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文官斗宦官:主動進攻,下手更狠,宦官們只能向皇帝哭訴

文|押沙龍

東漢文官鬥宦官:主動進攻,下手更狠,宦官們只能向皇帝哭訴

最早的時候,王家即政府,政府即王家。大內總管和政府首腦差不多是一回事。比如宰相的“宰”字,就是宰殺牲畜之意。錢穆說過,“宰職雖高,實兼治膳。”諸葛亮要兼幹御膳房總管海老公的差事。到後來,政府和大內漸漸區分開來,諸葛亮是諸葛亮,海老公是海老公,但是外朝和內朝還沒分。漢朝初期,丞相還是內外一把抓。再往後,官僚機構日益複雜,決策機構和執行機構就分化為外朝、內朝。外朝以三公為名義上的首領,內朝以大將軍為首。外朝呈上的奏章,皇帝下發的旨意,都要通過內朝的尚書檯。簡化地說,就是三公帶著一群官僚在外朝,大將軍帶著尚書檯在內朝,皇帝帶著一群太監在大內。

東漢史讀起來相當枯燥,因為它就像按了循環鍵的播放器一樣,講的總是同一個故事。一開始是小皇帝登基,他的嫡母讓孃家哥或孃家爹來當大將軍。多年後,小皇帝長大了,跟身邊的宦官聯合起來殺掉大將軍,然後宦官們風光一陣子,接著皇帝駕崩,上面這個故事重講一遍。有點程序死循環的感覺。唯一能打破這個死循環的辦法是讓皇帝多活幾年,別讓兒子太小登基。但頗為神奇的是,東漢中後期的所有皇帝,除了嬰兒期早夭的以外,統統很準確地在27-35歲之間死掉。只有漢獻帝靠心寬來養生,打破了這個局面,但可惜那時已經沒什麼用了。

東漢文官鬥宦官:主動進攻,下手更狠,宦官們只能向皇帝哭訴

張讓——東漢宦官、十常侍之首

東漢名義上的大內總管是少府,這是一個外朝的文官職位。但實際上,在權力鬥爭中,少府就是個打醬油的。他只是名義上的大內總管,實際上的大內總管叫中常侍。中常侍是宦官頭領,經常有幾個十幾個之多,他們通過一種複雜的方式分享權力,往往會有兩個中常侍做他們的總首領。

文官系統不喜歡外戚,但要非在外戚和宦官中二選一的話,他們還是會選外戚。有了宦官的襯托,大將軍和外朝的矛盾就成了人民內部矛盾。東漢後期,士大夫和宦官的鬥爭達到了白熱化,著名的黨錮之禍是其高潮。在士大夫眼裡看,宦官們簡直是十惡不赦,但是在皇帝眼裡呢?在皇帝眼裡,他們是盟友。漢桓帝策劃誅殺跋扈將軍梁冀的時候,就真的和五個宦官齧臂為盟。當然,皇帝怕疼,沒捨得咬自己,而是伸嘴咬了一口宦官單超的胳膊,但結盟這事本身可不假。皇帝自然會想:你們說宦官這不好那不好,可是在我最危急的時候,你們又在哪裡?

東漢時候文官系統和大內總管的鬥爭很奇特。按理說,太監嘛,沒有家庭,沒有後代,赤條條來去無牽掛。但是漢朝宦官好像是例外,經常拖家帶口弄一大家族的人,有時候兒子兒媳一大堆。也不知道是領養的,還是進宮前生的,反正社會關係比一般人家還複雜。家裡出了能人,家族裡肯定要沾點光,升點官佔點地,欺點男霸點女。反宦官的官員們就從這些外圍下手。所以鬥爭模式總是這樣:官員們在地方上整理罪狀,殺宦官的家屬;宦官們到皇上前一通哭訴;皇帝龍顏大怒,處罰官員。

東漢文官鬥宦官:主動進攻,下手更狠,宦官們只能向皇帝哭訴

而且官員們對大內總管們好像也不怎麼懼怕,下手特別狠。有的時候人家犯罪是在大赦之前,按理說不能殺了,可照樣殺;動不動還幾十上百的殺。就像張儉不但殺了中常侍侯覽的親媽,又誅殺全家的宗族賓客。有跑得快逃到了外地,以為這就安全了,誰知外地官員聞訊大喜,組織圍捕將他們一網打盡,全部殺掉。宦官們當然也狠毒,但他們好像很少主動進攻,多半是防禦性的,或報復性的。這其中的原因很複雜,一方面是東漢的士大夫有抱團精神,一方面則是宦官權力終究有限。宦官集團得勢,也不過是大內佔據優勢而已。宦官們既沒有完整地控制內朝,更沒有牢牢控制軍權,這一點和唐、明時期的情形不同。

中常侍們也很委屈。是,我們貪汙腐化,我們幹了壞事,但是別人就沒幹麼?說不定幹得比我們還多還壞呢。中常侍王甫就曾罵太傅陳蕃:“皇上剛死,大將軍竇武有什麼功勞,一家封了三個侯。他從掖庭裡取宮女,陪他們喝酒作樂。一兩個月的功夫就搞了上億的錢,你是國家棟梁,為什麼跟他勾結?” 是啊,跟大將軍比,我們那點事兒算得了什麼?憑什麼就揪著我們不放?《後漢書》是范曄寫的,所以把宦官寫得非常非常壞,好像當時就數他們最腐化。如果這書是司馬遷來寫,肯定就會是另一個版本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