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在動中,憶念越清楚分明

禮拜多尊佛菩薩:此階段初期仍應在每天早上專拜一尊佛菩薩,拜時專憶專念而無名號形像。日常生活中仍以同一尊佛菩薩而無相憶念。晚上拜佛時可改為禮拜多尊佛菩薩。

拜前先選佛菩薩二至六尊,排定順序。佛在前,菩薩在後。第一尊必選本師釋迦牟尼佛,以此世界眾生一切學佛者皆是釋迦世尊之弟子,皆因釋迦世尊而修習佛法;飲水思源,感戴恩德,當於拜佛時先拜釋迦世尊,次拜他佛及餘菩薩。

如是,行者隨自心喜悅,選擇自覺有緣之佛菩薩二至五尊,排於世尊之後。排定禮拜順序後,永不改變。每天晚上之無相憶念拜佛即以此諸尊,依序而拜。每尊各頂禮三拜,仍以十至二十分鐘為度。若時間已到而未拜完,仍應依順序緩緩拜完。選擇有緣之佛菩薩時,至少三尊、至多六尊。少於三尊,則作用不明顯;多於六尊,則心憶順序,容易分神,反致散亂。

此一階段之權巧方便,目的在訓練行者心地更細密、更分明;欲使行者能有分辨念頭(話頭)之能力外,將來參禪時亦能具有思惟觀(注)之能力。

行者於晚上拜佛時,仍然是摒除名號形像聲音,而於每一拜時能清楚分別:此念是禮拜釋迦世尊、此念是禮拜彌陀世尊、此念是禮拜觀世音菩薩、此念是禮拜大勢至菩薩。前念與後念之“念相”差別何在,均能清楚分明。

初入此一階段時,早上仍只專拜初修此法時選定之一尊佛菩薩;晚上才拜多尊佛菩薩。此乃因行者於第七階段初成功時,功夫仍不夠堅強;剛轉入此一階段,在日常生活中無相念佛時,仍需要依賴每晨無相拜佛所得工夫,所以每天早上仍以專拜一尊為宜。若於初入此一階段時就早晚都拜多尊佛菩薩,可能使行者之功夫停滯不進。故建議行者於初入此一階段時,在早上禮佛仍以一尊為宜,以便藉著專一禮拜憶念來增強動中的工夫,使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無相念佛能集中心力,迅速修成。

此階段應持續二至四周的時間來練習,直到行者於行住坐臥之中的無相念佛之念,能達到越是在動態之中,憶念越清楚分明之時,再改為早晚都禮拜多尊佛菩薩。但早上與晚上所拜之佛菩薩及順序必須相同,不可更動。平常之無相念佛仍是原來選定的同一尊,切忌換來換去。

此一階段之無相憶念拜佛,必須每一尊三拜,不增不減。增、則分別念相之作用不明顯:減、則心易散亂,工夫難增強。剛進入此一階段時,常會忘記禮拜之次數。有時一拜以為二拜,有時三拜以為二拜。若拜時混淆、不能清楚了知,則以當時所認知之次數為準,不需責備自己忘失次數,以免因為悔恨而影響當時之修行。

此外,拜佛之次數,是因為有身體、有拜佛之動作而有,若離身體及動作、即無次數。我們利用身體和動作當作工具來鏈心,只要能制心一處,只要能專一、能細心分別便好。次數對錯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能否修成清楚分明的功夫。因此行者在無相憶念拜佛時若次數混淆,只需當機立斷、選擇當時自己所認知的一個次數,繼續禮拜。不可讓悔恨或責備之心來影響當下的修行。

拜佛時記憶次數,不可以有一、二、三、等文字或聲音在心中出現,而能清楚知道是第幾拜,並且心中清晰地憶念所拜之佛。於每尊佛菩薩三拜之後,亦不可在心中出現一個念頭:“下一拜是大勢至菩薩”。而是直接憶念下一尊佛菩薩並安住於第一拜之意思,而無名號與數目。“憶想佛菩薩之念頭”與“第一拜之意思”同時並存,清楚分明。練習既久,自能清晰地了別:現在所頂禮的是那一尊佛菩薩、是第幾拜。對於禮拜前一佛之念與禮拜後一佛之念,能清晰地分別。

注、思惟觀:參禪者住於疑情中全心思惟疑情。思惟時離卻一切語言、文字、聲音、符號、形像而思惟。

越是在动中,忆念越清楚分明

我深敬您們,不敢輕慢。

為什麼呢?

您們皆行菩薩道,當得作佛!

——常不輕菩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