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性」中藥治療腫瘤大有可爲

“‘大毒’中藥在腫瘤治療上大有可為,惡性腫瘤往往發展迅速,且多膠結難消,所以中醫在治療腫瘤時用藥要更準、更狠、更猛,在準確辨證的基礎上加上以毒攻毒,能取得意想不到的療效。”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針灸微創腫瘤科主任、全國腫瘤陽光論壇創始人黃金昶教授日前表示。

不久前在杭州舉行的第三屆全國腫瘤陽光論壇上,多位專家指出,“毒性”中藥是我國醫藥寶庫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在治療癌症和疑難雜症等方面有其獨特優勢。

相關統計表明,2010年至2016年我國抗腫瘤藥物市場銷售額從428.23億元增長到1145億元,期間增長幅度為167.4%,複合年均增長率為15.1%,預計2018年至2020年我國抗腫瘤藥物市場銷售額分別為1514億元、1741億元、2003億元。專家認為,我國抗癌藥市場規模如此巨大,迫切需要加大對中藥毒性和藥效的專項研究,進一步挖掘中醫藥在治療腫瘤上的價值。

“以毒攻毒”是腫瘤常用治法

“腫瘤在發展過程中會體現出很多有毒的特性,比如它讓人食慾下降,體質下降,以及它產生的痰、水、血、瘀等病理產物,在中醫辨證認識上都是屬於‘毒’的範疇。中醫用藥都是以偏糾偏,以毒攻毒,但中醫上所謂的‘毒性’其實是指中藥藥性,藥的偏性。正所謂‘是藥三分毒,無毒不入藥’,有了藥的偏性才能治療疾病,治療腫瘤一定會用到有毒中藥。”中醫扶陽學派傳人李桂東解釋稱。

黃金昶認為,惡性腫瘤往往發展迅速,沒有給治療留出更多時間,並且腫瘤多膠結難消,所以中醫在治療腫瘤時用藥要更狠更猛。實踐證明,大毒中藥在腫瘤治療上大有可為。要想取得療效,關鍵在於醫生辨證要準,方法要對,選藥要準、猛、狠。

近年來,中藥“有毒論”廣為流傳,嚴重阻礙了中藥的發展。與會專家指出,中藥的毒性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中藥毒性泛指一切中草藥的作用或中草藥的偏性,中醫藥學認為中藥的毒性具有普遍性,凡是藥物都是有毒的。明代名醫張景嶽明確指出,“藥以治病,因毒為能,所謂毒者,以氣味之偏也”。而狹義的毒性是指有效劑量和中毒劑量很接近,應用不當就容易引起毒副反應的中草藥。

“例如,斑蝥、蟾蜍、壁虎等動物藥,馬錢子、甘遂、大戟、川烏、草烏、斷腸草等植物藥,砷製劑等礦物藥都屬於常用的有毒中藥,如何用好這些有毒中藥對於腫瘤治療意義重大。”黃金昶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人們越來越注意到動物類藥在癌症治療中有著明顯優勢。”黃金昶舉例稱,“經過臨床發現,經炭火烤焦後的蟾皮不僅存性,其止血作用很強,而且其心臟毒性明顯減輕,對腫瘤出血、淋巴轉移癌及惡性淋巴癌、皮下轉移癌都有很好的效果。”

事實上,中醫歷來看重動物藥的臨床應用。清代醫家唐容川在《本草問答》中稱,“動物之功利,尤甚於植物,以其動物之本性能行,而且具有攻性”。名醫葉天士也稱,“久則邪正混處其中,草木不能見效,當以蟲蟻疏逐,以搜剔絡中混處之邪”。歷代醫家也都明確指出,動物藥某些功效非一般植物藥所能比擬。

“正所謂‘草木無情,動物有情’,由於動物藥含有大量蛋白,它對人的任督二脈和奇經八脈有非常好的治療效果。”北京中醫藥大學特聘臨床專家、無錫徐氏中醫藥研究所創始人徐書教授指出,“中藥的性味歸經使得某種藥或某個方子具有靶向作用,比如蛇蛻治腦癌、蟑螂治肺癌、巴豆治腸癌、蟾蜍治乳腺癌、犀角治白血病等都有特效。”

劑量限制制約臨床療效

中醫歷來有“中醫不傳之秘在量上”之說。“除了藥材質量、道地性等因素外,劑量的變化與中藥的療效之間有著非常大的相關性,同一種中藥,用量不同,產生的效果不同,甚至產生完全相反的效果。但目前人們對於中藥‘毒性’過度甚至不實的擔憂,對藥量使用近乎苛刻的限制,已經極大地影響了臨床實踐,中醫完全被捆綁住了手腳。”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腫瘤科主任舒琦瑾教授表示。

