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讀史之大唐(115):諜影重重的謀反大案(1)

第一篇 創始團隊:最初的神明(115)

李淵這頭操心著國事,另一頭,家事也不讓他省心。不過對他來說反正都一樣,家就是國、國就是家。

四月一號頒佈了新的律令。六月三號,忙活了幾個月的李淵給自己安排了一次休假,到北邊宜君縣的仁智宮去避暑。說是避暑,其實主要活動是打獵。李世民和李元吉也跟著一塊去放鬆放鬆,老大建成只有羨慕的份:他是太子、要堅守崗位,留在長安看家。

他們這一休假,沒想到休出大事來了。

壬戌(6月24日),慶州都督楊文幹反。

慶州就是現在的甘肅慶陽,位於長安西北兩百多公里的地方,離宜君不太遠。楊文幹不是什麼知名人物,但歷史就是這樣,往往小人物引發大事件,因為他有一個很敏感的身份:曾任太子侍衛,是李建成的親信。

本來你是太子親信,安安穩穩地待著,太子一接班你不就出頭了嗎,怎麼會幹謀反這種掉腦袋的事呢?

這就是疑點重重的‘楊文幹事件’。

有部電影叫《諜影重重》,情節精彩緊湊、評分很高。但要和楊文幹事件比起來,只能算小兒科。

事情的起因,要從一副鎧甲說起。

前面說過,李世民功勞大了,慢慢從沒想法變成了有想法。他這一有想法,其後果就是在李淵底下,形成了太子黨和秦王黨兩個對立的集團。

他們兩黨對立,不象現在要爭取老百姓的擁護。他們只爭取一個人的支持——皇上。

李淵對這種情況是心知肚明的。猜測他的心理,應該是且喜且憂吧。憂的是幾個兒子不團結,喜的是你們鬥來鬥去我正好穩坐釣魚臺。

作為一個政治家,喜也好、憂也罷,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面對現實怎麼辦。對李淵來說,他肯定要有一個基本的態度,或者說方案。

其實他的方案很簡單:太子建成接班。李世民嘛,還是做個賢王吧。

對這個方案,李淵從未有過動搖,即使李世民立下超越太子的大功。他為什麼這麼堅定?僅僅因為立長不立賢的傳統嗎,還是因為李建成也不錯、足夠撐起這份家業?

這些都對,但不是決定性因素。最關鍵的原因,在於李淵內心深處的一個恐懼。具體說,是對李世民的恐懼。

恐懼不是說怕李世民、或者嫉妒賢能。憑李淵的水平,他是巴不得手下能幹的。《舊唐書》對他的評價:‘決神機而速若疾雷,驅豪傑而從如偃草。’是有充分事實依據的。李淵這種恐懼,根子在他那個著名的表兄——隋煬帝楊廣。

李世民和楊廣的情況,某個階段簡直可以說分毫不差。楊廣是老二,老大楊勇能力一般。楊廣名聲好、能力強,四處征討有戰功。不但文章寫得漂亮,老爹給他安排的活也完成得漂亮,人人覺得是個當領導的好苗子——‘天下稱賢、朝野屬望。

這種情況下,隋文帝就有點動搖了。七搞八搞,楊廣頂掉楊勇做了太子。結果怎麼樣呢?反正一句話:沒有他,隋朝不會那麼快亡國,也就沒有後面李淵他們什麼事。

李淵看著立下大功的李世民,越看越象他那個表弟:有野心、有功勞,本事大點子多。楊廣上了臺,害死老爹和幾個兄弟,一番折騰、族破國亡……李淵不敢再想下去了,趕緊喝點酒壓壓驚。

這種情況下,叫他換太子是不可能的事。何況李建成並非無能之輩,雖然趕不上李世民,總也有中上水平。打長安、防突厥、滅劉黑闥,功勞也不算小。更重要的:李建成這個人比較厚道。在李世民大規模改寫過的歷史裡,還留下‘建成性頗仁厚’的記述。叫他接班,起碼老李家能太平點吧!

李淵的這種心態、或者說他這個基本方案,決定了太子黨和秦王黨的競爭策略:太子黨要求‘穩’、秦王黨要求‘變’。換成戰略方針,就是太子黨要積極防禦,秦王黨要積極進攻。

回到楊文幹這裡。李建成把楊文幹安插到慶州做一把手。他去了以後,和李建成互動頻繁。楊文幹衛士出身,這方面情況熟悉,就經常招募訓練一些武林高手,送到京城給太子做侍衛。

李建成和李世民鬥得熱火朝天,各自培育私人武裝,正缺人呢。明目張膽地招不太好,前面從李藝那裡搞了點騎兵,就被人告了一狀,還捱了老爹一頓訓,現在正需要楊文幹這樣的心腹來操作。

估計楊文幹操作得不錯。李建成這天不知從哪弄到一副高級鎧甲,就想著拿它來獎賞楊文幹。

輕鬆讀史之大唐(115):諜影重重的謀反大案(1)

柏楊《白話資治通鑑》

他派了兩個手下去,一個叫爾朱煥、一個叫橋公山。二人領受完任務,就帶著鎧甲上路了。李建成沒想到:鎧甲一出門,禍事從天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