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戰神」岳振華

提起戰神,人們往往想到的是林彪、粟裕等老一輩將帥。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的中國,出現了一位鮮為人知的戰神----嶽振華。

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戰神”嶽振華

這位戰神不像林彪粟裕那樣指揮千軍萬馬,他的手下只有一個營。但是他的戰績稱為戰神毫不為過。他是世界上第一個用地空導彈擊落敵機的人,認識導彈不到一年,就開創了世界防空史上的先河。上世紀50年代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後,美國把中國當做主要敵手,為盤踞在臺灣的蔣介石提供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高空偵察機,培訓了飛行員,進場入侵大陸進行空中偵察。而我們的飛機和高炮的作戰高度都遠不及敵偵察機, 只能看著敵機在我領空大搖大擺的出出進進。

為了保衛祖國打擊敵人的囂張氣焰,1956年中央決定從蘇聯引進導彈技術,組建543地空導彈部隊。先是在全國選調精英組建了導彈一營,又由北京軍區和南京軍區組建了二營和三營,嶽振華就任二營營長。嶽振華1926年5月出生在河北省望都縣一個農民家庭。1942年16歲就參加了革命,17歲就加入了黨,19歲時參軍入伍。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他英勇頑強,快速成長為一名初級指揮員。1952年4月,已是華北高炮某團副參謀長的嶽振華隨部隊入朝作戰,用落後的76.2毫米高射炮擊落過敵戰鬥轟炸機、擊傷過美製B-29重型轟炸機。他的軍事指揮才能很快受到關注。1955年授銜時,嶽振華在防空部隊第五一一團擔任副團長兼參謀長,被授予少校軍銜,並榮獲三級獨立自由勳章和三級解放勳章。嶽振華上過中學,上級又把他送到瀋陽防校指揮系深造,他不辜負黨和人民培養,刻苦學習,很好地掌握了軍事指揮理論,在50年代像他這樣的文化程度的中級指揮官是不多的。29歲時就已成為高射炮兵團團長。1957年初,他所在的團併入空軍戰鬥序列,成為空軍高射炮兵第七師十九團,嶽振華擔任團長。1958年,中央軍委決定組建地空導彈部隊543,一紙調令將嶽振華接進北京西南郊長辛店秘密學習,並就任543部隊第二營首任營長。但他所擔任的並非通常意義上的營長,543各營均屬於團級單位,全部幹部降格一級而屬於“高職低配”。

嶽振華的二營成立於1958年12月26日,和毛主席的誕辰同日。在後來的戰鬥歷程中嶽振華和他的二營有如神助。有人說他運氣好,在1965年前的國民黨偵察機都是在他的二營防區竄犯大陸。但實際上他的戰績和他努力和奮鬥有著必然的聯繫。

1959年為了保衛國慶十年大典空軍將僅有的幾個導彈營部署在北京城郊外圍,構成了一個“環形火力圈”,既要反偵察,又要反轟炸。嶽振華的二營,被部署在北京東南方向的通縣張家灣空軍機場,官兵們嚴陣以待。然而,國慶期間,北京太平無事。10月5日戰備解除,二營的裝備也出了點問題,嶽振華不顧勞累連夜組織搶修,解決了問題。10月7日,星期天,緊張半個月的二營官兵全部放假度週末,嶽振華又堅持領著戰鬥骨幹堅持戰備值班。

而上午10時03分,“狼”真的來了!一架美製RB-57D型偵察機從臺灣桃園一路北上向北京飛來。本來上級把一營安排在敵機最可能飛入的地方,把二營放在備用配合的位置,可國民黨的飛行員為了出其不意,選擇了二營的防守方向。嶽振華立即指揮迎戰。但是當導彈鎖定敵機,嶽振華正要下令發射的時候,通訊參謀突然報告:“上級叫等一等。”

嶽振華急了:“請示上級,為什麼要等一等。”參謀回覆:“已經請示,還未回覆。”

說話之間,敵機已接近火力圈,戰機轉瞬即逝,要弄清楚“等一等”的原因,已經來不及了。

打與不打,只有靠自己下決心——上級的作戰意圖是非常清楚的,決心也是非常明確的,打是符合上級意圖的,不打才是要犯錯誤的!在敵機就要飛出射程的最後一刻,嶽振華斬釘截鐵下達了“發射!”的命令。國民黨的美製偵察機被成功擊落。“事後查明,是傳遞命令的中間環節出了問題,我們的上報參謀誤會了指揮所的指示。幸好嶽振華頭腦清醒,有擔當,冒著違抗命令的風險下令發射,才沒有把撞到槍口上的鴨子放跑了。這是一個在世界防空史上具有標誌性意義的事件: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在世界上首次運用地空導彈擊落敵機!嶽振華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用地空導彈擊落飛機的人。直到兩年以後蘇聯才用導彈擊落了美製U2飛機。而擊落U2最多的記錄還是嶽振華創造的。