“中醫在使用有毒中藥治療腫瘤時,必然要涉及量效關係這一關鍵問題,用藥受到限制,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等就成為困在每一個治療腫瘤的中醫人頭上的緊箍咒。比如有的藥量用到200克治療的效果會很好,但按現有規定並不允許。”李桂東無奈地表示。

為何業內質疑現有《藥典》對於有毒中藥的用量限制?專家指出,除了有對藥性毒性的認識不足之外,還與方劑本源劑量折算未能形成統一認識有關。

“中醫用藥講究配伍,藥物之間相互作用的方式種類,可能是天文數字,不能僅以幾種有效成分來界定中藥的好壞。目前中藥藥理學對藥性的認識還不夠,在此基礎上制定的法規也不近完善。藥監部門要依據《藥典》行使職權,監管的方法也就有違中醫藥的理論基礎。”李桂東認為,“中藥的量效關係與藥材的炮製方法、產地、病人體制等多種因素都有關係,在劑量使用上不能一刀切。”

除此之外,陝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腫瘤三科主任王克窮認為:“歷代度量衡不一樣,醫用度量衡也不一樣。東漢時期一兩等於15.625克,清代時一兩等於37.74克,而明代的李時珍認為‘今古異制,古之一兩,今用一錢可也’,‘大約古用一兩,今用一錢足矣’,受此影響,現有大學教材規定一兩等於一錢等於3克,實際上該藥量是《傷寒論》經方劑量的1/5,在此基礎上制定的《藥典》也就出現同樣的劑量問題。”

“例如,現在相關政策規定生半夏為二類毒劇中藥,內服一般炮製後使用,限量3-9克。但事實上,生半夏的使用由來已久,而現代中醫學界多將生半夏加入白礬、鮮姜、甘草等藥物進行炮製,雖然炮製後的半夏意在消除毒性、突出藥效,但上述炮製方法對半夏有效成分損失很大。我們臨床發現,在治療上腹部腫瘤、食道癌等眾多案例中,生半夏分別用量10克,32克,65克,125克,130克,260克,安全有效。”王克窮表示。

加強“毒性”研究與時方傳承

業內專家認為,中藥劑量是影響腫瘤療效的關鍵,不能因為有毒性就一棒子打死。一方面要加大對中藥毒性和藥效的專項研究,總結出合理的用藥規律。另一方面,要加大對民間經驗方的保護和傳承,進一步發揮中醫藥在腫瘤治療中的作用。

“不同中藥的毒性具體是怎麼樣的?它如何影響療效?療效與毒性之間的臨界點在哪?通過什麼樣的炮製手段能更好地減毒增效?都需要進一步探索。”舒琦瑾建議:“應從國家層面加大對中藥‘毒性’和藥性的研究,找到劑量與療效及安全性之間的最大公約數。”

事實上,業內專家已經對炮製方法有了不少創新的探索。“腫瘤治療中常用到的軟堅散結藥物多為介殼和礦石類,這類藥物有效價低和吸收困難的特點。通過實驗發現,運用生物發酵的體外預消化技術將不易消化吸收或有毒中藥在人體外進行預消化,可以降低藥物毒性,提高藥物價效,方便大劑量用藥。”李桂東透露。

為何臨床中敢用又會用有毒中藥的中醫少之又少呢?對此,徐書認為,“主要是因為缺少傳承,民間很多有效的方子,很多絕活失傳了,年輕中醫對於用量和炮製方法把握不好,不敢用也不會用。有毒中藥的療效必須要有正確的炮製方法做保證,一定的炮製程序與炮製程度甚至是影響療效與毒性的臨界點,而炮製方法的傳承則需要跟師學習才能掌握好。”

“比如巴豆既可通暢大便,也可止瀉,急症生用,緩症熟用。熟用巴豆還必須要求烤至紫褐色,用錫紙研末去油才行,烤糊無藥效,火候不夠去油不全則會有毒;又比如馬錢子,它的治療量和中毒量非常接近,不好把握,而這些都是民間中醫長期實踐總結出來的,需要師帶徒這種手把手的傳承才行。”徐書舉例稱。

徐書認為:“中醫治療腫瘤應以脈診為中心,以經方為龍頭,時方為龍尾,專病專藥畫龍點睛。其中的專病專藥就是指具有靶向作用的有毒中藥或經過民間實踐檢驗的經驗時方,是中醫治療腫瘤的靶向武器,要從國家層面加強對民間中醫的保護和傳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