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魏徵?

環球文史


我對魏徵最初的瞭解,是小時候看《隋唐演義》,在我的印象裡,是一位以直諫著稱的大臣,敢於提出自己的見解,無懼帝王的權威,單這一點,已足以成為後世讀書人的表率。

不過羞愧的說,如果不是讀《全唐詩》,翻到《述懷》這首詩,我想我可能已經遺忘了魏徵也是一位詩人。與他作為政治家的重要地位相比,魏徵作為詩人的身份往往會被世人所忽略,但他的詩仍值得一讀。《述懷》是這樣寫的——

中原初逐鹿,投筆事戎軒。

縱橫計不就,慷慨志猶存。

杖策謁天子,驅馬出關門。

請纓系南越,憑軾下東藩。

鬱紆陟高岫,出沒望平原。

古木鳴寒鳥,空山啼夜猿。

既傷千里目,還驚九逝魂。

豈不憚艱險,深懷國士恩。

季布無二諾,侯贏重一言。

人生感意氣,功名誰復論。

——《述懷》

王維用“所不賣公器,動為蒼生謀。”來贊張九齡,這個讚譽,魏徵也是當之無愧的。

這裡不得不提一下魏徵的恩師王通,他雖未來得及親自參與隋末的起義,但他的很多高徒都秉承了他的理念,積極入世,由隋至唐,成就了“貞觀之治”,魏徵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可以說,李世民只是操盤手,王通才是“貞觀之治”背後的大神。


身外功名任有無——我特別喜歡魏徵這樣心地光明的人,明明是絕頂聰明的人,卻不曾為自己圖謀什麼,性格孤耿,又不是愚忠。當執則執,也是值得讚美的。


安意如


魏徵大膽進諫,唐太宗虛懷納諫,一代君臣上演千年的歷史大戲,相信熟悉唐史的人都略知一、二。魏徵在人們的印象中,就是一個敢於進諫皇帝的一代諫臣。歷史事實果真如此嗎?筆者持懷疑態度。我們知道在玄武門事變之前,魏徵是在李建成手下打工的,因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事變取勝,魏徵才投靠到李世民麾下的。在這之前,魏徵也曾在各利益集團之間頻繁跳槽的,說難聽的,魏徵這人正是有奶便是孃的傢伙。玄武門事變後,登基上臺的李世民急於找一個能言善辯的文臣,為他合法登基塗脂抹粉,正巧,原李建成東宮裡的魏徵託人來求職,二人一拍即合,供需矛盾即刻解決。在他們二人合作的十多年裡,這對君臣上演了一出出進諫納諫的歷史大戲,矇騙了多少歷史過客,記載他倆合作成果的便是那部〈貞觀政要〉。對此筆者認為,那是他們這對君臣精心設計精心編造的雙簧戲,是場徹頭徹尾的歷史騙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