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8 光伏“大烤”


齊魯週刊社

財經

深度

光伏“大烤”

▲2018年5月28日,杭州建德市三都鎮江源村漂浮式光伏電站亮相。

6月1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關於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由於該文件落款時間是5月31日,也稱“5·31新政”),強調合理把握髮展節奏,優化光伏發電新增建設規模,同時加快光伏發電補貼退坡,降低補貼強度,完善光伏發電電價機制,發揮市場配置資源決定性作用,進一步加大市場化配置項目力度。

這份嚴苛程度超預期的政策文件正式出臺後,光伏行業一時哀鴻遍野,紛紛感慨“一夜入冬”。甚至在6月3日,11名光伏大佬致信新華社,發表了“關於企業家對三部委出臺531光伏新政的緊急訴求 ”的聯名信,強烈建議給予已經合法批准開建的項目一定的緩衝期。

記者就“5.31”光伏新政對行業的影響進行廣泛調查,其中包括上市公司隆基股份、陽光電源、清清股份以及山東航禹、山東奧太電氣等。這些企業普遍認為,“5·31”新政對光伏產業的衝擊是非常大的,希望對家庭光伏不要一刀切,而是持續、穩定給予政策支持和更好的發展空間。

光伏新政“嚇跑”機構,龍頭股票全部跌停

“5·31”新政的突然發佈,讓整個光伏行業近日坐立難安,悲觀情緒迅速蔓延至資本市場。

週一A股開盤,整個光伏產業鏈集體受挫,陽光電源、隆基股份、林洋能源等板塊個股紛紛跌停,其中隆基股份股價跌去35.32%,已跌破發行價,市場表現出極其強烈的恐慌情緒,同時這股跌停潮也波及了風電、電動汽車等領域,整個光伏板塊市值大幅蒸發。

據粗略統計,光伏板塊上市公司6月5日市值蒸發超過250億元,加之風電和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值蒸發200億元左右,單日三大板塊市值蒸發近500億元,而在整個2017年,實現盈利的光伏企業上市公司淨利潤總和也就300億元上下。

面對如此市場慘景,有私募人士稱,由於新政超預期,光伏未來不確定性風險增強,導致資金大幅出逃,但其實新政一旦實施後,長期來看有利於光伏產業整合,優勝劣汰。

“之前就預計今年會是‘調整年’,但沒想到來得這麼猛!”針對剛發佈的光伏新政,上市公司隆基股份的高管表示,預計下半年行業需求會出現斷崖下跌,但即將到來的殘酷洗牌會推動集中度的提高,優化產業結構。

連續遭遇跌停後,隆基旗下樂葉光伏總裁李文學公開表態,“光伏新政短期對隆基股份肯定會有影響,但長期來看負面影響不會持續太久。”

“國內光伏市場下半年的需求會不及預期,但海外業務發展迅猛,全球的光伏裝機量整體下降不會特別大。”陽光電源也緊跟著出來表態,目前公司業務涉及風電變流器、光伏電站系統集成、儲能系統和新能源汽車驅動系統等,加上考慮逆變器海外銷售增幅迅猛,可以減弱單一市場波動帶來的影響。

“來得太突然了,打了整個光伏產業一個措手不及。” 保利能源光伏發電業務經理說,“今年分佈式新增光伏電站實際裝機量早已超過上述政府額度。這也意味著新的分佈式光伏電站項目無法通過建設審批,在建未併網項目則拿不到政府補貼,項目收益預期驟降一半,投資回本週期拉長一倍,這將直接導致嗅覺敏銳的銀行、融資租賃與供應鏈金融機構資金紛紛抽身離去,迫使不少分佈式光伏發電領域設備銷售代理商開始低價甩賣產品籌資還債。”

專注於屋頂太陽能發電業務的瀾晶新能源公司創始人劉文平2日通過微信公眾號致信公司股東及合夥人稱,前所未有的調控力度,“像老鷹把幼崽推下懸崖,逼它學會飛行”。劉文平透露,瀾晶新能源今年上半年5個新建項目中,有3個項目將面臨短期停工甚至爛尾的風險。

光伏“大烤”

▲“5·31”光伏新政公佈後,引起光伏板塊股票大跌。

“高歌猛進”後的“急剎車”帶來行業寒冬

在高歌猛進數年後,光伏行業六一兒童節卻突然出現“急剎車”,速度之快,似乎是業界沒有想到的。

“國家對光伏產業的發展和調整雖然是必然的,對現有光伏產業補貼程度的控制方向是正確的,但是時間上還是需要有一個緩衝期最好,‘急剎車’容易使企業缺乏穩定感。”山東省太陽能行業協會秘書長李衍山分析說,近年來由擴產導致的產能過剩的確存在,整個行業也確實存在一定的資金壓力。但目前一些大企業已站穩腳跟,新政出臺後肯定有些小企業會被大企業吸收兼併。

上市公司清源能源主營業務為光伏電站的開發、建設及投資及光伏電力電子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記者致電該公司就5·31新政對其影響有多大進行詢問,辦公室一男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領導這幾天一直忙著開會研究應對策略,對公司的影響非常大,目前在建項目馬上就必須停工,由於不能按原電價併網,有的客戶認為公司是欺騙行為,要求拆除電站,也讓我們在老客戶面前抬不起頭來,但是因為我們是上市公司,一言一行將直接影響股價,所以我們對外也只能說影響不會太大,公司將考慮進軍國外市場,開拓海外業務,只有這樣投資者才會對我們公司的股票有增持的信心,苦水也只能自己往肚裡嚥了。這位工作人員甚至抱怨說,一紙政策文件,發佈只需0.1秒, 帶給光伏行業的卻是“強地震”衝擊。

