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華爲何要大建「歐式」小鎮?

近日,華為2700人搬遷至東莞松山湖“歐洲小鎮”上班的消息刷爆朋友圈。經過媒體曝光,華為歐洲小鎮的哥特式建築、穹項式廊道、洋味十足的電車以及噴泉雕塑等內部構造也被外界所熟知。

“中式”華為何要大建“歐式”小鎮?

然而,在不少人眼裡,這一大片的歐式建築群與周圍景緻相比,顯得頗為突兀和怪異。特別是對於一家軍工企業出身的中國企業來說,這種短時期內打造的獨特建築群讓不少設計師大跌眼鏡。這類“洋建築”多少也引發了一些“貪大、媚洋、求怪”的質疑。

“中式”華為何要大建“歐式”小鎮?

國內知名城市設計界學者劉士林曾發文稱,“貪大、媚洋、求怪”本質上是一種城市景觀、生產生活方式、社會和文化生態上的“去中國化”現象,不僅直接破壞了中國城市歷史形成和積澱的空間佈局、建築樣式、文化特色和審美風格,同時也暗中抽去了隱含其內的中華文化的理念、精神、生活方式和價值體系。

“中式”華為何要大建“歐式”小鎮?

業主莞家瞭解到,實際上,歐洲小鎮在全國不少地方都有建設,像廈門的鼓浪嶼、杭州的天都城,江陰新橋鎮歐洲小鎮等均有此類建築的身影。它們有的是歷史原因造成,有的則是地產開發的需要,有的則是產業、旅遊、生態相結合的樣板,各有特色。但是,像華為這類以產業項目來主導歐洲小鎮的建設在全國較為罕見。

“中式”華為何要大建“歐式”小鎮?

一家中國企業為何在國內建一座歐式建築?華為官方並未有隻言片語見諸報端和互聯網上,其設計師的真實意思自然不得而知。但是不可否認歐洲小鎮作為特色小鎮建設,在國內還是有政策支持的。2016年,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聯合發佈《關於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培育1000個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閒旅遊、傳統文化、現代製造、教育科技、商貿物流、美麗宜居等特色的小鎮。

“中式”華為何要大建“歐式”小鎮?

國內學者也曾發文對特色小鎮的建設提出建議,稱特色小鎮的設計一定要結合所在地的地理環境、人文文化、人口分佈、經濟結構、產業組成等內容進行深入調查,找準產業定位,確定目標人群,挖掘文化底蘊。要貫徹理性建設、理性設計的原則,切忌邯鄲學步,對已有的成功案例照搬照抄,或是好大喜功,急於求成,盲目設計、盲目建設。

對於華為的歐洲小鎮的建設,有國內學者則認為,華為斥巨資建設的歐洲小鎮,由於其採用的是完全複製歐洲小鎮的模式,放任四海皆准,而並沒有結合當地本土的地域環境、人文景觀、產業特點等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合理定位,因此華為的歐洲小鎮可以算做是一個規劃與建築本身設計精良的建設項目,而因其缺乏足夠體現其自身特質的元素及內涵,而無法稱之為特色小鎮。圖片來源:掌上東莞(關注業主莞家,給你最滋味的東莞業主情、小區事、育兒經故事,最地道的曬城市、愛公益、買房子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