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著名奧運冠軍"體操王子"李寧退役後於1989年創立"李寧"同名運動品牌,1990年李寧在廣東三水創立李寧有限公司,並於2004年在香港上市,上市後一直位於中國國產運動品牌第一位,直到2011年才被安踏超過,居於第二。
儘管2011年~2014年的轉型使李寧淨利潤大幅下滑,但自2015年起,李寧的經營情況已經逐漸恢復,經過28年的興衰沉浮,中國知名國產運動品牌先驅李寧依舊居於中國運動品牌前列。
李寧的輝煌與衰敗
對很多90、00後來說,李寧可能只是市面上一個普通的國產運動品牌,但對於許多70、80後來說,無論是李寧個人還是李寧品牌,都是他們一段難忘的共同記憶。2004年,隨著體育市場大環境的向好和經營的順利,"李寧"公司在香港聯交主板成功上市,銷售額創下歷史新高,成為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中國體育用品企業,向著國際一流品牌的目標衝刺。
雖然當時李寧受到了來自國外耐克、阿迪,國內安踏、匹克等同行的夾擊,但是李寧公司仍然不為所動,保持著每年50%的增長,李寧本人將那個時代形容為"黃金時代"。隨著2008北京奧運會的到來,李寧公司更是進一步走向巔峰。2009年,李寧在中國內地的營業額超過阿迪達斯,坐上了僅次於耐克的"第二把交椅"——在中國市場排名第二。
產品動盪期
2008年奧運會結束後,由於體育行業錯估了奧運市場帶來的增長,在2011年大量體育品牌出現庫存積壓,再加上李寧公司轉型失敗,品牌定位一直搖擺不定,2012年李寧公司上市八年來首次出現虧損近20億元,從此李寧公司開始走入困局。
在成本上升、原材料價格上漲的背景下,2010年6月底,李寧公司為迎合年輕消費者並打造國際化形象,開始嘗試戰略轉型,拋棄"一切皆有可能"的原有口號,推出"Make the Change"這一新口號。同時,為走國際化高端路線李寧開始提價,服裝產品的價格上漲幅度達17.9%,性價比優勢消失,大眾市場份額急劇減少。新產品不斷問世卻得不到消費者的認可,老標的商品成為過時產品不再有吸引力,這讓李寧的庫存積壓越來越嚴重。
決策失誤使得品牌再次陷入危機
2010年,李寧發佈了全新的Logo,並將"一切皆有可能"的口號改成"Make The Change",塑造"國際化"品牌形象,以更激進方式完成對耐克的超越。"李寧變貴了",一年三次的提價導致訂貨數量下降,配合鬼畜的中國風設計使得LINING陷入有名但不好賣的窘境。從2012年推行變革以來,LINING並未在短時間內經營得到改善,2014年,虧損更是翻番,連續三年虧損超過31億。
更嚴重的是,面對業績下滑,李寧公司做出了一次錯誤的轉型和調整:那就是放棄70、80後市場,營銷中各種貼90後。但問題是公司並沒有把90後的消費習慣吃透,加上研發團隊的設計與產品卻又跟不上,李寧又再一次陷入僵局。
李寧到底錯在哪?
為了擺脫"中國耐克"的跟隨者形象,2010年,李寧公司重新鎖定目標消費者——90後,傾力打造"90後李寧"。並將廣告語由"一切皆有可能"改為Make the change。
李寧創造的體操神話對於新生代90後來說,並沒有留下深刻印象,1988年退役的李寧更多的是60後、70後與80後的記憶與情懷,可是懷有情懷的那撥人被拋棄得十分徹底。但僅僅依靠口號和轟炸式的推廣,根本打動不了90後的心。結果是新用戶不買賬,老用戶不買單。當90後的"李寧"對上90後的消費者時,沒有預期中的乾柴烈火一拍即合,得到的卻是90後群體的不屑一顧。
定位的尷尬
李寧公司曾經一度處於這樣的境遇:如果一雙標價800元的耐克鞋和一雙標價700元的李寧鞋同時擺在消費者面前,消費者會選擇耐克; 如果一雙標價330元的李寧鞋和一雙標價250元的安踏鞋擺在消費者面前,消費者卻會選擇安踏。
消費者的這一反映直接表明了李寧公司的致命問題——定位上的尷尬。相比之下,耐克定位"時尚、高端",安踏定位"低價、平民",兩者均有清晰的品牌定位,在不同品牌定位的召喚下,兩個品牌都吸引了忠誠的品牌擁護者。
驚人的變革
為了打破之前的窘境,李寧開始傳統體育裝備供應商轉變為"互聯網+運動生活體驗"服務提供商。2014年其電商渠道銷售佔總營收比為5%,李寧在2015年將這一目標提升至25%—30%。2015年,李寧在電商、互聯網+方面動作頻頻,收穫頗豐。
2015年7月,李寧還與小米合作推出智能跑鞋,並開發智能足球和智能羽毛球拍。智能化產品被李寧公司認為是在"互聯網+"實現突圍的一條途徑。
時髦的"李寧"
2015年,在李寧公司連續虧損三年後,已經"隱退江湖"多年,專注體育公益事業的創始人李寧,不得不親自出馬,出任CEO,打響一場品牌保衛戰。李寧的迴歸,讓處在低谷的公司士氣大振,雖然剛經歷了骨幹"離職潮",但人心卻快速凝聚起來;正式出山之前,李寧公司便宣佈重啟口號"一切皆有可能",這一舉動成功引發新舊粉絲的強烈共鳴,消費者對"李寧"重新燃起了希望。
李寧迴歸後,順應行業大環境,全面開啟"互聯網+"戰略,李寧本人也開通了微博,人們突然發現,這位年過半百的"吃瓜老李",轉瞬就變成了愛刷微博的潮大叔,賣萌、寫雞湯、玩Cosplay樣樣皆能,一年時間吸粉就已近兩百萬......
至此李寧公司神奇地恢復了增長。2015年,李寧公司淨利潤1430萬,首次實現扭虧為盈;2016年,李寧開始加大直營店的分佈,並開始重視跑步領域,在北京和上海等地開設了iRun俱樂部;到2017年上半年,李寧體育的淨利潤大漲67%至1.89億元。
閱讀更多 北京巖芋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