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火腿涉嫌利益輸送終止收購瑞一科技,一鍋燴失敗?

金字火腿涉嫌利益輸送終止收購瑞一科技,一鍋燴失敗?

8月17日,瑞一科技(836193)發佈關於股東股份收購事項終止的公告。

此前5月26日,金字火腿(002515)公告,擬以自有資金受讓上海瑞一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673.8萬股股份,即瑞一科技75.905%的股權,交易金額為1.84億元。

重新佈局 進軍醫療

金字火腿是一家從事金華火腿生產的公司,主要產品為金字金華火腿、低鹽發酵火腿、火腿罐頭、火腿調味品、低溫肉製品等火腿系列產品。

先梳理一下金字火腿和中鈺資本:

2016年底,金字火腿以自有資金1.63億元對中鈺資本進行增資,增資完成後,持有中鈺資本51%的股權。

2017年5月,金字火腿將全資子公司金字食品100%股權轉讓給公司股東、實際控制人施延軍,金字食品不再納入公司合併報表範圍,所獲資金用於促進醫療大健康事業。此前,金字火腿已將火腿等資產、債務全部轉移到新設公司金字食品,並將與公司主營業務無關的資產進行了處置。

2017年7月,金字火腿實際控制人施延軍期滿離任,中鈺資本掌舵人禹勃被任免為公司董事長兼總裁,另一位中鈺資本的高管王徽成為了公司副總裁兼財務總監,原為中鈺資本董事的王波宇和馬賢明,一位成了監事,另一位成為了董事。

2017年8月,金字火腿股東施延助、施文、施雄飈將持有的1.44億股股票協議轉讓給婁底中鈺,轉讓均價10.7元/股,較市價溢價約10.4%,總對價為15.41億元,而這筆錢中,有九成來自於婁底中鈺的借款。

最新財報顯示,婁底中鈺為公司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為14.72%。

這樣一來,中鈺系管理層齊齊入主,不少人將此看作是中鈺資本準備“借殼上市“的前奏。

此後,金字火腿對自身業務進行了重新梳理。

截至2017年末,金字火腿的醫療服務、投資管理等醫藥醫療健康收入為1.91億元,佔總營收的比重為51.34%;火腿、火腿製品、凍品原料等火腿及肉製品收入為1.43億元,佔比為38.44%。

收購涉嫌利益輸送

瑞一科技2016年掛牌新三板,是一家服務於創新藥研發的合成技術平臺。

本次交易對方鄞州鈺瑞和鄞州鈺祥的執行事務合夥人均為達孜縣中鈺健康創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下稱“中鈺健康”),中鈺健康系中鈺資本控制的企業。

因此,此次交易構成關聯交易。

瑞一科技2017年底帳面淨資產6063.56萬元,交易對價暫定以資產評估機構出具的瑞一科技100%股權評估值為基準,不高於2.42億元,增值率約299.1%。

此後,公司於5月31日收到深交所對該收購事項的問詢函,要求說明在公司已經控制瑞一科技的情況下,此次受讓股份的具體原因、必要性及合理性。

6月5日,金字火腿再次收到浙江證監局問詢函,要求說明收購瑞一科技股權增值約299.1%的合理性,以及瑞一科技業績承諾的合理性及可能性。

對於瑞一科技2017年毛利率蹊蹺大升,上市公司有必要給出合理解釋。否則,關聯方存在侵佔上市公司利益之嫌。

此前2018年3月,金字火腿以重大資產重組停牌,宣佈公司擬以10.56億元收購晨牌藥業81.23%的股份。

據瞭解,晨牌藥業為中鈺資本旗下五家產業基金共同持有,因為構成關聯交易招來了深交所問詢函。

由於基金交易人認為中鈺資本將標的資產轉讓價格偏低,構成利益輸送,這場收購宣告終止。

大健康之路失敗告終?

至此,中鈺資本牽頭一系列收購均以失敗告終。

而且,收購時中鈺資本給出業績承諾:2017至2019年間,其經審計後的淨利潤(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孰低原則)將分別不低於2.5億元、3.2億元、4.2億元。

中鈺資本卻未能完成此前的業績承諾。

金字火腿公佈2017年年報的同時,公佈了中鈺資本2017年度的業績完成情況:扣非歸母淨利潤只有1281.39萬元,只完成承諾業績2.5億元的5.13%。

根據此前協定,金字火腿尚未收到業績補償款,並決定為充分保護自身利益,要求中鈺資本原股東按照實際投資額及年化10%收益率溢價回購中鈺資本的股份,從而徹底解決後續可能帶來的不確定性。

經粗略計算,婁底中鈺及禹勃等回購中鈺資本大概要向上市公司支付6.5億元。

截止2018年6月26日,婁底中鈺所持1.44億股金字火腿股份已全部質押給東吳證券。金字火腿6月26日收盤價5.46元,市值7.86億餘元。

然而金字火腿6月27日晚上公告,截至6月26日收盤,婁底中鈺的質押股份1.44億股全部觸及平倉線。

東吳證券從2018年6月26日起有權向交易所申報違約並將該筆質押股票進入違約處置流程並計提相應罰息。

“公司目前尚未收到業績承諾的補償款。2018年7月23日,公司收到業績承諾方等請求回購公司持有的51%中鈺資本股份的函件。”金字火腿證券部相關人士說。

金字火腿相關人士表示:“中鈺資本的退出,不會改變公司雙主業發展戰略。若回購實施完成,上市公司的現金流將更加充裕,可以為今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資金支持。”

這些年一系列的“折騰”,基本已窮途末路。未來之路如何前行,是否會繼續堅持大健康產業,值得關注卻也不得而知。

(部分內容來源於投資者報、財聯社、證券市場週刊、中國網財經、中訪網財經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