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戰神”嶽振華

1961年,大名鼎鼎的美國U-2型高空偵察機被送上中國領空。這是當時世界上飛行高度最高、性能最先進的偵察機。它的最大航程超過11200公里,巡航高度達到27000米。偵察範圍可覆蓋整個中國大陸。當時全中國只有三個能上陣的地空導彈營三架導彈發射器。是U-2偵察機雖多次入侵大陸,但從不進入北京上空,靠以往“守株待兔”的戰法,已經行不通。要在960萬平方公里的領空捕捉像流星一樣快、像狐狸一樣狡猾的U-2偵察機談何容易。大海撈針怎麼個撈法呢?空軍作出出奇制勝的決策:採取我軍游擊戰的傳統戰法用於空戰,將固守在北京的地空導彈營拉出去機動設伏。

1962年6月27日,導彈二營奉命從首都轉移到湖南長沙大 鋪隱蔽設伏。但將近兩個月的時間,在U-2偵察機以往出沒的領空,毫無敵情。8月27日,導彈二營又奉命轉移到南昌地區。而精英導彈一營又被放在最為重要的首都防空圈。可是國民黨的U2飛機偏偏又跑到二營的設防空域來了。9月9日在我空軍故意派出轟炸機大隊空轉南昌機場的引誘之下,U2飛臨南昌進行偵查。被嶽振華指揮二營擊落。這是我軍第一次擊落當時世界上飛行高度最高、性能最先進的偵察機。這一戰績震撼了臺灣國民黨,也震撼了世界。如果說岳振華第一次擊落RB-57D偵察機美國人還有懷疑的話,那麼這一次擊落U-2飛機,他們不得不對當年“小米加步槍”的“土八路”刮目相看了。美國立即採取措施研製了電子干擾系統,加裝到U2飛機上,導彈的制導雷達一開機,U2的飛行員就能收到報警訊息,馬上就可以擺脫。有了這個干擾裝置,國民黨的U2飛機停飛近一年後又開始竄犯大陸,並連續多次從三營連和四營的預設陣地上空逃脫。面對新的情況,空軍專門召開作戰會議商討對策。嶽振華提出了縮短雷達開機時間破解敵預警裝置的思路。

按照蘇軍的教程規定薩姆一Ⅱ導彈完成射擊需要15個戰術動作,制導雷達在敵機距離發射中心120公里時就要打開制導雷達天線發現目標;距離100公里時導彈接電準備;70公里時接通發射架同步;60公里以前要測定射擊諸元——方位、距離、角度;在38——37公里距離,下令實行射擊。蘇軍經過長期實驗測定,做完這套動作的總時間是8分鐘。而U2的預警裝置在制導雷達一開機就會發現,不用1分鐘的時間就會做出規避動作逃出導彈射程。所以擊落U2在當時來看是不可能的。而嶽振華卻知難而上帶領全營官兵以“全營一杆槍”的精神創新戰法。他們把我軍傳統的“讓敵人靠近點,再靠近點”這一經典作戰口令賦予了新的內容,將在120公里開機縮短成35公里開機。把原先15個動作中的10個,放到了打開制導雷達天線之前去做。大大的縮短了雷達開機時間。然後把改進重點放在“快”上。他們大膽革新,跳出教令限制,簡化指揮口令和操作程序,對於剩下的五個動作,一個一個地進行認真的分解,減掉一切不必要的過程。對每一個操作動作都進行精煉提速到人體極限,甚至發射手按電鈕的動作都要求,未發射前手指都要放在發射按鈕之上。對每一句戰鬥口令的每一個字,都精簡到極致。通過對它們所佔用的時間進行的近乎苛刻地敲打、過濾,凡是能擠幹濃縮掉的,統統擠幹濃縮掉。
一次次測算、一遍遍推演,他們 “近快戰法”應運而生。1963年10月,空軍司令部將4個地空導彈營調往江西、浙江兩省的弋陽、上饒、江山、衢州一帶,由西南到東北,成“一”字形。三營在弋陽、二營在上饒、一營在江山、四營在衢州,組成了160公里的攔截正面。10月底,地空導彈部隊全部進入陣地,11月1日零時起開始擔負戰備任務。 當天U2就飛臨大陸,而且又從二營的防守空域進入。早已嚴陣以待的嶽振華指揮二營用演練無數遍的“近快戰法”迎敵,在敵機距離我陣地35公里時,嶽振華下令開天線。開天線以後引導技師兩個眼睛只顧盯著屏幕中間沒有發現目標,嶽振華臨危不亂,馬上發現在顯示器的右下角露了半個信號,立即指示引導技師馬上把引導到中間去,並下令發射發射3枚導彈。整個指揮和操作沉著果斷、熟練迅速,時間僅用了8秒鐘。地空導彈二營又一次用土戰法創造了地空導彈擊落U-2電子預警偵察機的奇蹟。蘇聯專家難以想象,自己平時嚴格執行的操作教令被中國軍人改得如此完美,如此貼近實戰。更無法理解中國人硬是用人力和智慧破解了他們最先進的電子預警設備。1978年3月,“近快戰法”榮獲全國科學大會一等獎。時至今日,當年立下戰功的裝備已擺進了營史館,但“近快戰法”的作戰思想和精髓仍被地空導彈部隊作為戰術“法寶”沿用。

