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胡渐彪周玄毅等《奇葩说》辩手在一起的日子:辩论猎人大赛

这个国庆,超级辩手在深圳举办了第一届辩论猎人大赛。这是小编见过的最酷的一场比赛!这种酷不仅在于所谓四星级酒店做场地的高大上,更在于它请来了武汉大学的周玄毅教授、马来亚大学的胡渐彪学长、澳门大学的郑博文学长、中山大学的李微中学长做“领主”。每打一场比赛都可以赚取相应的“猎人币”,通过“猎人币”可以获得接受“领主”考验的机会,通过考验可以获得相应的“领主徽章”,集得相应的“徽章”可以让“领主”帮忙一起讨论辩题甚至直接召唤“领主”上场打比赛。整个比赛如同超级玛丽一般需要用智慧和勇气一步步闯关破局。每一场比赛都至少有15名专业辩手组成的“裁决者”评判,到了决赛甚至会有41名“裁决者”表态,让辩论真正回归到了最开始说服的本质。

和胡渐彪周玄毅等《奇葩说》辩手在一起的日子:辩论猎人大赛

裁决团表决

小编身为这次猎人大赛的“裁决者”,真心很想吐槽一句:“没能上场做辩手打比赛,真的血亏!!”不过由于这几天的工作量比较少,只是从早上9点评比赛评到晚上11点(包括2小时吃饭时间),我得以有一些间去观察去思考,留下了很多记忆深刻的片段:

关于热爱

一、想要熬夜爆肝吗?来辩论世界里快活呀

这次比赛有一支夺冠的热门队伍“七龙珠战队”,这个队伍的配置非常高端,不仅有已经毕业了的广大校队队长,还有厦门大学新国辩八强等大神级人物。那一晚11点刚刚打完淘汰赛,他们来我们房间复盘刚刚结束的那场比赛,没聊几句暨大的师姐就倒在了我们床上。我原以为她只是觉得无聊稍微躺一下,没想到她是真的在我们如此吵闹的环境下睡了过去。原来这两天赛程压力很大,师姐两天只睡了三个小时。由于睡在我们房间里不太好,最后是由两位师兄搭回去的。可是作为“裁决者”,在赛场上我完全看不出师姐有一丝疲惫,甚至她为了一个玩笑还在场上俏皮地扎上了双马尾。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梗“比你聪明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是比你聪明的人还比你勤奋。”战士是什么样,好的辩手就是什么样。

和胡渐彪周玄毅等《奇葩说》辩手在一起的日子:辩论猎人大赛

周玄毅学长

二、“花点钱就能有比赛打,多好呀”

这句话出自这场比赛的冠军“山海里”代表队的获奖感言。小编自以为自己还算偏理性的人,但听到这句话的那一刻,我竟鼻子一酸,差点落下泪来。这支队伍没有后补队员可以上场,一对北大的情侣加上一对中南大学的情侣,四个人好不容易组成了一支队伍,这也让小编想起了自己过去拉比赛也是差点连支队伍——四个人都组不起来的心酸。但就是这样一支队伍,拼到了最后,收获了和四位“领主”同台竞技的“人生巅峰”。

和胡渐彪周玄毅等《奇葩说》辩手在一起的日子:辩论猎人大赛

冠军挑战领主

这只是一个缩影,要不是来到了这里,连我都不敢相信居然会有这么多的“傻子”:马来西亚的辩手为了打辩论不仅要交1800的报名费,算上机票钱真的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有这个钱,干点什么不好?“佛系中年队”的成员平均年龄29.5岁,最高年龄32岁,在那么大的工作压力下,好不容易有个短短的休假,居然用来熬夜讨论辩题?有这个时间,玩点什么不好?有一对情侣,刚刚订了婚,就来这里用比赛的方式度过自己的“蜜月”,新婚燕尔,有这个精力,去哪里旅游不好?可那又怎样,我爱,就足够了。更奇怪的是,辩手应该是非常理性的,但这句好似莫名其妙的理由却能引起在场所有人的共鸣。就像最美好的爱情,虽千万人吾往矣,我爱,就足够了。

和胡渐彪周玄毅等《奇葩说》辩手在一起的日子:辩论猎人大赛

澳门大学郑博文学长

二、关于启迪

超辩很贴心地为我们安排了两晚的“深夜讲座”,与其说是讲座,不如说是分享交流会。胡渐彪学长和周玄毅教授亲切地为我们答疑解惑。具体的讲座内容已经有贴心的姐姐帮忙整理,小编就只略微谈谈自己的启发。

