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奪醫療雲市場:阿里、騰訊、金山等參戰

搶奪醫療雲市場:阿里、騰訊、金山等參戰

隨著「互聯網+」以及傳統行業信息化轉型的不斷推進,我國雲服務產業迎來了黃金髮展期。對於醫療行業而言,分級診療、多點執業等政策的推進以及其內部的成本控制需求,由傳統數據中心向虛擬化和雲端化也成為了傳統醫院所尋求的轉型方向。


阿里巴巴:入股衛寧健康,打通大健康業務體系


而繼騰訊投資東華軟件之後,阿里也展開動作,6月4日晚間,衛寧健康發佈公告稱,阿里旗下螞蟻金服子公司上海雲鑫擬收購衛寧健康5%的股份。


其實阿里這步棋也始於2015年。


當時雙方已經認識到在開拓市場和創新服務方面相互存在較大的互補性,共同認為建立長期性、戰略性的合作關係,有利於雙方在健康服務業和醫藥衛生信息服務領域的拓展,有助於提升各自的運營空間和營運效率,降低運營成本,有助於實現未來市場的擴張。


騰訊:與東華軟件深入合作,聯合發佈「一鏈三雲」戰略


騰訊與東華軟件於2017年年末開始在醫療、金融、智慧城市、公安等領域的多個層面展開戰略合作。在與東華軟件展開合作的半年之後,今年 5 月,騰訊 12.66 億人民幣入股東華軟件,東華軟件提供應用軟件開發、計算機系統集成以及信息技術服務能力和資源,結合騰訊雲及其關聯方在基礎雲計算服務能力,雙方在產品和解決方案打造、商務渠道拓展、項目交付實施、項目運維服務等方面開展全面深入合作。


其中在醫療信息化方面,東華軟件整體實力處於行業前列,東華軟件也是騰訊雲醫療信息化解決方案的戰略支點。今年 7 月,騰訊與東華軟件全資子公司東華醫為聯合發佈面向醫療大健康行業的「一鏈三雲」戰略:健康鏈、衛生雲、醫療雲、健康雲和六大聯合解決方案。


除了上述的金山雲、騰訊和阿里之外,2018 年,華為、磐石雲等雲服務供應商也紛紛在醫療雲方向上蠢蠢欲動。


為什麼醫療雲在2018年受到了更多重視?


大數據時代,醫療海量大數據具有極高的潛在價值,醫療大數據分析可以為臨床科研、精準醫療、藥物研發乃至醫院的精細化運營帶來極大的推進,這都需要雲計算參與至其中。


對於政府而言,基於以雲計算技術架構構建的區域醫療信息系統除了能夠開展分級診療、遠程問診、健康管理等工作之外,還可以加大醫保控費力度,為醫保治理減輕壓力。


經歷了三年的市場教育,2018 年醫院和政府的醫療雲建設需求釋放也為雲服務商帶來了搶佔醫療雲市場的最佳時機,一場圍繞著醫療雲展開的爭奪戰正式拉開序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