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佛、念佛、想佛

這種無相憶念拜佛的方法,是修習無相念佛能否成功的一個關鍵......

一旦通達,即依此法無相憶念拜佛。去除名號及形像,清楚地憶念所拜之佛,而不使憶佛之念中斷。

若覺憶佛之念不能清楚分明,亦可用“想”之法;如年青時,戀愛中的男女,各分東西不得見面時,朝思暮想一般;拜佛時便用此想,想佛的法身無形無像,遍滿虛空,無處不在。

或想佛的法身無形無像,住於我心中(非心臟的心)或腦中,時刻不離地護念我,這樣想念,叫做唸佛。

所以唸佛的“念”字,左邊無口。若是有口,使成唸佛,口唸心念方可相應。若口唸心不念,與佛不相應,唸到驢年,才能往生極樂淨土。

若是有人反覆閱讀、思惟、練習,結果“憶”既不會,“想”也不會,“念”也不會。

則可於拜佛時,用心“看”拜佛的這一念,是不是清晰地知道正在拜那一尊佛菩薩?就看住這一念,不讓它中斷,也不讓佛號在心中出現。

每一拜時專心看住,看這一念在我心中安住而不消失。如果不會看,再換一個方法:

譬如行者平常持名唸佛的對象是釋迦牟尼佛,則可先在安靜處坐下,不可受打擾;心中默唸一句“釋迦牟尼佛”(隨行者因緣,自擇所念之佛號),同時想念他,所念佛號雖已過去,但不使想佛的念中斷,想念的時間繼續下去,直到想念的念中斷為止。

發覺想念的念中斷了,再從頭開始,在心中再默唸一句“釋迦牟尼佛”,同時想念他,不再念佛號,直到想念中斷。

如此週而復始地練習。

練習純熟後,在清晨清醒的時刻,於佛像前靜坐,或無人打擾的安靜處靜坐,坐定之後,心中默唸一句“釋迦牟尼佛”(或其他一佛),同時想念著他,心中開始觀察:佛號念過之後,想念佛的這一念,究竟是什麼情形,觀察清楚之後重新開始。

但是不從唸佛號開始,而是從“釋迦牟尼佛”這一句佛號過去之後的那一段開始。

這就是憶佛、唸佛、想佛,就是無相念佛,接下來便可以用這一念來拜佛,這就是無相憶念拜佛。

忆佛、念佛、想佛

我深敬您們,不敢輕慢。

為什麼呢?

您們皆行菩薩道,當得作佛!

——常不輕菩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