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光伏富豪林海峯家族財富「暴起」,加班會等於狼性文化?

寧波光伏富豪林海峰家族財富“暴起”,加班會等於狼性文化?

寧波有兩個林海峰,都很出名:一個是40後的林海峰,日本知名職業圍棋高手,棋界稱他為“不死鳥”或“常青樹”;另一個是70後的林海峰,東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光伏界的先鋒人物,其領導的上市公司“東方日升”,是當下A股的光伏龍頭企業。

浙江是上市家族企業的“大本營”之一,在A股市場上表現不俗、亮眼的家族企業不少,更有不少書寫代際傳承的成功故事,東方日升林海峰家族的母子、父子的暴富傳奇,就是此中的成功樣本。

寧波光伏富豪林海峰家族財富“暴起”,加班會等於狼性文化?

光伏界闖來一匹“黑馬”:痛恨失敗的創二代

寧波光伏富豪林海峰家族財富“暴起”,加班會等於狼性文化?

東方日升董事長林海峰(右3)

光伏領域,是生產首富的“富礦”,歷史上曾出過3位首富:一個是無錫尚德創始人施正榮,曾登頂中國首富;另一個是保定英利創始人苗連生,他當上了“河北首富”;還有一個就是江西賽維LDK創始人彭小峰,登頂江西首富。

不過,頂著首富光圈、事業巔峰上睥睨天下的光伏富豪,當被吹脹的產業泡沫現出原型時,財富如同坐在過山車一樣,迅速歸零,比如施正榮、彭小峰等。一個個走上神壇,卻又迅速隕落,這個行業的成長環境確實存在不少問題。

“光伏531”之後,整個光伏產業踩下“急剎車”,若說“效果”凸顯,不如說其政策“殺傷力”在產業、資本及具體的企業經營上,展現得淋漓盡致,行業洗牌必然加速,強者恆強,弱者愈弱,新來者很難後來居上。不少分析人士認為,中國的光伏行業將出現“十大寡頭”,且產業集中度的趨勢只會加快,不會減緩!

光伏“十大寡頭”包括阿特斯、協鑫、晶科、通威、正泰新能源、天合光能、晶澳、隆基股份、陽光電源、以及林海峰家族的東方日升。其中,通威集團的歷史已有36個年頭,進入光伏產業已是第11個年頭,老闆劉漢元是個“沒有故事”的家族企業掌門人,似乎與光伏業“大起大落、九死一生”的行業個性絕緣,異常冷靜、平穩。可見過東方日升掌門人林海峰的人,會說他“身體強健,手臂粗壯有力,像一個敢打敢拼的武將”,總有一股“沖沖衝”的拼勁。

寧波光伏富豪林海峰家族財富“暴起”,加班會等於狼性文化?

林海峰為企業員工做企業文化培訓

“對於追夢者來說,時間總是過得太快。”這是林海峰在新年賀詞說的第一句話。談起光伏界闖來這一匹“黑馬”,還得回溯這位痛恨失敗的創二代的過去。

林海峰,生於1975年,今年43歲,祖籍寧波寧海,出生在農村。由於父母忙於打理生意,林海峰的童年是“放養式”教育,是個“孩子王”,農村孩子免不了種田、上山砍柴,可林海峰卻覺得自己的童年是快樂的,打野仗、玩遊戲什麼的,倒也無憂無慮。

林海峰的父親林大奎,是村裡的能人,擅長機械製作,1986年創辦了寧海縣日升橡塑廠。每當新員工入職時,林海峰會講述自己的經歷和過往,比如每天下課去山上簍草,12歲時跟著父親去杭州送貨,16歲時敢一個人去北京處理客戶投訴等,其實,這也是一種對二代接班的訓練,只不過更自然一點,在“實戰”中耳濡目染,積攢經驗和閱歷;也正是如此,後來父親林大奎才敢於早早放手,讓兒子自己去闖蕩。

林大奎的創業,算是“夫妻檔”,他與妻子仇華娟一起打拼,從事加工模塑擠出。據說,他是個鼓搗機械的好手,廠裡用的不少機械,是他自己造的,一部裝框機,外面賣10餘萬,可他自己做的,成本也就8千塊。穩健經營、精打細算,父親為兒子日後創業打下了根基,只不過辦廠多年,規模總是不大。

寧波光伏富豪林海峰家族財富“暴起”,加班會等於狼性文化?

