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都是國家的根本,劉邦爲何打算定都洛陽,真相出乎人們的預料

國都是國家的根本,劉邦為何打算定都洛陽,真相出乎人們的預料

1

國都是一個政權的根本,這在古代都是這樣的一種情況。

很多時候某些王朝正是因為國都的選擇從而沒有什麼大的作為,這樣的情況可以說宋朝就是這樣的一種情況,特別是北宋的都城開封更是如此,儘管這裡有著便利的交通環境,而且還背靠著黃河。

國都是國家的根本,劉邦為何打算定都洛陽,真相出乎人們的預料

但是這個正是這個無險可守的情況也就讓北宋經常的受到契丹的威脅,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國都的選擇都是非常的重要的,特別是那些王朝的開創者更是如此。

開封肯定是一個好的地方,這一點是不用質疑的,因為他處在現在河南這個地方,首先地勢也就是非常的平坦的,所以這個這個的地方的農產品和物資就是非常的便捷的,這也是這些統治者選擇這裡的最重要的一個原因了,但是有利也有弊,平坦的地形也是是非常的方面這個敵人的入侵的。

國都是國家的根本,劉邦為何打算定都洛陽,真相出乎人們的預料

所以我們經常能夠看到契丹的軍隊一旦攻破北宋的邊疆也就能夠直接來到北宋的都城開封了,所以在戰爭的年代,這個都城的壓力也是非常的大的。

2

在首都的選取方面,可以說是很多的參考的因素的,秦朝之所以能夠統一六國,其實也是和這個國都的有著很大的關係的,因為正是秦國處在關中平原這裡,他們除了東方的一個函谷關之外,其他三個方向都是有著高大的山脈的。

國都是國家的根本,劉邦為何打算定都洛陽,真相出乎人們的預料

所以只要守住這個函谷關,也就是可以說保證秦國的本土是不會受到六國的攻擊的,所以儘管出現了很多次六國攻打秦國的情況,甚至在最危急的時候秦國的國土都是被魏國給 佔據了很大一部分,但是函谷關以西的地盤是從來沒有出現過這樣的問題的,所以這個就是來自秦國國都的優勢。

也可以說秦國是佔據了地理的優勢了,這一點是除了秦國有著強大的國力以及軍隊實力之外,另一個最重要的原因了。

3

其實劉邦在剛開始選取國都的時候長安也不是最佳的選擇,或者說長安在當時並不是劉邦和群臣最想要建立都城的地方,他們這些人的首先得選擇都是在洛陽的。

國都是國家的根本,劉邦為何打算定都洛陽,真相出乎人們的預料

甚至有一段時間劉邦還是非常的想要把都城建在咸陽的,但是這些地方最終都是沒有成為這個國家的都城,反而是不受重視的長安最終成為了西漢的都城。

這裡面又是有著怎樣的考慮呢?

我們先來看看洛陽,這個地方可以說也是古代王朝非常樂於建立都城的地方,像東周和東漢都是建立都城在洛陽的,那麼這裡也就肯定是有著他的優勢的,我們通過觀察洛陽周邊的地形就是能夠看得出來的,這裡確實是一個很好地都城的選擇,因為洛陽的周邊是有著眾多的山脈環繞的,再加上他背靠黃河。

國都是國家的根本,劉邦為何打算定都洛陽,真相出乎人們的預料

可以說這裡就是一個理想的國都的選擇,因為這裡就是我們常說的易守難攻的位置了,所以面對著這樣的情況,所以在漢朝剛剛建立的時候,很多的人都是選擇在這裡建立國都的,其實這樣的觀點也算是很正確的,再加上這些功臣很大的一部分人都是山東人,當然這裡的山東不是現在我們現在的山東省,而是秦漢的時候崤山以東的地方,這些地方也就是當初戰國時候東方六國的故土了。

所以說這些人提出這樣的一個建都的方案也就是能夠理解了。

4

而劉邦其實中意的卻是咸陽,可以說經過這麼多年的經營,咸陽肯定是當時的一個大城市了,再加上他看到了秦朝在這裡的優勢。

國都是國家的根本,劉邦為何打算定都洛陽,真相出乎人們的預料

所以有這樣的想法也就是能夠理解的,但是經過秦朝末年的戰爭的破壞,這個咸陽已經沒有了當初的繁華了,這也是不能夠選擇在這裡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的,因為我們都是知道的,想要在一個廢墟上面開展重建的難度肯定是非常的巨大的。

所以在歷史上這樣的情況下,人們往往也都是選擇另外一個都城來延續自己王朝的命運了,像西漢的長安在劉秀建立的時候也是遭到了破壞的現象,所以劉秀也就在洛陽建立了他的大漢王朝,而西周和東周也是這樣的一種情況。

國都是國家的根本,劉邦為何打算定都洛陽,真相出乎人們的預料

當然這樣的情況還是有著很多的,所以也就不多說了。

5

但是劉邦的陣營中有兩個人卻是表示反對建都在洛陽,這兩個人人就是張良和婁敬,他們認為當時的國家雖然已經擊敗了項羽,但是這個國家的局勢還是沒有徹底的安定下來的。

國都是國家的根本,劉邦為何打算定都洛陽,真相出乎人們的預料

也就是說現在的情況和東周建都在洛陽的情況是有著很大的不同的,所以也就不能夠現在洛陽建立都城,而長安的情況就是不一樣了,首先它處在關中平原之內,而且這個周邊都是有著山河的守護的。

最重要的一點他和咸陽一樣都是處在函谷關的西邊,所以在地形上也就佔據了優勢,可以憑藉著這裡的優勢掌控去全國的情勢了。

國都是國家的根本,劉邦為何打算定都洛陽,真相出乎人們的預料

當然對比長安和洛陽就能夠看出一個最明顯的情況。

那就是洛陽的周邊的區域其實還是比較小的,當然如果算上黃河另一邊的土地的話,還是沒有非常廣闊的土地的,可是如果遇到戰事的時候,他能夠掌控的也就是洛陽這麼一個小小的盆地的範圍的。

6

而我們看如果能夠守得住函谷關的話,可以說整個關中平原都是長安的腹地了,這樣即便是發生戰爭,也是能夠憑藉著地形的優勢將他們抵禦在函谷關之外的。

國都是國家的根本,劉邦為何打算定都洛陽,真相出乎人們的預料

所以漢朝最終也就定都在這裡了,當然也正是憑藉著這樣的一個地形的優勢,即便是漢朝受到季布的謀反和七國之亂這樣的情況,都是能夠很輕鬆的戰勝這些反叛勢力的。

所以在朱元璋的時候,還是曾經考慮過將都城搬到長安的,甚至已經將他的太子朱標派到了長安進行考察。

得到的結果也是長安確實是一個非常適合成為都城的城市的,而且也在著手準備這個遷都的事情了,但是這個時候朱標卻是去世了。

國都是國家的根本,劉邦為何打算定都洛陽,真相出乎人們的預料

所以這件事也就沒有了後續的進展了,可以想象如果朱允炆的都城是在長安的話,就算是朱棣想要佔領的話,這個難度肯定是要在南京城之上的,說不定還是有可能將朱棣給打敗的。

那樣的話,這個歷史也就會重新改寫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