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出傳國玉璽怎麼辦,網友提議五花八門,最後一條中國人都沒法忍

在中國浩瀚的歷史長河中,存在無數珍稀的寶物,且不少寶物都已經失傳,時至今日,依然令人念念不忘,包括《永樂大典》、《蘭亭序》、傳國九鼎、傳國玉璽,其中最受關注的還是傳國玉璽,在普通人眼中,傳國玉璽可以說是最具價值的失傳珍寶。

挖出傳國玉璽怎麼辦,網友提議五花八門,最後一條中國人都沒法忍

秦滅六國後,嬴政始稱皇帝,皇帝之印為璽,臣民所用為印章,傳國玉璽是是秦代丞相李斯奉始皇帝之命,用和氏璧鐫刻而成的璽印,為中國曆代正統皇帝的證憑。相傳穿過玉璽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有李斯所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篆字,以作為“皇權天授、正統合法”之信物。凡得傳國璽,則代表天命所歸,否則即使稱帝,也會被視為缺乏正統,乃白版皇帝,因而傳國玉璽在歷朝歷代都遭受搶奪。公元936年,石敬瑭引契丹軍至洛陽,末帝李從珂懷抱傳國璽登玄武樓自焚,傳國璽就此失蹤。北宋哲宗時期,傳國璽復歸朝廷,然而時人多疑其偽,靖康之難後,傳國玉璽正式銷聲匿跡,至今失落不明。

挖出傳國玉璽怎麼辦,網友提議五花八門,最後一條中國人都沒法忍

因此,一旦真正的傳國玉璽重現天日,毫無疑問將被視為頂級國寶,在民間也將引起轟動,傳國玉璽不僅文物價值非凡,而且具有無比寶貴的政治價值,在今日中國人的心中依然具有獨特的地位,宛如一種特殊的信仰。因此不少人開始猜想,假如自己意外挖出了傳國玉璽,應該怎麼辦?怎麼處理傳國玉璽才最佳的方式?對此網友的提議五花八門。

多數人考慮到傳國玉璽作為國寶,自然應該上交國家,由國家保護珍藏起來。一個典型的事例就是秦始皇兵馬俑的發現,當日發現兵馬俑的農民在將兵馬俑上交至文物局之後,不僅秦俑得到了國家的重視及保護,該農民本人也成為兵馬俑博物館的榮譽館長。不過也有人提出,都是普通百姓,即使得到傳國玉璽又如何,最重要的是將傳國玉璽變現,獲得最大的經濟利益,那麼怎樣才能獲利最大化呢?

挖出傳國玉璽怎麼辦,網友提議五花八門,最後一條中國人都沒法忍

有網友提出,傳國玉璽方圓四寸,西漢王莽篡位後,向太后索取傳國玉璽,太后一怒之下,將傳國玉璽拋擲於地,砸破一角,後被王莽以黃金補之。即使將玉璽交與文物局,多不過幾千獎勵,不如將玉璽上的黃金拆出,玉璽底部文字磨平,當作古玉前往古董市場進行售賣,或許所得更多。當然有人也立即提出質疑,損壞文物是重罪,尤其是傳國玉璽這等至寶,一旦事蹟敗露,或許將被叛重型,倒賣金玉所得不多,如此得不償失。也有人調侃道,不如在上交國家之前,刻意炒作,大批印章,用作售賣。然而最後一條提議,可以說是個中國人都忍不了。

挖出傳國玉璽怎麼辦,網友提議五花八門,最後一條中國人都沒法忍

此人提出,既然是利益最大化,無論以何種形式上交國家所得都有限,不如先行藏匿,伺機出國,將傳國玉璽轉賣於英國或者日本的博物館。此言一出則受到唾罵不斷,稱其為漢奸行為,為一己之私,出賣國家利益。為此有人不服,難不成真找出傳國玉璽不成,不過是眾人的幻想,調侃而已。當然在不少人眼中,嘴上說是調侃,其實暴露了內心的真實想法,若真有這等機會,不論是傳國玉璽還其他國家裡相關,說不定都可以出賣,昔日敦煌莫高窟之悲劇,未必不會再次上演。對此你是怎麼看的呢?歡迎發表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