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榆陽區「四治」融合保障「三變」改革「楓橋經驗」落地生根

近年來,榆林市榆陽區趙家峁村通過“共治、自治、法治、德治”的基層治理模式,保障“三變”(資源變股權、資金變股金、村民變股民)產權制度改革和發展鄉村旅遊,村集體經濟由負債2萬元到目前的固定資產1310萬元,人均純收入由6650元提高到11200元,貧困人口從81.7%下降到2.4%,徹底甩掉貧窮落後的帽子,成為遠近聞名的產權制度改革示範村、脫貧致富的小康村和旅遊休閒的度假村。

一是“共治”聚合力。趙家峁村始終把突出黨建引領,強化“兩委”班子建設放在了謀發展的首要位置。按照《加強和改進全區黨建工作的實施意見》文件精神,加強村“兩委”陣地建設,選優配強村“兩委”班子,整章建制,凝聚民心,推進改革,發展產業,開啟了趙家峁的改革發展之路,省上將趙家峁確定為全省產權制度改革的9個試點之一。按照“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要素流動”的思路,實施“資源變股權、資金變股金、村民變股民”,開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的“三變”改革,目前,趙家峁村流轉土地5300畝,平整土地1500畝,建成設施大棚33個,成立2個種養合作社,建設老村旅遊景區等累計投資近5000萬元。

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調動社會各方共治共建共同參與美麗鄉村建設的積極性,區委、區政府將趙家峁村改革作為農村產權制度改革頭號工程,主要領導親自抓,在改革頂層設計上超前謀劃,在規劃細節實施上嚴格把關,多次在該村召開常委會、現場會、觀摩會、辦公會,專題研究問題,層層傳導壓力,總結推出如區土地流轉、設施農業合作社經濟、涉農資金整合、農業與鄉村旅遊融合發展等一批可複製推廣的模式經驗,為農村改革發展闖出了新路子。

二是“自治”凝人心。通過創新建立“四新二網三公示”村民自治管理模式,激發群眾內生動力,以自治增活力,逐步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組織體系和保障機制,村民自治的能力明顯提升,村風明顯轉變。“四新”即開展“四新創建”,創建“新組織”,成立村民議事小組,制定各項議事制度,由全體村民大會民主投票選舉13名村民代表,討論商量村裡重要發展事項。經過村黨支部、村委會、村監委和村民議事小組的集體討論,表決通過才能付諸實施。創立“新基金”,經過全體村民大會和村“三委”會、村民議事小組會等50多次歷時半年的討論,最終達成產權制度改革的股權股金管理分配意見,成立股份經濟合作社,制定章程、選舉股東代表及董事會和監事會,並確定了村委會主要職責是保民生、做服務,合作社主要負責抓經濟、謀發展的工作機制。培育“新農民”,採取拉出去引進來的方式,組織50多名村民到袁家村、馬嵬驛等地參觀學習,聘請農技、創業、旅遊服務業專家進村講課,現場指導等方式培育了一批科技種養新能手和管理新能手。共建“新農村”,通過5年的不懈努力,趙家峁村初步建成了一個集現代化養殖小區,時令性水果採摘區,現代化移民小區,旱作農業示範區,杏樹文化觀光區,鄉村旅遊度假區等六大功能區的新農村,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二網”即綜合治理網格化和雪亮工程網,按照“人在格中走,事在網中辦,矛盾不上交”的管理原則,將整個轄區劃分為五個網格,實行網格化管理;技防監控實現全覆蓋,全村共安裝54個監控探頭,對新農村、採摘園、景區等實現了全方位監控,有效防範各類違法犯罪案事件發生。“三公示”即村財賬務及時公示,股份合作社經營賬務及時公示和設立黨員服務公示牌。成立村級理財小組,將村委和股份合作社的財務及時理清,按季度向村民及時公示。把村裡所有黨員,按地域網格建立公示牌,解決村民提出的合理要求和聽取合理建議,並及時反饋給村委。

三是“法治”揚正道。通過加快推動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建設,普及法律知識,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引導村“兩委”依法處理各類事務、化解矛盾糾紛,引導群眾依法反映合理訴求、維護自身權益,依法打擊違法犯罪,維護社會穩定,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成立了村民調解委員會,將村上老黨員、退休老幹部、有威望的村民代表、調解積極分子等吸納入調委會,同時長期聘用一名法律顧問,用三級臺階式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機制,創新開展矛盾糾紛化解工作,矛盾糾紛先經村民小組進行人民調解,調解不成的再經村綜治工作站進行行政調解,還是調不成的,由村上預約“三官一律”進行司法調解,最終達到“小糾紛不出居民組,大矛盾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的目的。大力開展“七五”普法、“法律六進”、司法惠民宣傳活動,開設法律大講堂,聘請法律專家,講授現行法律法規和國家大政方針政策,同時深入每一戶村民家中進行普法宣傳,達到人人知法人人懂法人人用法的良好效果,矛盾糾紛逐漸下降。近年來趙家峁村先後調解各類矛盾糾紛136起,調成率達到100%,沒有一起個訪事件和群體性上訪事件。

四是“德治”樹新風。積極教育引導村民“講誠信、遵法紀、重孝道、睦鄰里、樹新風、倡文明”,讓道德的力量引領文明前行。採取多種形式,把德治與法治結合起來,把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融入到生產生活當中。每年都開展評比表彰好公婆、好媳婦、好鄰里、文明戶、道德模範等活動,每年固定開展4次道德大講堂活動,邀請榆陽好人、道德模範、敬業標兵到村上作報告,樹立村民的道德信仰。建立文化長廊,文化廣場,文化社區等文體活動場所,寓教於樂,寓教於經常性活動中。積極開展移風易俗活動,成立紅白理事會,逐步轉變紅白事大操大辦的不正之風。來源:榆林市委政法委 作者:韓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