和胡渐彪周玄毅等《奇葩说》辩手在一起的日子:辩论猎人大赛

一、辩论未来的发展方向

辩论用周玄毅教授非常装13的语言表述为“日常语言学派的分析哲学”。实际上我们相信任何一个复杂的问题都可以用最日常的语言表述清楚。专家说话我们听不懂可能会怪自己学识不够,但辩手说话听不懂,是会被骂的。就是因为辩论是一个不受专业壁垒限制的学问,它比抽象的逻辑学、符号学来得更丰富,包含了人性所有丰富的内容。

但就是这样一个活动,却似乎越来越脱离普通大众,小编也明确表达过这种担忧。在《奇葩说》上我们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专业辩手的“不讨喜”,《奇葩说》也似乎渐渐地完全脱离所谓娱乐化辩论而成为单纯的综艺,未来辩论该走向何处呢?


和胡渐彪周玄毅等《奇葩说》辩手在一起的日子:辩论猎人大赛

胡渐彪学长

渐彪学长提出了辩论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说服与搏斗。《奇葩说》考验的是所谓的说服能力,即那种让人“心里一动”的感觉。而现在的竞技辩论更多的是在注重搏斗,通过理路对拆,找到最牛叉的那个人。

“什么是辩论的正途,什么是歪路?我不能回答你。辩论要做好的事情是和大众接轨。那下一步怎么做,就按工业时代里的做法——分工啊!”

“辩论有几种形式,就分多少种形式,越多元越好。每一种都把它们做好。”

“每个种类做好每种种类的事情。多元化的社会,需要多元化的辩论。无论是竞技辩论、哲思辩论、还是奇葩说、政策辩,不害怕对方,也不压制对方。

——成全对方。”

这句话对小编的震动是巨大的,虽然小编依旧主张在竞技辩论这个辩论的大头里也需要比以前更加注重对于受众的说服与启发,但小编知道,自己的这种想法也不过是多元化辩论的一种发展方向。未来的竞技辩论无论是更加封闭也好,更加开放也罢,通过分工自然会有一种方式去填补空白。小编对辩论的未来充满信心。

和胡渐彪周玄毅等《奇葩说》辩手在一起的日子:辩论猎人大赛

二、灌个鸡汤

世间绝少真理,不过抉择与承担而已。”渐彪学长在讲座中多次重复了这句话,也许十年后我早已忘记了怎么打辩论,但这句话的触动却不太可能会被抹去。“爱情与面包哪个更重要?”真理是都重要,但面对人生的选择,我们往往不能兼得所有的利益。无论你选择爱情还是面包,你都不是在选择真理,而是选择对于你的价值判准下更有意义的事情。既然选择了,那就得勇敢地承担一切可能带来的后果。

在我狭小的眼界里,有三种辩手。第一种是学会辩论以后变得越来越偏执,甚至在生活中也为了坚持一些细小琐碎事用辩论技巧去“折服人口”;第二种是变得越来越没有立场,就像我很少对队友的立论或者观点提出反对意见,因为我觉得“不过抉择与承担而已”。第三种,可能就是当认清了这个世界的真相,却依旧能够热爱生活吧。渐彪学长说“当辩手久了之后,会走向保守主义。”不过学长还说了,他羡慕我们,是因为我们还有理想主义的勇气。嗯,不管怎样,我们都还年轻。

和胡渐彪周玄毅等《奇葩说》辩手在一起的日子:辩论猎人大赛

作为一个四辩,最后还是得硬生生地再升一个价值:

华师辩论队的队长说“辩论是一个能够让废丧死宅焕发无限活力充斥无限激情化腐朽为神奇的游戏”小编很有感触,坦白讲小编是一个平常时间不知道说些什么的人,既不玩游戏,人也很无趣。但辩论的时候不一样呀,真的超喜欢这里的,让我感觉能活出一个不一样的自己,真好!可能唯一的遗憾就是以后大家各忙各的,再也找不回当初那些人那些羁绊那些心境了。超辩给了我们一个可能,感谢超辩:

江湖再见,后会有期

和胡渐彪周玄毅等《奇葩说》辩手在一起的日子:辩论猎人大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