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可不是刘备一个人的专利

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话说官渡大战,曹操打败了刘备,刘备投靠刘表。曹操使计支开刘备的谋士徐庶。徐庶临走时向刘备推荐了南阳的诸葛亮,得诸葛,得天下。于是刘备亲自去拜访诸葛亮,一去不得见,二去仍不得见,因留书一封,请求得到诸葛亮的帮助。第三次,刘备来到诸葛家,终于得见诸葛亮本人,便向他请教了平定天下的方法。

事实上,三顾茅庐可不是刘备一个人的专利。早在春秋战国之交,就有一个人做过类似的事情,只为求得一位贤才。

“三顾茅庐”可不是刘备一个人的专利

公元前403 年,三家分晋。以韩、赵、魏三家分晋为标志,中国历史从此进入战国时代。

战国,顾名思义,这个时代一定是与战争、战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战乱的印记一定是十分明显的。经过春秋三百多年的扫荡与兼并,到三家分晋时已经剩下不多的十余个诸侯国。

战国初年,大国之中,魏国最强。

司马迁在《史记·魏世家》中说:魏文侯六年,魏氏修建少梁城。十三年,文侯派其子击攻取秦国繁、庞二城,将城中居民逐出而占有其地。十六年,又进攻秦国,“筑临晋、元里”二城。十七年,魏伐中山,灭其国。由此可见,战国初年,并非是秦国攻伐魏国,而是魏国总是在不断欺负着秦国。

敢于到处攻伐别的国家,没有别的理由,就是因为魏国综合国力比别的国家强大。

强大者欺负弱小者,这就是恃强凌弱,这就是霸道,就像猫捉老鼠一样,这就是人世间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不讲道理。战国初年的魏国,就是这样一个凭借自己强大国力到处为所欲为的诸侯,它就有这样的底气。

要说魏国能够有这样的资本,并不是因为其国土肥水茂,地理位置极好,也不是其国独居天险,别国无法觊觎,而是在这个转型期的当口,魏国幸运地出现了一位英明之主,广揽贤才,将魏国的软实力充分开发出来,并且将国家硬件出现的漏洞也充分弥补了回来。

这位明主就是魏文侯。

“三顾茅庐”可不是刘备一个人的专利

魏文侯不仅很懂得招揽人才的诀窍,他也善于在这方面花时间、花气力宣传和推销自己。

冯梦龙在《东周列国志》中提到:

却说三晋之中,惟魏文侯斯最贤,能虚心下士。时孔子高弟卜商,字子夏,教授于西河,文侯从之受经;魏成荐田子方之贤,文侯与之为友。成又言:“西河人段干木,有德行,隐居不仕。”文侯即命驾车往见。干木闻车驾至门,乃逾后垣而避之,文侯叹曰:“高士也!”遂留西河一月,日日造门请见,将近其庐,即凭轼起立,不敢倨坐。干木知其诚,不得已而见之,文侯以安车载归,与田子方同为上宾。四方贤士闻风来归,又有李克、翟璜、田文、任座一班谋士,济济在朝。当时人才之盛,无出魏右,秦人屡次欲加兵于魏,畏其多贤,为之寝兵。

由上可见,“三晋之中,惟魏文侯斯最贤,能虚心下士。”魏文侯之贤,在于能虚心下士。也就是说能够听进各方面的意见。从中看出魏文侯不是一个狂妄自大、故步自封,而是一个能够虚心听从大家意见的圣明君王。

为了得到孔门高足子夏,魏文侯不惜亲自屈身到西河求贤。在遭到子夏的闭门羹后,魏文侯不是大怒,不是退缩,而是干脆执着地留在西河,一留就是三十天,在这一个月里,他什么都放下,专门天天登门请求一见。

魏文侯的举动经过社会上下的口耳相传,造成了“四方贤士闻风来归”的盛大场面。“又有李克、翟璜、田文、任座一班谋士,济济在朝。当时人才之盛,无出魏右。”

总之, 这个国君不简单。

魏文侯凭着他过人的手段,达到了他广揽四方人才的目的。

“三顾茅庐”可不是刘备一个人的专利

对于魏文侯的“三顾茅庐”,一种说法是,魏文侯看准了士人阶层心高气傲、不愿趋附的弱点,才成就了广纳人才的伟业。但是有时候,我们不妨单纯来看,魏文侯对于一介士人有着“留西河一月,日日造门请见”的耐心,即使可能是为了吸引更多有识之士来归的政治作秀,但无法否认的是,他的确是战国初年,一位求贤若渴、因才用人的强国之主。

“三顾茅庐”可不是刘备一个人的专利

《战国何以称雄》马平安著


“三顾茅庐”可不是刘备一个人的专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