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銀行股權再拍賣 股東不穩拖累上市進程

湖北银行股权再拍卖 股东不稳拖累上市进程

時代週報記者 曾令俊 發自廣州 來源:時代週報

近期,湖北銀行多筆股權在司法平臺上拍賣。

9月28日,湖北久銀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北久銀”)拍賣所持的6457萬股湖北銀行股權。這筆股權的評估價為2.167億元,起拍價1.60億元,拍賣底價較評估價下降幅度超26%。

據時代週報記者瞭解,這筆股權已是近期第二次被拍賣。如果拍賣成功,意味著湖北銀行的股權結構又要發生變化。

事實上,去年湖北銀行股權結構出現較大變化。2017 年7月,湖北省宏泰國有資本投資運營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宏泰集團”)接盤長江三峽集團公司所持有的3.25億股權,並且參與了該行的增資擴股計劃,目前持有該行股份達19.99%,是第一大股東。

股權結構穩定之後,該行上市的步伐有望加快。該行在2015年年報中提及了上市的具體計劃,但是兩年已過,該行上市沒有新的消息。時代週報記者查閱該行2017年年報以及2016年年報,並未提及上市的相關情況。

“有可能是因為股權結構的變化,導致該行上市有一定的延期,待股東穩定之後,上市或許會有新的進展。”一位不便具名的券商投行人士向時代週報記者分析稱。記者近日多次致電該行,但未能聯繫到相關負責人給予置評。

股東頻繁生變

與湖北久銀所持股權近乎同期拍賣的,還有該行的兩筆股權。淘寶司法拍賣平臺上信息顯示,今年7月份,因深陷債務糾紛,湖北大都地產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大都地產”)、旺前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旺前集團”)兩公司持有的湖北銀行股權被相關法院集體放到了司法拍賣平臺上進行拍賣。

最終,旺前集團所持有的970.82萬股湖北銀行股權拍賣成功。將旺前集團所持有的股權收入囊中的是黃石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據時代週報記者瞭解,該公司的實際控制者黃石市國資委也是湖北銀行的股東。

“黃石市國資公司以低於每股評估價1元的價格成功競拍湖北銀行970萬股權。這是該公司戰略增持國有金融機構股權、拓展金融資產、做大金融板塊的又一舉措。”一份宣傳資料中這樣寫道。

去年10月底,湖北銀行89.2294萬股股份(0.03%的股權)在北交所掛牌轉讓,底價312.30萬元,轉讓方為湖北航天化學技術研究所。

不僅是小股東發生變化,該行去年的大股東亦發生了變化。去年7月6日,湖北銀行發佈的公告顯示,宏泰集團接盤長江三峽集團公司所持有的3.25億股權。長江三峽集團轉讓所持股份價格為11.93億,摺合每股價格3.67元。三峽集團此前是該行的第一大股東。

與此同時,宏泰集團還參與了湖北銀行30億股增資擴股計劃,目前持有湖北銀行股份達19.99%,成為該行第一大股東。該行的其餘重要股東分別為武漢鋼鐵集團、湖北能源集團、宜昌市財政局、勁牌有限公司等。

據時代週報記者瞭解, 宏泰集團承載著湖北國資改革的重任。宏泰集團除了是湖北銀行的第一大股東之外,還投資了不少金融機構,涉足資產管理、資本運營、投資基金等多個領域。目前是長江證券第四大股東,參股航天科工金融租賃公司,並且發起組建湖北首家擁有地方AMC牌照的資產管理公司。

該行在2017年年報中提到,股東實力雄厚,為本行發展壯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武鋼集團、湖北能源集團等大型國有企業擁有廣泛的集團關聯企業和上下游合作單位。強大的股東背景,為本行深化銀企戰略合作、延伸業務鏈條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完成增資擴股以及債券發行工作後,該行的資本充足率有所提升。截至2017 年末,該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和資本充足率分別為9.49%和13.73%,分別較年初上升0.47和1.72個百分點。

湖北銀行多年前曾提及上市計劃。“先啟動H股IPO,待A股IPO申報路徑通暢後再擇機迴歸A股,”湖北銀行發佈的2015年年報披露,去年已成立工作專班對前30大股東以及持股2000萬以上的國有法人股東就上市工作進行上門拜訪,獲得股東大力支持。

湖北銀行內部一全程參與上市籌備的人士此前告訴時代週報記者,上市工作已進行了一定的前期調研和溝通,也開始開展券商選聘、人才儲備等工作。但是兩年已過,該行上市遲遲沒有新的消息,時代週報記者查閱該行2017年年報以及2016年年報,並未提及上市的相關情況。

反觀總部同在湖北的漢口銀行,目前已經接受了券商的上市輔導。今年7月底,海通證券發佈的漢口銀行輔導工作備案報告顯示,已按照輔導計劃完成了對漢口銀行的盡職調查、專業諮詢等輔導工作,並按計劃推進項目進展。很顯然,在上市的“同題競賽”中,漢口銀行已經走在了湖北銀行的前面。

不良率“三連升”

公開資料顯示,湖北銀行成立於2011年2月27日,是由原湖北省內宜昌、襄陽、荊州等五家城市商業銀行採取新設合併方式組建,總部設在湖北省武漢市。

截至去年年底,該行資產規模 2116億元 ,比年初增長13.44%;淨利潤為12.55億元,增長9.01 %。該行實現營業收入51.01億元,同比上升7.04%,其中淨利息收入的佔比為95.31%,非利息淨收入的佔比為4.69%。

不過,該行不良率連續三年上升。2017年年底,該行不良率為2.25%,這一數字較2016年年底的1.97%增加了0.28個百分點;2015年年底,該行不良率為1.87%。

詳細數據顯示,2017年該行累計新增不良貸款16.85億元,累計處置不良貸款 11.93億元,其中現金清收1.61億元,核銷10億元,重組盤活0.32億元。

不過,該行在2017年年報中提到,逾期貸款出現下降趨勢,風險防控進入新的局面,全年通過推進“四掛”工作機制等政策措施,逾期貸款清收化解取得新進展,新增逾期得到有效管控。

中誠信國際7月底發佈的評級報告顯示,近年來由於宏觀經濟增速放緩,省內部分企業經營不善或偏離主業,盲目多元化投資導致資金鍊斷裂,使該行不良貸款餘額上升明顯,新增不良貸款主要集中在製造業、批發零售業、房地產及建築業中小微企業。

在貸款行業投向方面,受當地的資源稟賦和經濟結構特徵的影響,截至2017年末,該行貸款餘額排名前五的行業依次為:製造業、批發零售業、房地產業、建築業以及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前五大行業貸款合計佔比53.75%。

上述評級報告提到,該行對於房地產和平臺類貸款的授信實施限額管理。房地產業貸款方面,該行新增房地產業授信主要集中在武漢市中心城區,其他地市級房地產行業授信規模持續縮減。

截至2017年末,該行房地產貸款在總貸款中佔比10.86%,建築業貸款佔比 8.84%,個人住房貸款佔比10.36%;此外,非標投資也主要投向房地產行業。

中誠信認為,目前該行在房地產相關行業風險敞口仍然較大,近年來房地產行業宏觀調控政策持續,相關風險需密切關注。

本網站上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及音視頻),除轉載外,均為時代在線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協議授權,禁止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聯繫本網站丁先生:[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