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前首席工程师倪光南院士力争发展芯片,最终被联想扫地出门!

联想前首席工程师倪光南院士力争发展芯片,被联想扫地出门

现在的年轻人说起联想,可能都有点陌生感了,这个曾经辉煌过的民族企业现在也在慢慢黯淡。更有甚者,经历过几次沉浮之后,联想被冠上了不爱国的帽子。纵观现在的联想,随着智能手机行业的兴起,电脑制造行业逐渐下沉的同时但在电脑制造行业顶端的联想也在下沉。联想的智能手机业务也并不出色,造成了现在的联想内忧外患的局面。

联想前首席工程师倪光南院士力争发展芯片,最终被联想扫地出门!

倪光南院士

倪光南,1939年生于浙江镇海现在的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1961年毕业于,现在更名为东南大学,中国工科强校,坐落于江苏省南京市。曾担任联想集团首任总工程师,主持开发了联想式汉字系统、联想系列微型机,确立了联想公司早期的主营业务。联想集团的名字怎么来的,联想集团就是以倪光南院士主持开发的联想式汉字系统起家并由此而得名。

联想前首席工程师倪光南院士力争发展芯片,最终被联想扫地出门!

倪光南一生致力于钻研计算机技术,也致力于发展中国的计算机基础技术,在1994年被遴选为首批,2011年和2015年分别获得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和。

联想前首席工程师倪光南院士力争发展芯片,最终被联想扫地出门!

倪光南加入联想,立下汗马功劳

根据上面的叙述,可能大家对于倪光南院士的贡献,都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在联想集团成立初期,倪光南院士曾立下过汗马功劳。1984年,联想成立的第一年,当时倪光南已经参与的"111"汉字信息处理系统和手写文字识别机获得成功名声大噪。

联想前首席工程师倪光南院士力争发展芯片,最终被联想扫地出门!

没错,现在我们使用的电脑可以方便的显示和输入汉字,但是在1984年的时候从国外兴起的计算机刚开始是不认识汉字的。因为在计算机上难以应用汉字,当时的国民一度想废除汉字改用拉丁文字。

联想前首席工程师倪光南院士力争发展芯片,最终被联想扫地出门!

当时的柳传志决定把倪光南挖到刚刚成立的联想,怀有一腔报国热情的倪光南与柳传志一拍即合,立即同意了邀请加入联想。倪光南加入联想之后,主持研发出可以高效输入汉字的联想汉卡解决当时计算机不能输入汉字的问题。汉卡利润很高,一套价格为几千块的汉卡,成本往往只有一半,所以给初期的联想公司带来了很好的效益。与此同时,汉卡往往搭在微机上销售,这也提升了公司微机的销量。公司前三年的收入平均增长速度为500%,在前三年汉卡就为公司创造了1200多万元利润,在联想式汉卡的10年寿命期中,总共销售出16万套,利税上亿元。初期的联想获得第一桶金,倪光南立下了汗马功劳,也在联想集团里成了地位仅次于柳传志的人。

卷入联想风云斗争

当联想汉卡的研发获得巨大成功的时候,倪光南院士独特的眼光和卓越的洞察力看到了许多年以后,他当时认为一个公司只有走技术研发路线,才能长久的生存下去。这一观点和柳传志产生了分歧。也就是在联想公司内部产生了技工贸还是贸工技的问题。倪光南院士主张技工贸,也就是把科技放在第一位,工厂放第二位,贸易放在第三位,科技推动整个公司的进步;把柳传志主张贸工技,认为应该是贸易推动公司进步,技术放在最后一位。当时倪光南力争的发展科技,也包括现在困扰中国的芯片问题。

联想前首席工程师倪光南院士力争发展芯片,最终被联想扫地出门!

后来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科研出身的倪光南在手腕上肯定都不过柳传志。当时的柳传志联合了所有能够联合的力量,在这场斗争中获得了胜利,也彻底改变了联想后来的命运。倪光南院士扫地出门,他为联想工作了十年,没有股份没有任何哪怕名誉上的职务就被扫地出门,他从此在联想销声匿迹。

联想前首席工程师倪光南院士力争发展芯片,最终被联想扫地出门!

联想与华为对比

和联想不同,任正非主导下的华为一直坚持研发科技,也就是走了倪光南坚持的技工贸路线。当然技工贸路线在开头并不占优势,因为研发要耗费巨大的资金。如下图所示,1992年到2000年之间华为的销售额是远远的被联想甩在身后。

联想前首席工程师倪光南院士力争发展芯片,最终被联想扫地出门!

但是过了2000年以后,以科技主导的华为开始反超联想。华为以科技主导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

联想前首席工程师倪光南院士力争发展芯片,最终被联想扫地出门!

总结

如下图所示,十年前(2008年)倪光南谈中国电脑操作系统受美国微软公司控制垄断,那时候还没有人会想到十年后的今天中国公司会被美国芯片扼住喉咙。但是眼光深远的倪光南看到了十年之后。

联想前首席工程师倪光南院士力争发展芯片,最终被联想扫地出门!

生于乱世的他,从小立下科技强国的志向,并孜孜不倦地为之追逐了半个多世纪。倪光南院士离开联想之后,不再为一家企业利益奋斗,而为中国信息产业及国家自主创新奔走呼吁、摇旗呐喊。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的计算机事业。

参考文献:

(1)联想官方认可书籍《联想风云》作者:凌志军;

(部分参考材料来源于互联网,由作者整理发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