氣消除,雨潤和適,五穀滋茂……。”

又:彌勒下生經共有五譯:計竺法護譯一部、鳩摩羅什譯二部、義淨譯一部均未載明彌勒菩薩當於何時下生成佛。僅第五譯載明“彌勒佛卻後六十億殘六十歲當來下。”但此譯本較前四譯短缺甚多,而且不知何人所譯,似宜存疑。故採法滅盡經所載為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