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他代替诸葛亮两次考量刘备,更道破诸葛亮的结局!

诸葛亮出身于琅琊阳都的名门望族,虽然家道中落,随叔父来到荆州,其叔父死后更是隐居隆中,安心耕作。但毕竟出身名门,诸葛亮自视甚高,常自比管仲乐毅,也不管其他人是否认可。正因如此,诸葛亮的好友非常少,毕竟能入诸葛亮法眼的都是德才兼备的人物。当时与诸葛亮交好的人,基本都是名士司马徽的学生,如石广元、孟公威以及徐庶,而有一个人则与此三人不同,他是原太尉崔烈之次子,历任虎贲中郎将、西河太守,后来此四人被称为“诸葛四友”,可见他与诸葛亮相交莫逆。这个人就是崔州平。

三顾茅庐,他代替诸葛亮两次考量刘备,更道破诸葛亮的结局!

崔州平出身显赫,但由于时运不济,在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与袁绍一同在山东起兵,导致他的父亲崔烈被董卓害死。或许是因为自己的冲动与鲁莽害死了自己的父亲,崔州平在起兵之后就辞去官职,游历于荆襄之地,并结识了在隆中耕作的诸葛亮。

刘备在荆州时,听得徐庶举荐有不世出之才的诸葛亮,又碰巧遇上水镜先生,得知了诸葛亮的住处,于是带着关羽和张飞欣然前往隆中,邀请诸葛亮出山。而这第一次来隆中,刘备并没有遇到诸葛亮,而是遇到了崔州平。在两人的交谈中,刘备对崔州平之才也十分中意,当即表示希望崔州平能辅佐自己。只可惜崔州平无心仕途,因此拒绝了刘备的美意。

三顾茅庐,他代替诸葛亮两次考量刘备,更道破诸葛亮的结局!

而刘备准备良久,第二次前往隆中的路途中,崔州平已经把刘备第一次来隆中的事情和诸葛亮说过了。崔州平曾经对刘备说过,如果想安然度过这一生,就必须要顺应天命。而这也是崔州平为何拒绝刘备美意,不愿出山的原因。毕竟刘备当时的目标是光复汉室,此时汉室势弱,这不是刘备一人之力可以扭转的。可以说,崔州平当时不愿跟随刘备,是因为他并不看好刘备。

三顾茅庐,他代替诸葛亮两次考量刘备,更道破诸葛亮的结局!

实际上,崔州平是在帮诸葛亮考察刘备。不然无法解释,刘备前两次来隆中寻找诸葛亮时,为何会如此不凑巧的没有与诸葛亮相遇,却又如此凑巧的和崔州平相遇?而崔州平在前两次的考察过程中,其实已经看出了刘备最终不能成事。只不过崔州平没有想到的是,他本以为以诸葛亮的才学,定然看出了刘备当时的状况是绝对不能得天下的。毕竟当时曹操在北方势大,孙氏一族在江东经营多年,孙权也并非泛泛之辈,这些都不是刘备可以比拟的优势。毕竟刘备只有一个汉室宗亲的身份,以及仁义的名分在身,相比较而言,刘备此时的盛情邀请,并不是诸葛亮出山的最佳时机。

三顾茅庐,他代替诸葛亮两次考量刘备,更道破诸葛亮的结局!

或许是诸葛亮感受到了刘备的诚意,或许是诸葛亮认为刘备的确是自己最佳的人选,也或许是因为诸葛亮已经没耐心再等下去了。总之,在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时,诸葛亮选择了出山,并凭借着自己出色的规划与才学,先是帮助刘备成功与孙权联盟,于赤壁击败了曹操,瓜分了荆州。随后,刘备入蜀川,占领汉中,一举成为汉中王,最终登基称帝,而诸葛亮也随之成为蜀汉丞相,名扬天下。只不过在这个时候,身为诸葛亮好友,并曾经帮诸葛亮观察过刘备的崔州平却销声匿迹,就此下落不明。

三顾茅庐,他代替诸葛亮两次考量刘备,更道破诸葛亮的结局!

诸葛亮虽然位及丞相,却最终“出师未捷身先死”,而这恰恰印证了崔州平当时对刘备三顾茅庐,邀请诸葛亮出山时候的评价:虽得其主,不得其时。笔者认为,正因为崔州平有着长远的眼光,才会看出刘备不会成事,这才会出言告诫诸葛亮。只可惜崔州平看透了,也道破了诸葛亮的结局,却也无法帮助诸葛亮更多,作为朋友,他也只能选择远离这纷争的乱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