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不只有一个“三顾茅庐”故事,其余的人比诸葛亮还强?

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不惜枉驾屈尊到诸葛亮的住处,终于以诚心打动了诸葛亮,从此开启了自己“如鱼得水”时代。

三国不只有一个“三顾茅庐”故事,其余的人比诸葛亮还强?

这件事情被《三国演义》加以渲染成为一段佳话,这就是“三顾茅庐”,此后凡是诚心实意一再发出邀请,都会用此语说事。不过,真正的历史上刘备请诸葛亮并没有这般精彩,《诸葛亮传》只用了五个字:“凡三往,乃见。”三国是个人才竞争激烈的年代,像这种多次邀请一个人出山的例子,绝不仅此一例,为了让有才能的人辅佐自己,诸侯们也真是拼了。请看三国还有多少个“三顾茅庐”式的故事,他们都是由谁演绎的?

孙策与张紘

三国不只有一个“三顾茅庐”故事,其余的人比诸葛亮还强?

张紘字子纲,徐州广陵人。孙策时期任正议校尉,建安四年受孙策的派遣出使朝廷,被留为侍御史。不用说,这种官职的任命就是曹操要剪除孙策的羽翼,也可以看得出张紘的才能和重要。孙策死后,曹操想乘丧讨伐东吴,张紘以义理谏阻,说这是“成仇弃好”,不如厚待孙权。曹操因此让孙权担任会稽太守,让张紘担任会稽东部都尉。后来孙权让张紘担任长史,跟随自己出征。

官位不高还有个原因是受到孙权地位的限制,若论早期名声,在东吴却是很少几人能比得上。若论张紘名声有多大,看看张紘早期的经历就知道他有多牛!后来吕布袭取了徐州自称州牧,不想让张紘辅佐孙策,也发出文书征召张紘,只是张紘觉得吕布为人所不齿,更因为孙策对自己有恩,所以吕布根本就挖不走他。

这样的一个张紘,孙策是怎样把他招募到自己帐下的呢?说起这个过程,完全就是孙策版的“三顾茅庐”。

袁绍、曹操

田畴

三国不只有一个“三顾茅庐”故事,其余的人比诸葛亮还强?

田畴字子泰,右北平郡无终县(今天津蓟县)人。董卓胁迫汉献帝迁都长安,幽州牧刘虞想要请一使臣前去朝廷以表达忠心,选中了才二十二岁田畴。由于当时已经天下大乱,田畴改上西关出塞,沿着阴山直接奔赴朔方郡,顺着小路走去,终于到了长安,完成了使命。朝廷下诏任命田畴为骑都尉,田畴没有接受。三公官府同时召用田畴(注意,又是一个三公府同时召用),田畴同样都没有应召。

三国不只有一个“三顾茅庐”故事,其余的人比诸葛亮还强?

田畴要尽快赶回幽州,但回来时刘虞已被公孙瓒害死。田畴到刘虞坟墓前拜谒祭扫惹恼了公孙瓒,他将田畴抓捕关押,还想杀掉他,最终在田畴义正词严的驳斥和人们的劝说下,公孙瓒只得将他释放。

离开公孙瓒以后,田畴率领宗族的人进入徐无山中居住耕种,很多百姓前来归附,几年之中即达到五千多户。田畴被大家推举做首领,还制定了二十多条法律,俨然就是一个小小的“独立王国”。徐无山处于北方边境地区,和乌丸、鲜卑等少数民族接壤,于是袁绍几次派使者前来招请,又立即授予将军印,听凭他安抚管辖自己的部众,被田畴拒绝。

看以上三人,尽管他们最终做出的贡献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他们都有真才实学,尽管都没有达到诸葛亮的高度。但为什么这么多诚心诚意的人才招揽,单单刘备诸葛亮的故事会被提出来总结为一个“三顾茅庐”呢?除了刘备被拥汉者所推崇外,重要的就是出山后诸葛亮做出的贡献最大。还有一点值得注意,这些看起来像是“定点招聘”,实际上是反映了帝王们对于人才的渴望。乱世中的帝王们也许真正懂得,人才是事业成功最为重要的,所以他们的求贤也真正是“如饥似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