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鬼子对平民烧杀淫掠,但对一种中国人极为尊重,三顾茅庐!

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基因,不论怎么发展、历史怎么变化,政治怎么颠覆,其文化之根不变。

如,日语中的汉字、正式文书中的汉文、祭祀中的礼仪。

二战时,在大本营或侵华战场上,日军常用中国典故说理论证。

日本鬼子对平民烧杀淫掠,但对一种中国人极为尊重,三顾茅庐!

但是,不管他们引用得多么得当,其目的无不是为侵华服务。用批判的眼光来看,他们的引用和目的一样,都是卑劣和错误的。

现举几个例子。

1.轻于鸿毛重于泰山

1882年1月4日,山县有朋起草的《军人敕谕》,以明治天皇的名义,向全军发布。

在第一节“军人当以尽忠尽节为本分”论述中,山县有朋引用西汉司马迁的名言说:

“须知,义有重于泰山,死有轻于鸿毛,慎无丧失节操,而徒受无耻之污名。”

日本鬼子对平民烧杀淫掠,但对一种中国人极为尊重,三顾茅庐!

(《军人敕谕》)

【解析】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语出《报任少卿书》。

《军人敕谕》是控制日军60多年的纲常,被喻为军中“圣经”,从陆军幼年学校,到陆士、陆大,每周必背。

山县有朋虽然死于二战前,但留下的《军人敕谕》却成为侵华日军的最高行为准则。

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1941年10月17日,天皇裕仁任命57岁的陆军大臣东条英机为首相,开启了极为罕见的陆相兼首相内阁模式。

10天后,天皇在与信臣木户幸一交流时,道出开战决心:“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日本鬼子对平民烧杀淫掠,但对一种中国人极为尊重,三顾茅庐!

(裕仁视察空军武器,音波探测器)

【解析】

《三国志·吕蒙传》中,十五六岁的吕蒙对母亲说:

“贫贱难可居,脱误有功,富贵可致。旦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意思是贫贱的生活让人无法忍受,若有幸立功,就可以达功名。

裕仁引用这8个字,决定了1个多月后,冒死偷袭珍珠港、与英美荷决战不可避免。

3.铁锁沉江

1938年8月22日,天皇下令攻汉口。

华中派遣军总司令畑俊六详吸取曹操80万大军“铁锁沉江”的历史教训,把兵力重点放在长江两岸的2个要塞上:马头镇、田家镇。

中国军队强烈反击,死守防线,重创日军,经反复争夺,2个月后汉口沦陷。

日本鬼子对平民烧杀淫掠,但对一种中国人极为尊重,三顾茅庐!

(湖北田家镇临江山壁上的铁锁沉江)

【解析】

铁锁沉江,语出唐朝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说的是晋朝武帝造战船灭吴,吴军防守的铁锁链被烧断,最终兵败沉江底。

马头镇田家镇的长江,悬崖陡立,水流湍急,历来易守难攻。此役,第五战区数十万军队重创畑俊六12万精锐。

4.三顾茅庐

1944年1月5日,天皇裕仁的三弟三笠宫崇仁亲王,从位于南京的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离任。

回国前,他向总司令部的佐尉级军官上最后一课,其中提到:对中国真正的“贤人义士”,日本应该放下身段去请他们出山帮忙。

“若不像刘备对待孔明那样三顾茅庐,他们是绝对不会出山的。”

日本鬼子对平民烧杀淫掠,但对一种中国人极为尊重,三顾茅庐!

(鬼子摆拍的亲善宣抚照)

【解析】

三顾茅庐尽人皆知,三笠宫带着这样的心态礼遇中国圣贤,固然令人易于接受,但其目的仍是为了日本侵略服务,详细即使数次顾茅庐,也没有人去帮忙。

比如1937年8月,梁思成林徽因曾收到日军“东亚共荣协会”的邀请,吓得他们天不亮就逃离北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