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下的東吳證券

從半年報的淨利潤下滑超過90%,到10月8日的65億配股計劃正式終止、被媒體爆出降薪潮再闢謠,似乎東吳證券正在經歷水逆。而東吳證券的此番頹勢,似乎從2015年的股災之後就已開始。

10月8日晚間,東吳證券稱已經收到《中國證監會行政許可申請終止審查通知書》。歷時近一年半,最高募資額可達到65億元的配股計劃正式“下線”。

東吳證券選擇在此時機募資,也許本身就不夠明智,券商大環境的艱難,疊加著本身股價的破淨,此次配股註定無法成功。

而公司淨利潤的成倍下跌,被媒體屢屢爆出的“裁員潮”,似乎哪一點都和那個曾經想要對標華泰證券的東吳證券毫不相稱。而今年公司投行業務的銳減,更是給東吳證券帶來了沉重一擊。

65億元配股計劃終落幕

10月8日,東吳證券發佈公告稱,公司收到中國證監會出具的《中國證監會行政許可申請終止審查通知書》,證監會決定終止對公司本次行政許可申請的審查。而早在8月30日,東吳證券就已公告過稱擬終止65億元配股事宜。而10月8日的公告,便正式宣佈了此次配股計劃的終結。

事實上,這次配股計劃始於2017年8月28日,最初的預案發布之後經歷了2次修改。就在8月11日的第二次修訂後,不過半個多月,8月30日東吳證券就宣佈了終止此次配股。

按照東吳證券配股計劃,其擬每10股配3股,以目前總股本30億股計算,則配股數量為9億股,擬募集資金總額為不超過65億元。東吳證券原本計劃此次配股所得的資金,在扣除發行費用後擬全部用於增加公司資本金。

按照證券法,新股發行價格一律不得低於發行前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後的每股淨資產值。此外,東吳證券如果想要配股的順利發行,配股價格必須低於配股除權日前一日收盤價,並留有一定程度的套利空間,否則將導致投資者棄購。

截至10月10日收盤,東吳證券A股市淨率為0.92倍,距離新股發行價格下限依然有8%的空間,不確定性極高。

早在此次配股終止之前,東吳證券似乎早就顯露出了頹勢。當年還想著對標同省的華泰證券,如今東吳證券不僅望塵莫及,甚至連曾經規模遠遠不及的南京證券,現在的發展都遠超東吳證券。

淨利潤成倍下滑

除了東吳證券外,江蘇省另有兩家上市券商。一家是千億市值,ROE領跑全國上市券商的華泰證券;另一家則是全國唯一一家自成立以來連續23年從未虧損、持續盈利的新晉上市券商---南京證券。

而作為江蘇省內三家上市券商之一的東吳證券,前身為組建於1992年的蘇州證券,經歷三次增資擴股於2010年更名為東吳證券。一直坐擁江蘇經濟重鎮蘇州的東吳證券,2010年後一直如火如荼地發展,直到2015年。

和前幾年的風光業績相比,如今的東吳證券卻是業績日漸低迷。2018年的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東吳證券實現營收15.37億元,同比下滑24.96%;淨利潤3023.82萬元,同比下滑93.15%,在眾多A股上市公司中,這樣的跌幅也可以居於前列了。

實際上,2018年的中報下跌,並不是東吳證券第一年淨利潤的下滑。早在2015年的中報業績達到頂點後。2016年-2018年的東吳證券中報呈現斷崖式下跌,歸屬母公司的淨利潤已經連續三個中報負增長。


“寒冬”下的東吳證券


“寒冬”下的東吳證券


2018年的中報淨利潤成倍下滑,也是自東吳證券有數據統計以來的中報淨利潤第二低,中報淨利潤最低位還是2005年。東吳證券2005年中報虧損0.78億元,2006年東吳證券中報淨利潤為0.67億元,自此以後,東吳證券的淨利潤從未低於億元。然而2018年的東吳證券中報,淨利潤一舉從億級跌破到了千萬級,在上市券商中實屬少見。

就連今年6月剛剛上市,曾被東吳證券視為“省內小弟”的南京證券,2018年的中報淨利潤也達到了1.6億元。

東吳證券究竟發生了什麼?坐擁江蘇最富庶地區的東吳證券,利潤水平甚至都遠低於同行。

資料顯示,東吳證券目前有經紀及財富管理、投行、投資與交易和信用交易四大業務。除投資與交易業務外,其餘三項業務的上半年收入均出現下滑,其中投行業務收入2.27億元,同比減少50.2%,毛利率下滑18.8%。

東吳證券曾經因為蘇州上市公司眾多,因此其一半的保薦承銷業務都曾集中在蘇州地區。根據資料顯示,2017年,東吳證券全年上會IPO項目共11單,融資規模49.2億元。其中,過會10單,過會率達90.91%,行業排名第3。而東吳證券的新三板業務更是在2016年一度躋身全國券商前十位,拿下江蘇將近五分之一的新三板掛牌業務。然而2018年上半年,東吳證券更是隻完成了南京證券這一單IPO,新增新三板掛牌企業也僅僅只有7家。

而作為收入沒有下滑的投資與交易業務,截至中報的收入為5.11億元,營業成本卻高達6.18億元,毛利率為-20.89%,收入與成本嚴重倒掛。

內控堪憂

就在東吳證券業績告訴下滑的同時,關於東吳證券的新聞更是不絕於耳。

早在8月底,東吳證券半年報發佈前幾日,就有自媒體爆出東吳證券投行部大規模裁員,拖欠員工工資的事情。該博主還在截圖中稱,“投行事業部制度,雖然在牛市中可以放大自己的優勢,但在市場不景氣的時候,劣勢也會更加突出,所以目前採用事業部制度的券商,普遍要要比其他券商更“冷”一些。”

東吳證券方面則稱,公司沒有拖欠工資,公司每年年中會根據內部技術職級制度對投行全體員工進行職級評定,並據此進行薪酬調整。本月初由於職級測算調整薪酬方案未及時完成,暫緩發放了部分事業部本月薪酬,目前已經全部發放完畢。相關情況在8月上旬也已經向投行內部各團隊做過說明。

今年4月25日,東吳證券按照證監會要求披露近五年公司被監管層採取監管措施的情況。自2013年起,東吳證券及其子公司因為信披違規、內控不嚴、轉借募資等問題,收到十封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其中,2017年5月和11月東吳證券就被監管部門責令整改兩次。

從曾經的江蘇省內券商“二哥”,到如今的市值竟然低於上市僅4個月的南京證券,或許東吳證券的頹勢還將繼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