1964年4月初,地空導彈部隊一、二、三營奉命到內蒙古包頭地區設伏,但一個多月未遇戰機。5月,上級命令地空導彈部隊兵分兩路再下江南。二營為一路,單獨到福建沿海一帶作戰。已經晉升為高炮某獨立師副師長兼參謀長的嶽振華隨隊指揮。1964年7月7日,國民黨空軍同時派出2架U2飛機和一架RF-101偵察機又在二營設防空域分3批採用南北夾進,主佯配合的戰術竄犯大陸。面對敵機,二營官兵雖然欣喜若狂,但又感到擔子沉重。過去4個營對付一架U-2飛機,這次1個營對付3架敵機;過去只對付高空,現在要同時對付高低空,擔子的確不輕。但嶽振華沉著冷靜機智果斷,當沒有絕對把握的時候就立即關閉雷達,與敵機鬥智鬥勇,終於在第四次開機後咬住一架U2,一舉擊落。國民黨空軍的“頭號王牌”曾12次駕駛U-2飛機深入大陸縱深戰略要地上空偵察,12次凱旋而歸。蔣介石4次召見這位“克難英雄”李南屏被擊斃。

正因為創造出如此輝煌戰績,他成了新中國成立後國土防空作戰中最具影響力的功臣之一,先後四次受到毛主席親切接見,其中兩次是設家宴款待。

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戰神”嶽振華

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戰神”嶽振華

毛主席還接見了二營的全體官兵,這是毛主席唯一一次成建制的接見解放軍部隊。

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戰神”嶽振華

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也多次親切接見。周恩來親自把電話達到二營指揮部對嶽振華表示祝賀。1963年12月26日國防部授予嶽振華“空軍戰鬥英雄”榮譽稱號。1964年6月6日,國防部又授予地空導彈第2營“英雄營”榮譽稱號。朱德、林彪、劉伯承、賀龍、徐向前、聶榮臻等元帥,及其他國家領導人和軍隊高級將領都來部隊視察看望,賀龍、徐向前、聶榮臻三位元帥還專門在北京華僑飯店宴請了嶽振華。六位元帥接連看望一支部隊,三位元帥宴請一名少校,這在我軍歷史上還從沒有過。

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戰神”嶽振華

聶榮臻與嶽振華

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戰神”嶽振華

元帥們和543部隊成員

按 照當時的獎勵規定,作戰有功人員除立功之外,還有晉級和晉銜。高於一等功的晉級,高於晉級的晉銜。晉級和薪金掛鉤,而晉銜雖然是最高榮譽,卻不多拿一分錢。打下了敵機,劉亞樓上將高興得合不攏嘴,他對嶽振華說:“不要錢,那個看不出來,要‘豆’!”劉亞樓的意思很清楚,晉級雖然多拿錢,但外人不知道,不如晉銜,肩上多一個“豆”,多榮耀,多神氣!據說毛主席親自對劉亞樓指示:“只要嶽振華打下一架敵機就加一個豆”,所以嶽振華連續三次晉升三級軍銜創造了七年由少校逐級晉升為大校的神話,在我軍現代軍銜史上可謂空前絕後。1965年6月,我軍取消軍銜制時,部隊軍官要按地方行政級別套改,那時嶽振華剛任獨立第四師師長,未能按正師級套改,而是按副師級行政十一級套改的(副師11-13級,正師級為10級),因為劉亞樓將軍早逝,再加上那個年代說不清的原因,嶽振華最後只官居北空副參謀長,軍銜始終也沒有跨入將軍的行列,2013年10月31日6時,嶽振華因心臟病於北京軍區總醫院逝世,享年87歲。

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戰神”嶽振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