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款步兵战车的诞生史 毛熊的钢铁洪流伴侣


第一款步兵战车的诞生史 毛熊的钢铁洪流伴侣

BMP-1步兵战车

最近咱们的文章开始介绍各国的步兵战车,既然如此就有必要来聊一聊步兵战车的始祖。步兵战车其实是在二战过后才兴起的新的装甲车型,而最早研制出步兵战车的,就是在二战中已经将以装甲力量为核心的大纵深战术发展到了相当程度的苏联了,这种新装甲力量的研发是由以装甲洪流著称的苏联完成的也并不出人意料,其研制出的世界第一款步兵战车,就是BMP-1。

第一款步兵战车的诞生史 毛熊的钢铁洪流伴侣

BMP-1模型

那苏联为什么要研发步兵战车呢?就是因为苏联在卫国战争中的经验表明,能够跟随坦克集群进行突击的机械化步兵是很重要的,当时由于战争的形势,只能采用坦克骑兵以及装甲卡车的方式来运输步兵,但这些形式对步兵提供的防护水平实在是难以恭维。而随着核弹的实战使用,核战争的阴影也注定了非封闭式装甲车不再适应战争的需求。所以苏联在50年代就决定研发防护能力更好,火力更强,能在核战争中使用的全封闭式装甲车,也就是现在的步兵战车了。

第一款步兵战车的诞生史 毛熊的钢铁洪流伴侣

1200工程

为了研发新型步兵战车,当时苏联的各大设计局都拿出了自己的方案。由于是之前没有过的车型,所以这些方案可谓是牛鬼蛇神什么都有,轮式的1200工程、履带的765工程、半轮式半履带的19工程、履带式可两栖的914工程、甚至可轮式可履带的911工程都有。虽然有些方案看起来甚至有些可笑,到其想法倒确实各有特色,也体现出了当时苏联强大的研发实力,毕竟研发嘛,有想象力不是坏事。不过最终脱颖而出的还是看起来最正经的采用履带式的765工程,它最终成为了后来的BMP-1步兵战车。

第一款步兵战车的诞生史 毛熊的钢铁洪流伴侣

19工程

我们首先通过一些基本数据来了解一下BMP-1步兵战车:

  • 尺寸:6.74×2.94×2.15米
  • 战斗全重:13.3吨
  • 乘员:3+8人
  • 最大速度:65千米/小时
  • 最大行程:550千米
  • 主要武器:1门73毫米低压滑膛炮
  • 辅助武器:1挺7.62毫米机枪、赛格反坦克导弹发射架
  • 装甲厚度:6~33毫米
第一款步兵战车的诞生史 毛熊的钢铁洪流伴侣

914工程

作为世界第一款步兵战车,BMP-1的设计还是很有特点的。首先,它整体造型非常低矮,尤其是其单人炮塔,就像是贴在车体上的一样,这样设计的主要目就是为了减小车体体积,降低中弹的概率,不过对于车内乘员来说这可不算是一个好消息。虽然炮塔非常小,但BMP-1的武器可不含糊,主武器是1门2A28型73毫米低压滑膛炮,虽然为了使BMP-1仅为13吨的车体能够承受主炮的后坐力而采用了低压滑膛炮,但是73毫米的口径还是实实在在的,比之后西方步兵战车普遍采用的20到30毫米的机关炮可是要暴力不少,在打击工事这方面绝对比机关炮好使。除了73毫米机关炮之外,BMP-1还装备有赛格反坦克导弹发射架,配有4枚赛格反坦克导弹,可以打击500米到3000米的敌方目标,不过不具备夜间发射能力。之后步兵战车搭载反坦克导弹以增强火力也是源自于BMP-1的设计。

第一款步兵战车的诞生史 毛熊的钢铁洪流伴侣

911工程

虽然火力上没有问题,但BMP-1毕竟是60年代的老车,在火控系统上就相当简陋了,除了基本的潜望式观察镜、瞄准镜、微光夜视仪以及红外探照灯之外,就没有更多辅助瞄准的火控设备了,也就是具备基本的昼夜作战能力,至于能不能打得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车员的素质了。而在防护方面,BMP-1采用钢板焊接结构的车体,但是毕竟其战斗全重只有13.3吨,所以装甲并不厚实,车体正面堪堪能够抵御12.7毫米穿甲弹的射击,不过其配备有完善的三防装置,可以在核爆后条件下保护车内乘员。

第一款步兵战车的诞生史 毛熊的钢铁洪流伴侣

BMP-1步兵战车彩绘

BMP-1作为开启了步兵战车时代的车型,在当时可以说是非常优秀的,所以有许多国家都引进或仿制过BMP-1步兵战车,比如中国的仿制型号就是ZBD-86步兵战车。成产数量庞大的BMP-1步兵战车参加了二战以后的绝大多数冲突,虽然在面对更加现代化的装甲力量时它显得有些脆弱,但是其低廉的价格使其依然在很多国家的军队中服役,同时也有很多国家对其进行了现代化改进以使其更加适应现代化战争,BMP-1的名号值得被装甲车辆发展的历史所铭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