據瞭解,我國光伏市場主要分為兩大板塊,一是以地面電站為代表的普通光伏電站,二是以屋頂電站為代表的分佈式光伏電站,“5·31新政”在叫停普通光伏電站補貼的同時,對分佈式光伏電站的補貼,也首次給出了限制。

“國家今年首次給分佈式光伏設定了10GW的指標,但按照行業發展速度來看,這10GW在前5個月已經用的差不多了,也就是說後面7個月再建分佈式光伏,併網後就拿不到國家補貼了。” 山東航禹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長丁文磊介紹。

對於政策將對分佈式光伏行業產生的影響,丁文磊認為主要體現在市場主體對行業發展的預期層面。“從現在開始,大家都會考慮今年還要不要再繼續裝,因為新建光伏拿補貼渺茫,只能排隊等明年的指標,但2019年政策是否還會調整沒人知道,假如再縮減,可能明年一年都不用幹了,光今年下半年排隊的就夠了。”

山東奧太電氣作為山東省內唯一一家光伏逆變器企業,多年來致力於推動山東光伏市場的發展,先後完成了省內多項重大光伏扶貧項目。奧太電氣與齊魯交通合作的齊魯高速服務區65MW分佈式光伏電站項目,開創了高速與光伏相結合的綠色經濟新模式。記者就“光伏新政對其公司的影響主要集中在哪方面?”電話聯繫了山東奧太電氣有限公司光伏事業部張總經理,他說,“直接產生影響的主要有二部分內容,小型工商業的屋頂和互用分佈式發電,比如,我們在淄博正在施工的一個小型工商業項目,新政出臺以後就沒法併網了,得不到補貼,這個項目會因停工產生好幾千萬的直接經濟損失。”不過張總經理也表示,新政出臺是有利於促進平價上網,奧太電氣主要生產逆變器,電力電子也做了三十多年,技術方面有核心競爭力,下一步會主要開拓海外市場。

“5·31新政”加速了光伏行業的補貼退坡,光伏企業靠補貼過活的日子將一去不返。不少光伏企業會出現裁員、減產等現象,而行業專家認為,“政府補貼減少不見得是壞事,沒有哪個行業靠補貼強大。對行業發展來說,接下來光伏行業將會進行產業兼併重組,行業拐點即將到來。”

“新增裝機的大幅縮水將令光伏行業承受巨大壓力,上游原材料降價引發的新一輪行業洗牌在所難免,在這一背景下,處於業內第一梯隊、成本管控能力強的大企業可以從國外市場獲得支撐,中小企業則很難度過行業寒冬。” 山東省太陽能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張曉斌分析。

光伏“大烤”

▲2018年4月2日,濟寧汶上縣建起光伏發電場。

應直面市場競爭,而非尋找政府扶植

“5·31新政”公佈後引發11名知名光伏企業大佬集體致信新華社稱,國家對光伏清潔能源的補貼自2015年起已拖欠1000多億,而國家每年給火電的補貼就有1000億,如果將社會用電每度附加從1分9增加到3分錢,補貼問題就可以全部解決。他們希望政府繼續以補貼扶持光伏行業。

6月6日,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相關領導與企業家代表共赴國家能源局,反映和彙報光伏新政出臺將對行業的影響並提出有關建議,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李創軍副司長表示,光伏是未來能源變革的主力軍,能源局發展中國光伏行業的決心沒有動搖。

光伏產業與電動車產業一樣,是在過去數年政府通過補貼形式扶持的新能源產業的一部分,希望擺脫傳統能源過重的結構,引領全球新能源產業與技術的發展。但是,補貼政策在刺激資本流入的同時,也在這些行業產生了騙補亂象,比如在光伏行業出現虛假併網、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等問題。政府雖然制定了循序漸進的產業發展遠景規劃,但是,為了獲得國家補貼,企業拼命快速擴大規模,而不顧質量和長遠發展,粗製濫造的原因在於儘快通過補貼盈利,因為這些企業清楚,補貼不會永遠存在。

此次調低補貼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補貼政策正在製造一個巨大的麻煩。因為,分佈式光伏的度電補貼在2013年-2017年一分未降,而同期光伏發電系統投資成本降低了三分之一以上。這意味著光伏企業投資回報率大幅上漲,會刺激光伏企業繼續瘋狂的投資,“爭指標、拿項目、搶併網”,躺著就能賺錢。但是,目前自2015年起已拖欠1000多億補貼,如果不減少補貼,同時產能又不斷且快速的增長,那麼,根據清華大學能源互聯網創新研究院的研究顯示,我國很可能產生2萬億到3.5萬億元的補貼費用。

事實上,光伏行業已經有一些企業實現了很高的利潤率,即使沒有補貼也能獲得較高的收益。那些沒有競爭力的企業為了規模效應而過度擴張,只在意規模化帶來的補貼收益。減少補貼的政策會讓規模化擴張剎車,轉而刺激企業進行技術與效率競爭,促進企業與市場的分化,有利於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質量與全球競爭力。

產業為了良性的可持續發展,也應該接受政策的變動,事實上,現在遭受衝擊最大的企業,恰恰是剛剛進入不久或者規模擴張過快的企業。

當前的局面也給我們的產業政策提出了警告,因為以補貼為引導的產業政策很容易產生“一哄而上”的局面,很快形成低水平重複建設與產能過剩,甚至出現大量騙補現象,這些都應該值得我們重點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