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炎日常該怎麼吃?急性發作期的食譜是什麼?

膽囊炎是很常見的一種疾病,可由膽囊內結石引起,或繼發於膽管結石和膽道蛔蟲等疾病,膽管阻塞和細菌感染是常見病因,儘管病因是多種的,但飲食等營養因素與本病的發生、發展和防治有著密切的關係。

膽囊炎日常該怎麼吃?急性發作期的食譜是什麼?

膽囊炎急性期

急性發作期應禁食,使膽囊得到充分休息以緩解疼痛。可由靜脈補充營養。但可多飲水,在飲料中注意補充鈉和鉀鹽,以利於治療疾病。疼痛緩解後,根據病情循序漸進的調配飲食,可給予清淡流質飲食或低脂肪低膽固醇高碳水化合物流質飲食,如米湯,藕粉,豆漿等食物。病情好轉後可給予低脂半流質飲食或低脂少渣軟飯

膽囊炎慢性期

適當能量

供給正常或稍低於正常的能量,每天約2000kcal。肥胖者宜限制能量。

低脂肪

含脂肪多的食物可促進膽囊素的分泌及膽囊收縮。膽囊炎時膽汁分泌障礙,脂肪消化吸收也受影響,脂肪多可能

誘發膽囊疼痛,故需嚴格限制脂肪攝入量,每天小於20克。後可逐漸增加到40克以內。也主要應嚴格限制動物性脂肪,而植物性油脂有利於膽汁排洩,可以適當選用,但應均勻分佈在三餐之間,避免在一餐中過多的攝入脂肪。

低膽固醇

過多的膽固醇大部分重新分泌至膽汁中引起膽汁膽固醇濃度增高,每天攝入量以小於300毫克為宜,血膽固醇應控制在200毫克以內,禁止食用膽固醇高的食物,如肥肉,動物肝臟,腎臟,腦等內臟,魚子,蟹肉等食物。

膽囊炎日常該怎麼吃?急性發作期的食譜是什麼?

適量蛋白質

每天供給50到70克,過多的蛋白質攝入會增加膽汁分泌,影響病變組織的恢復。攝入過少同樣不利於受損膽管組織的修復,應選用高生物價蛋白質,如豆製品,蝦類,獸類,瘦肉,蛋清等食物。

膽囊炎日常該怎麼吃?急性發作期的食譜是什麼?

適量碳水化合物

每天300到500克,以達到補充能量,增加肝糖原,保護肝細胞的目的,應給予含多糖的複合碳水化合物為主的食物,適當限制單糖,如砂糖,白砂糖,葡萄糖的攝入對合並高脂血症關心病,肥胖者更應給予限制。

膽囊炎日常該怎麼吃?急性發作期的食譜是什麼?

供給豐富的維生素

維生素A有

防止膽結石的作用,有助於膽管上皮組織生長和保持完整性,幫助病變膽道修復。大量補充對膽道疾病恢復有利,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E也應該充分供給。

高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能增加膽鹽排洩,抑制膽固醇吸收,降低血脂,可是膽固醇代謝正常,減少形成膽石的機會。膳食纖維不但有利膽的作用,且能刺激腸蠕動,有利於通便,促使腸內產生的吲哚、糞臭素等有害物質儘快排出防止膽囊炎發作。可選含膳食纖維高的食物,如綠葉蔬菜,水果,粗糧及香菇,木耳等同時具有降低膽固醇作用的食物。

膽囊炎日常該怎麼吃?急性發作期的食譜是什麼?

大量飲水

多喝水及飲料,可以稀釋膽汁,促使膽汁排出,預防膽汁瘀滯,有利於膽管疾病的恢復。每天供水量在1-1.5升為宜。

膽囊炎日常該怎麼吃?急性發作期的食譜是什麼?

少量多餐

少量進餐可減少消化系統的負擔

,多餐能刺激膽道分泌膽汁,保持膽道通暢,有利於膽道內炎性物質引流,促使疾病好轉。

飲食禁忌刺激性的食物和強烈調味品,如辣椒,咖喱,芥末,烈性酒,咖啡等。煎炸及產氣食物,如牛奶,洋蔥,蒜苗,黃豆和蘿蔔等均應該少吃。

低脂肪低膽固醇半流質飲食參考食譜
膽囊炎日常該怎麼吃?急性發作期的食譜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