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梦三国(二十四)诸葛亮为什么非要刘备三顾茅庐才肯相见?

三顾茅庐这段故事是小说中刘备故事线的转折点,从这个故事开始刘备的流浪汉人生开始转变,从而走上了腾飞的道路。可以说三顾茅庐是刘备礼贤下士的最佳表现,也是他做出的最正确的决定。然而三顾茅庐却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刘备在这其中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难,而且还经受住了不少的考验。当然小说中对这样的情节写得比较文艺,很多地方不沾丝毫的烟火气,让整个故事的气氛变得安定祥和。然而在我看来在这一片安定祥和背后,隐藏着刘备的疑虑和诸葛亮的纠结。而两人的隆中对,便是这种疑虑和纠结进行斗争后的结果。

醉梦三国(二十四)诸葛亮为什么非要刘备三顾茅庐才肯相见?

不论是与水镜先生司马徽的谈话,还是徐庶临走时的推荐都让刘备对诸葛亮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刘备知道自己团队最大的缺陷就是智力担当不足,在遇到危机时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而诸葛亮和徐庶这种高级谋士,正好能弥补自己的缺陷。然而刘备对诸葛亮也是有疑虑 ,毕竟只听其名,不见其人,他也不敢贸然的对诸葛亮定下结论。虽然有了司马徽和徐庶的推荐和夸奖,但是刘备其实一直在纠结之中。刘备的疑虑很好理解,不外乎就是三大原因,身份、名声和资源,当然诸葛亮的纠结也与此有关。

醉梦三国(二十四)诸葛亮为什么非要刘备三顾茅庐才肯相见?

刘备的身份是远比诸葛亮高很多的,他当时是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虽然刘备的个人势力不大,但名声已经响彻天下。而且已经经过了从黄巾之乱开始后的几十年战争,他可以说是当时天下有数的人物。然而诸葛亮则不同,年龄小了刘备二十岁不说,还只是隐居在南阳乡下的农民,两人差距巨大。这还不是最麻烦的,而是两人对彼此的要求太高才是难以调和的矛盾。刘备要的是一个有能力帮他抗衡曹操,匡扶汉室的高手。而诸葛亮要的是能够全权做主,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团队第二人。

醉梦三国(二十四)诸葛亮为什么非要刘备三顾茅庐才肯相见?

由于两人的需求都对对方要求很高,所以这事情就不是一下两下能谈拢的了。况且刘备身边还有两个兄弟关羽张飞,同意诸葛亮的地位要在这两位之上,刘备非得下大决心不可。除此之外,诸葛亮的名声也是刘备疑虑的地方。诸葛亮太过年轻,而且又只有名声而没有实务经验,这就不禁让刘备有些怀疑。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司马徽和徐庶都很推崇,但是其他人未必。刘备在三顾茅庐之前肯定通过其它渠道了解过诸葛亮的信息,而按照三国志中"时人莫许之"的说法,这肯定让刘备难以下定决心。

醉梦三国(二十四)诸葛亮为什么非要刘备三顾茅庐才肯相见?

诸葛亮的名声太大,又没有实操经验,还是个超级年轻人,这让哪个老板都放心不下。最重要的是刘备知道自己手里可用的资源很少,而要在这样稀缺的资源上充分利用,并将其逐渐做大,普通的谋士是没有此本事的。刘备经过多次流浪,也知道战争的残酷性。他在刘表的地盘上寄人篱下,好不容易聚集了这点资源,不允许草率的就败在别人手里。同样诸葛亮最大的纠结也是这个,因为他如果接盘,面对的可是北方曹军的百万之众。刘备资源太少,能不能靠着这点资源干翻曹操,诸葛亮一开始心里也没谱,他需要时间做全面的评估。

醉梦三国(二十四)诸葛亮为什么非要刘备三顾茅庐才肯相见?

由于双方都对对方没有把握,所以第一次拜访完全是试探性质的。刘备第一次去的时候算是折节下交了,可是诸葛亮选择了避而不见。虽然书童的理由是诸葛亮不在,可他与刘备的对话中明显漏出了诸葛亮回避的态度。诸葛亮的书童明知诸葛亮不会出面,却故意在刘备的称呼上磨蹭半天,其实就是在考验刘备对自己的身份是否特别看重。如果是像刘表那种非常在意自己身份的主公,诸葛亮就没有露面的必要了。而这第一次刘备表现得很合格,虽然被书童扔了脸色,仍旧是礼贤下士的风度,反倒是张飞有些不耐烦。

醉梦三国(二十四)诸葛亮为什么非要刘备三顾茅庐才肯相见?

刘备第二次上门是诸葛均接待的,两次拜访期间还穿插了博陵崔州平、颍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和诸葛亮岳父黄承彦的出场,这些都是诸葛亮安排对刘备的试探。虽然诸葛均再三强调诸葛亮不在家,可这些人频繁出现在草庐附近,诸葛亮真的不在家么?按照常理,诸葛亮知道有那么多人拜访他,他会故意全部避开?还是这些人都那么巧,全部撞在诸葛亮不在的时候来了?事出反常有妖,刘备虽然不是诸葛亮这种妖怪,但也不是笨蛋,这点把戏还是看得出来的。从整个过程看刘备应对得体,既保持了求贤若渴的态度,有没有强人所难。

醉梦三国(二十四)诸葛亮为什么非要刘备三顾茅庐才肯相见?

前两次拜访不遇后,刘备在第二年春天准备进行第三次拜访。而这次拜访他的疑虑少了很多,而迫切性则更强。一方面是和诸葛四友及黄承彦交谈后对诸葛亮的本事心中有底,另一方面也是面对曹操南侵在即,容不得他再犹豫。而诸葛亮也利用前两次回避的机会,腾出时间来对当时天下的局势做了整体评估,而隆中对便是这个评估的结果。第三次拜访时,诸葛亮故意装睡也是对刘备的试探,当然这也是验证别人对刘备的评价是否准确。而刘备与诸葛亮交谈中的那番著名的隆中对却彻底打消了刘备的疑虑,为接下来的事情奠定了基础。

醉梦三国(二十四)诸葛亮为什么非要刘备三顾茅庐才肯相见?

在三次拜访中,草庐门前关羽和张飞表现出来的傲慢和不耐烦反而让诸葛亮对刘备更加有信心。诸葛亮谋求的是团队第二人的位置,如果刘备了压下把兄弟的意见,给予自己足够的权利和尊重,那就满足了诸葛亮的需求。从三顾茅庐的结果来看还是喜人的,这也为最后刘备腾飞注入了一股新的力量。从整个第三次两人见面的过程看出,两人已经不是上司与下属、主公与谋士,而是知音的感觉。正是有了这种巧妙的关系,诸葛亮才能在刘备团队中得到最大授权,以极少资源情况下打出了一篇与曹孙抗衡的势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