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软硬件水平究竟如何?工程院院士透露真相,听后大松一口气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联想创始人兼前总工程师倪光南在一次讲座上表示,国产自主可控,远比大家想象的好,短则三五年,国产软硬件就可替代进口产品,并且是先进替代落后。

国产软硬件水平究竟如何?工程院院士透露真相,听后大松一口气

倪光南

倪光南作为联想创始人和前总工程师,一直以来坚持“技工贸”路线,这于某人的“贸工技”路线相冲突,最后被迫离开联想。究竟哪条路线对,事到如今,已经再清楚不过了。

其实,无论是“技工贸”还是“贸工技”,最终都会回到“技”上。但是,能赚快钱的情况下,谁还愿意千辛万苦去搞可能血本无归的研发呢?

作为没有核心知识产权和技术的中国企业来说,“贸工技”这条路走得越远,企业规模做得越大,对外国的依赖就越深,想转型也就越难。

国产软硬件水平究竟如何?工程院院士透露真相,听后大松一口气

“贸工技”走的越远离自主可控就越远

就拿联想来说,你现在想搞国产操作系统、国产CPU,微软和英特尔就能立即停止供应软硬件,一棒子把你打回原形,而手下的几十万员工立刻要失业。因此,他们就带有先天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你说他们不爱国,恐怕的确是冤枉了他们,但是命根子在别人手里捏着,想硬也硬不起来啊。所以在面临封锁和制裁时,他们不得不妥协,最终沦为买办。

所幸的是,经历了去年4月份以来的一系列事情,中国社会已经形成了不惜一切代价实现自主可控的全民共识,我国的巨头们已经开始做出自己的贡献。

国产软硬件水平究竟如何?工程院院士透露真相,听后大松一口气

华为每年拿出营业额的10%投入科研

华为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拿营业额的10%投入科研的事自然不必细说了,阿里也从去年开始,先后收购、成立了多家操作系统和芯片公司,马化腾也刚刚宣布将拿出20亿鼓励和资助青年科技工作者投入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的研究。

长期以来,我国的应用科技和基础科技存在严重脱节的情况,我们的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这些应用科技已经引领世界潮流,但是操作系统和高端芯片这些基础科技却始终无法大规模商用。

同时,还存在做应用科技的人富得流油,做基础科技的人却连饭都吃不起的现象。很多人不知道,我国首款国产CPU“龙芯1号”还有个令人泪奔的名字。“龙芯1号”代号为“gs-1”,表面意思是godson“天之子”,其实是“狗剩”的意思,因为在我国很多地方,给孩子取个贱点的名字好养活。

国产软硬件水平究竟如何?工程院院士透露真相,听后大松一口气

龙芯1号

重器君一直认为,高科技不能只依靠国家的力量,还必须要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尤其是行业巨头的力量,用先进的应用科技反哺落后的基础科技是我国软硬件弯道超车的重要方式。

像阿里、百度、腾讯这些应用科技巨头,他们更接近、更了解市场,拥有更雄厚的资金,在造芯片和操作系统方面,比国家队拥有独特的优势。两条腿一起走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才能在自主可控的道路上走得稳、走得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