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好声好气、怕撕破脸、渴望被认同?心理学:你只是在“还债”

总是好声好气、怕撕破脸、渴望被认同?心理学:你只是在“还债”

自恋型父母对孩子心理所造成的影响很大,除了会危害心理成长,将来孩子长大后,容易有认同成瘾的倾向,进而影响到生活的各个层面,甚至将来也会成为自恋型父母,是一种恶性循环。一起来检视你是否有认同成瘾的症状,只有正视自己受到的伤害,才能治愈它们。

不知道你是否也有下面这样的情况?

惧怕被抛弃而总是不安

对孩子来说,父母的爱是绝对性的,不是可有可无,是攸关生存的重大问题。若父母无法给予适当的爱与认同,孩子会变得很不安,而为了得到父母温暖的回应,就会全力以赴。

然而,自恋型父母总是漠视孩子的付出与努力,只有牵涉到自己的自尊感,才会显露出关心。 孩子为了得到关爱,就会意识到必须成为 “名牌小孩”,认为 “普通小孩”不值得被爱,甚至会出现被抛弃的危机感,这种孩子对生活总是感到无力。

情感是难堪的,想要逃避

自恋型父母总是忽视孩子的情感和欲求,把自己摆在第一,这时孩子就必须扮演满足父母欲望的角色。当孩子表达出自己的欲望,就算只是单纯地说出来,也会觉得那是威胁父母的行为—若这种情况一而再的发生,在孩子心里会造成很大的问题, 孩子无法感受到自身健全与理所当然要有的情感与欲求,把自己的情感和欲求当成是威胁整个家庭的 “问题”。

自恋型父母会无视,甚至嘲讽孩子的情感和欲求,例如会说出以下这些话:

“你只想到自己吗?”

“都是你这么懒惰,让我们白受这么多苦!”

“你现在是在反抗我们吗?”

“你真是太让我们丢脸了!”

收到这些批评时,孩子会选择慢慢收起自己的感受,改用父母的标准来评断所有事情。担心自己是不是为父母、家庭带来困扰,逃避内心的情感,觉得自己的情感和欲求会为自己、全家带来麻烦,而努力忽视内心的感受。与其憋在心里或说出来被父母否决,倒不如当成什么事都没发生过。

逃避自己的情感,会带来毁灭性的结果。 在成长过程中总是逃避情感的人,遇到事情很容易在状况外;看待自己或他人,习惯以最单纯好理解的二分法思考。

例如:若非好人就是坏人;不是很优秀便是毫无用处等这类方式思考。容易凭借一个人的优点,把整件事情理想化,像是认为 “那位教授的品格高尚,他说的所有话一定值得相信”,而盲目地崇拜与追随。

因长久以来不断压抑自己内心的声音,搞不清楚心里底层的想法与欲望。即使意识到自己的欲望,也视为是 “自私自利的想法”而压抑到底。为了逃避这种让人困扰的情绪,很容易把暴饮暴食、染上恶习当成避风港。

总是好声好气、怕撕破脸、渴望被认同?心理学:你只是在“还债”

一定是我惹他们不开心

认为自己必须为他人的情绪承担所有责任,在潜意识中当成自己的使命,而且遵行不悖。我有位来访者,她每天都会费尽心思满足男友和主管的要求,她总是把自己的需求摆在第二,若哪天表现不尽如人意,当晚就会因害怕被抛弃而失眠。

她跟男友、主管之间的关系,与自恋型父亲的关系简直如出一辙,心理的想法完全被忽略,让内心那个父亲不断地打压她自己。 她并不会把问题归咎于他人的索求无度,只责怪自己为什么无法做到他们要求的那样,她坚信 “他人情绪自己有责”。

不相信自己的判断

自恋型父母的子女,对自己的判断与情感抱持怀疑,毕竟自小的角色便是要一概接受父母的情感和判断,造成的结果就是丧失自我价值观与决定能力。

在别人的期待之下行动

总是被动且缺乏行动力,长期刻意逃避自己的真实情感和欲求,根本不知道自己所要为何,总是消极地观察他人的期待和反应后,才调整自己的方向,并无自主性。

觉得与人亲近非常不自在

觉得跟别人亲近非常不自在,而对方越重要,就觉得自己越要完美配合;担心与他人越亲近,会被侵犯与操纵,不管是什么关系,皆很难信赖对方,不能感到安心,这都是无法从自恋型父母身上学到怎么去信赖他人之故,因为自恋型父母总是耳提面命: “不要轻易相信别人,这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总是好声好气、怕撕破脸、渴望被认同?心理学:你只是在“还债”

有这些心理特质的人,将来为人父母后,也会成为无法理解子女的自恋型父母。反之,在成长过程中有父母支持与谅解的孩子,未来即使没有父母的帮助,也能自我满足需求,知道怎么维护自尊感。也就是懂得满足自身情感需求的人,将来可以为孩子带来满足感与信心。

自恋型父母,有哪些特征?