東方日升澳洲昆士蘭州的光伏發電站項目

1997年,22歲的林海峰大學畢業,子承父業,開始接手父親那家橡塑廠,不過,他對父親原先的經營項目並沒有多少興趣,而是把目光投向汽車功放市場,從生產線路板原件、插件入手,到最後開發出成品,由於耗費太多研發資金,加上後續資金不足,第一次創業失敗了,一年後關門。

可林海峰並未就此認輸,改而辦起塑料米門店經營,也搞過進水機的閥門,再後來又迴歸父親那套老本行——塑膠模具,一次次嘗試,迎來的是一次次失敗的“悶棍”。企業負債也由數十萬、上百萬,最後負債累累,曾困頓到連出差的錢都沒有,靠東拼西湊才維持得了。最困難的時候,他甚至想放棄做實業,大不了幫人開車來謀生。

主營草坪燈,是林海峰第一次嚐到成功的甜頭。可當初他提出做有機玻璃管生意時,父母家人均是反對,當時家裡已負債70多萬元,身上揹負著“三分利”,一是欠資金,二也是怕他再折騰。可林海峰卻想,必須放手一搏,讓未婚妻出面找她姐夫家借了5萬塊錢,自己潛心鑽研技術。上世紀末,浙江寧波一帶,集聚著不少臺資注塑機廠商,比如海天、震雄、海太等,由於市場競爭激烈,不少廠商採用“分期付款”等銷售方式,也正因如此,讓林海峰得到一次敗中求勝的大好機會。

注塑機有很多系列,價格不一,少則二三十萬,多則上百萬甚至數百萬元。林海峰那5萬元,也就差不多是預付款(注:當時那臺注塑機25萬元),可憑著這臺注塑機,日升橡塑廠打了一個“翻身仗”,產值由幾十萬升至380萬,林海峰的路也自此越走越順。2001年上半年,林海峰從一個海外客戶中接觸到太陽能燈具,於是,開始轉型,從有機玻璃管逐步轉入草坪燈等太陽能燈具製造。後來,林海峰也將那臺注塑機,當成“功臣”,是今後東方日升企業歷史的一個見證物。

2002年,林海峰成立了寧海縣日升電器有限公司,這是國內最早進入太陽能光伏應用行業的企業之一。也就短短8年,2010年9月,企業成功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如今的東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光伏併網發電系統、光伏獨立供電系統、太陽能電池片、組件等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遠銷歐美、南非和東南亞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2017年,東方日升榮獲中國光伏組件企業20強第6位。

27歲創辦自己的第一家公司,35歲東方日升上市,“追夢者”林海峰跑得太快了,連業內都稱其是“對行業發展的時點踩得最準的企業之一

”。2016胡潤富豪榜上,網易丁磊領銜,共有36位寧波富豪上榜,其中,時年41歲的林海峰,成了寧波最年輕的富豪,身價39億元。由於上市頭幾年,林海峰的母親仇華娟為東方日升董事,彼時富豪榜多以“林海峰母子”列稱財富排行榜。

寧波光伏富豪林海峰家族財富“暴起”,加班會等於狼性文化?

狼性文化≠加班文化

寧波光伏富豪林海峰家族財富“暴起”,加班會等於狼性文化?

東方日升總裁王洪

當“531新政”撞上平價上網,面對無補貼的光伏市場,一場全產業鏈降本降價的高潮運動正在興起。作為一個細分市場,光伏行業這10餘年來風雲變幻,像過山車起伏不斷;特別是最近的形勢變化太快太大,讓整個產業甚至一些從業人員,都深感困惑,按照施正榮的話,就是“這個產業還怎麼幹?前途在什麼地方?”

前不久,曾經的光伏首富施正榮說:“光伏產業前十年發展都是靠民營企業,靠自己的血汗錢掙來的,十家上市公司都在美國上市,更多的是得到了海外資本。”回顧國內光伏歷史,施正榮還說,“光伏要想取代傳統能源,成本如果不能大幅的下降,那是不行的。”不過,施正榮對未來光伏市場的前途充滿信心,他表示:我們在技術、質量和自主創新能力都是趕超世界的,我定位叫“高大上”。“我們不用改行,我們要堅守,把這個事業做好,把能源轉型的藍天保衛戰打贏”,“ 我們如果把光伏放大到五年十年來看的話,像過山車起伏不斷。我們再等十年,可能一條直線向上,你說我們要改行嗎?”

為什麼要說一下光伏的現狀呢?要知道,今年以來,特別是531新政實施後,中國光伏企業在資本市場屢遭重創,數百、上千億的市值瞬間蒸發。以東方日升為例,自2018年年初到九月份,股價跌幅相當大,為了“市值保衛戰”, 東方日升高管團隊、股東等拋出了增持等手段。

諸多光伏界企業家中,不乏敢打敢拼的人,像施正榮甚至還帶著情懷,可在這個行業裡,走上神壇,又迅速隕落的人太多了,比如施正榮,還有“屢戰屢敗”的冒險王彭小峰等;那麼,同樣的創業一次次跌倒,屢次失敗,40多歲的林海峰憑什麼突然暴起、暴富?

寧波光伏富豪林海峰家族財富“暴起”,加班會等於狼性文化?

