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央行突然放水!市場驚喜

今天,央行突然放水!市場驚喜


9月17日,星期一,央行出人意料地給市場提前發了一份“中秋節禮物”。


今天,央行突然放水!市場驚喜


所謂“中秋節禮物”,就是上圖中的2650億元的MLF。

MLF,中文名稱叫“中期借貸便利”,這是央行近年來“放水”的重要途徑之一。

一般來說,央行每月一般只進行一次MLF,往往是替換到期的MLF。9月7日,中國央行開展1765億元1年期MLF操作,當日有1765億元MLF到期。

按理說,這個月不應該有MLF了。所以,今天突如其來的2650億MLF,讓大家感到驚喜。

中國的事情,往往充滿不確定性。本來,從7月23日的“國常會”到7月31日的“政治局會議”,確定了寬鬆的基調。隨後貨幣政策、財政政策都比較積極。

但到了8月中下旬,隨著中美副部級談判恢復,人民幣貶值戛然而止,央行開始維護中美之間的利差,“放水”的力度再次減弱,這造成了8月廣義貨幣M2的同比增速,在7月反彈到8.5%之後,回落到了8.2%。

今天的這次“規模不大不小”的放水,大概有以下幾個考慮:

1、中美博弈仍然起伏不定,市場(主要是股市)需要利好,防範大跌風險;2、地方債正在高速發行,市場裡或許會缺錢,需要“補水”;3、雙節(中秋、國慶)將至,現金需求會增加,大家一起提取現金相當於提高銀行準備金率,也需要放水對沖。

下面順別解釋一下,央行“放水(印鈔)”的常見方式。民間常常說央行又“印鈔”了,其實在現代銀行體制下,央行增加貨幣投放並不一定要真的開動印鈔機印錢。主要方式有:

1、逆回購,這種錢一般期限比較短,從1天到28天不等;2、中期借貸便利(MLF),時間略長,期間有3個月、半年、1年等;3、抵押補充貸款(PSL),時間更長,一般超過1年,可以達到3到5年。

以上三種方式裡,大銀行需要提供“合格債券”為抵押品,才能從央行借錢。不用抵押品的“印鈔”方式主要有:

4、降低銀行存款準備金率,這種方式釋放的資金使用期限更長,資金成本更低;5、國庫定存,是把財政的錢以招標方式,定期存放在商業銀行,以獲得更好利息,但同時相當於釋放了基礎貨幣。6、擴大上述“1-3”印鈔方式的裡抵押品的範圍,也可以達到“放水”的目的。比如今年以來,央行就允許把一些企業低等級債券納入抵押範圍;還調整了地方債風險權重,同國債放在一個等級裡,事實上也相當於“放水”。

當然,央行“印鈔”的方式不止上述6種,只是這6種比較常見。

那麼接下來,央行會怎麼辦?貨幣會偏緊還是偏松?

我的看法是:如果中美談判,則會略偏緊一些,因為需要維護人民幣匯率的穩定;如果不談只打,則會鬆一些,因為需要刺激經濟。

10天之後的9月27日(北京時間)凌晨,美聯儲或再次加息。為了減輕人民幣貶值壓力,央行或許通過逆回購、MLF等方式,向市場傳遞提高利率的信息。但與此同時,或許後再次降準,釋放貨幣。

“加息+降準”的矛盾式政策組合,已經在過去出現過,未來一段時間也會反覆出現。究其原因,就是因為這個時期太特殊。一方面要照顧中國國情,一方面要順應外部環境。

在我看來,目前中國的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的力度都不夠有力,需要加強。這從統計局公佈的數據可以看出來。8月,全社會固定投資繼續下行,創下一年來新低,只有5.3%(見下圖)。


今天,央行突然放水!市場驚喜


而在“國有控股”(地方政府、國企)類別裡,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只有1.1%。在這種情況下,經濟顯然有下行壓力。

國家統計局剛剛公佈了三季度針對企業家、銀行家和儲戶的調查,其中27.7%的企業家認為經濟偏冷了(見下圖):


今天,央行突然放水!市場驚喜


至於銀行家,則有30.2%認為經濟偏冷了(見下圖):


今天,央行突然放水!市場驚喜


34.1%的居民認為,就業“形勢嚴峻,就業難”或看不準(見下圖):


今天,央行突然放水!市場驚喜


所以,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需要繼續發力,否則數據會更難看。

但值得注意的是,“看漲”房價的居民仍然是“看跌”的3.4倍左右(見下圖):


今天,央行突然放水!市場驚喜


本文轉自樓市參考,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