以下几种情况,是自恋型父母的特征表现:

1. 自尊感会因孩子的表现而异

孩子惧怕自己的威严,或孩子的表现比他人优异时,自尊感会上升。

2. 强迫孩子顺从权力逻辑,必须听从自己的价值观:

“妈妈的话永远是对的!”

“妈妈很完美,所以你也必须这样!”

过度介入孩子的生活。

3. 无法忍受孩子脱离自己独立:

会传达矛盾讯息给孩子: “你必须独立,但是将来如果你离开我,我一定会很孤单难过!”

诱发孩子不安、威胁孩子,洗脑他们外面世界有多危险。

自恋型父母带给孩子的情绪伤害

在自恋型父母底下成长的孩子会产生的内心想法与情况:

1. 很难察觉自己的需求和情感。

2. 不知道自己的想法可以跟妈妈不同。

3. 自主性完全被压抑,成为被动的人。

4. 在权威者前面,会感受到自己隐藏起来的愤怒。

5. 成为强势父母,要求子女无条件服从。

6. 把父母角色理想化,例如: “我是全世界对孩子最好的完美妈妈。”

7. 无法脱离完美主义和自卑感的枷锁,例如: “我不够完美是我的错,真是太丢脸了。”

8. 对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没有自信。

9. 一个人独处时,觉得害怕、孤单。

10. 步入自恋型父母后尘的可能性很大。

认同成瘾自我检测

借由填写以下表格,了解自己是否有认同成瘾。表中叙述若与你的情况相近请划○,没有请划×。对于每一题的描述不用思考过多,请下意识快速判断。

1. 所有人都要喜欢自己,这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

2. 认为争执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3. 喜爱之人的需求总是比自己的需求重要。

4. 不喜欢争执与对立。

5. 允许别人利用自己,因为很怕被他人拒绝、讨厌,总是把许多事情往身上揽。

6. 随时随地都希望被别人认同。

7. 无法对别人表达出自己的负面情绪,宁愿自己认错也不想指谪他人。

8. 对别人全力以赴,相信只要自己被需要,就不会孤单。

9. 总是为别人做事,脑袋里只想着怎么讨好他人。

10. 努力避免跟家人、朋友或同事产生冲突与对立。

11. 只要能给别人幸福,任何事情都愿意尝试。

12. 为了保护自己,几乎不会强出头,很怕惹别人生气或吵架。

13. 觉得把自己的需求摆在第一位很自私,只会让别人更讨厌自己。

14. 与人对立或冲突会感到很不安,甚至会担心到生病。

15. 不喜欢批评他人,不管是多么有建设性的,也不轻易表达,最主要还是怕会惹对方生气。

16. 就算牺牲自己的情感,也要让对方开心。

17. 认为值得被大家喜爱的人,就要随时做好牺牲自己的准备。

18. 总是保持亲切,这样才能获得认同、关心和友情。

19. 即便对方的要求很无理、不合乎常理,也绝对不会拒绝、违背对方的期待。

20. 有时候感觉自己在乞求别人的关爱,而让别人予取予求。认为讨对方开心,就能得到关心和友情。

21. 说出惹对方生气的话或行动会觉得很不安、不自在。

22. 几乎不会拜托别人事情。

23. 拒绝他人的请求,会感到愧疚。

24. 若没有为周遭的人牺牲自己,就会觉得自己不好。

总分(划 “○”的总数):( )个

* 以上内容摘自海芮叶·布瑞克(Harriet Braiker)所写的《不当好人没关系》(The Disease to Please)

结果分析

十六~二十四分:

你有相当严重的认同成瘾,已经深深地扎根在人格上。或许你已因为认同成瘾,引发身体、心理、情感上莫大痛苦,也知道这对人际关系会产生巨大影响。也许切身之痛可以成为解决问题的强大动机,为了尽快解决当下问题,夺回人生的主导权,必须加紧努力治愈它。

十~十五分:

中重度的认同成瘾,为了避免情况恶化,必须能意识到自己已经变质的人际关系,积极努力做改变。

五~九分:

中等程度的认同成瘾,虽然具有某种程度自我主张的力量和阻力,但是依然具有认同成瘾的倾向,对身心健康都会造成威胁,必须培养更强烈的自我主张。

四分以下:

只有非常轻微的认同成瘾倾向,或者是几乎看不到认同成瘾的迹象,但也不能因此掉以轻心,毕竟每个人在人生某个阶段,都有可能产生认同成瘾,而失去主宰生活的力量。预防胜于治疗,在发生之前,不妨多加了解认同成瘾以及治愈的方法。

聆云心理,一款专业的线上心理咨询app。 与父母和解是我们一辈子的功课,你值得更好的对待。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聆云心理能助你更舒适地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