林海峰(後排左3)參加收購西澳百兆瓦電站項目開發權簽約

IPO,確實是造富運動的推手。2010年9月,東方日升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時,從股權結構上看,家族化痕跡濃厚。東方日升成功登陸創業板,1975年出生的林海峰,成為創業板中最年輕的掌門人之一,年僅35歲就坐擁近45億元的資產。上市後,其母親仇華娟,曾佔股6.31%,彼時的持股市值就有6.6億元。另外,招股時的發起人股權結構圖還顯示,林峰海的姐夫、妹夫、以及其配偶的哥哥(妻兄),均控制著公司的關聯企業,頗有“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造富情結。不過,企業承諾待合同執行完畢後,“將不再與關聯方發生任何形式的購銷關聯交易。”

截止最新財報,掌門人林海峰持有東方日升19.1%股權,為公司實際控制人。而十大股東中的自然人股東如趙世界、楊海根,系2013年10月,收購重組江蘇斯威克產生的股權置換。

追蹤林海峰“暴起”軌跡,就不得不提及東方日升的“狼性文化”。翻看東方日升的企業文化,其理念多達20條,比如“生存理念”是“等待只有消亡,行動才有生命”;“管理理念”是“有情領導,無情管理,絕情制度”;又比如,“

成本理念”是什麼呢?“乾衣服中擠出水分”;頗有意思的是,東方日升還有一個“會議理念”:“ 腦聰的人來開會,腦殘的人來沉睡”。

更有意思的是,東方日升崇尚“狼的管理學”,不怕員工走人,在他們看來,員工是越換越優秀!一個團隊裡,人分“五種”:人渣、人員、人手、人才、人物,什麼叫“人渣”,指“牢騷抱怨、無事生非,拉幫結派,挑起事端、吃裡扒外的破壞分子”。“東方日升企業文化”號中稱:“管理就要淘汰人渣,激活人員,培養人手,重用人才,與人物綁定!用事業合夥人的管理模式,激活員工的源源不斷的動力,為老闆幹就等於為自己幹!

寧波光伏富豪林海峰家族財富“暴起”,加班會等於狼性文化?

林海峰為新員工開課培訓

更快,更狠才是生存之道,也是林海峰和東方日升的生存之道。說起企業狼性文化,最著名的莫過於華為。中國家族企業向現代職業經理人制度轉型時,不少人引入“狼性文化”思維,除華為外,如創維的黃宏生,包括國美電器過往,均採用主動進攻的“狼性文化”。

事實上,“狼性文化”多年來在實際運用中,一直有爭議,利弊兼具。任正非的華為“狼性文化”, 強調集體利益大於個人利益,即便內部制度完善,也多少帶有“人治”色彩,而正因為如此,“狼性文化”作為企業文化,是應該“集體導向”,還是“個人導向”好,一直引發企業界的思考。

過去,任正非在艱難創業時,曾從噩夢中醒來哭泣。也就是,華為“狼性文化”與掌舵人任正非的憂患和危機意識不無關係。在華為,任正非一直通過簽發“電郵講話”,提醒內部要有危機感。比如,日前任正非就通過“電郵講話”,提醒“金融危機可能即將到來,一定要降長期庫存和欠款”。 任正非能帶領著華為一步步從無到有,與其說是“狼性文化”起作用,不如說離不開他的危機意識。

另外,華為“狼性文化”也被解讀為“加班文化”,過去,任正非強調:“華為的企業文化就是鼓勵加班,因為華為必須儘量縮短工程週期,才能與國際巨頭競爭。”

林海峰也崇尚狼性文化,其公司的企業號也經常發一些鼓吹狼性文化的文章,從效果來看,多年來東方日升能快速增長,與其“狼性文化”的推崇不無關係,也是奏效的。可隨著越來越多企業不斷複製華為“狼性文化”,我們也應該記住一點,“狼性文化”對一個公司可能有其重要性,但不少企業運作時似乎變了味。

寧波光伏富豪林海峰家族財富“暴起”,加班會等於狼性文化?

比如,一些家族企業施行“狼性文化”,只是簡單把一些表象的東西“套用”到員工身上,無休止的加班。一旦員工不接受,被會被貼上“不夠狼性”標籤。

另外,“狼性文化”本身也是極容易跑偏的概念,不少企業內部,由於被動“狼性”,導致公司員工、管理層對掌門人(老闆)絕對服從,如此被“馴服”的員工,何來“狼性”?

“狼性文化”一個重要節點,就是結果導向,假如老闆“好大喜功”,事實上往往會讓企業冒進而陷入困地,也留不住優秀的人才。換句話說,“狼性文化”最大的弊端,就是老闆(掌門人)必須是“狼王”,本質上是激活人的自私,作為企業文化也有其不少侷限性。就任正非華為而言,其管理文化也是多重維度的,並非僅是“狼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