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後的騰訊雲,還能趕超阿里雲嗎?

上個月,北京一家名為清博數控的初創公司表示,在部署了騰訊雲服務器8個月後,雲服務器上包括備份的數據全部丟失。而後,騰訊雲承認是其雲服務器設備故障導致客戶數據丟失,並願意進行賠償。但騰訊雲只同意賠償十萬多一點。而清博數控認為自己公司處於創業初期,丟失的數據價值遠超十萬,故才提出了千萬賠償的要求。


實際上,這已經不是騰訊雲首次出現問題。今年七月下旬,許多用戶反映在登陸騰訊雲管理後臺的時候出現故障,而後騰訊雲表示是網絡運營商出現了不可抗的物理斷網問題。


落後的騰訊雲,還能趕超阿里雲嗎?


最近出現的這兩次問題,不禁讓外界開始擔憂騰訊雲的前景,畢竟騰訊雲前面還有實力強勁的阿里雲,後面還有很多有實力的雲服務商,如億速雲、滴滴雲、磐石雲等在拼命追趕。不過對於騰訊雲而言,最重要的還是面對阿里雲的競爭。騰訊雲於13年創立,在15年更是得到了騰訊內部的重要戰略支持,其目的就是為了和阿里雲搶奪雲計算市場的蛋糕。


然後時間已經這麼多年,騰訊雲與阿里雲的競爭究竟如何了呢?實際上,兩者的差距並沒有縮小。在廣告投入上,相信很多出差的小夥伴甚至都在機場看到了阿里雲投放的廣告,而反過來則很少看到騰訊雲投放的廣告。


阿里雲方面,其財報當中也體現了迅速的增長,2018年阿里雲的營收與去年對比增長了一倍,並且阿里雲的營收在阿里的總收入中佔到了5%。雖然騰訊雲的營收增長率與阿里雲基本一致,但由於兩者基數不同,阿里雲的收入基數比騰訊雲實際上要多很多,所以雙方的差距其實是在不斷地拉大,也只有保持比阿里雲更快的增長率,騰訊雲才有可能在未來趕超。


所以就目前來看,在總規模、增長率和技術條件三個指標都落後的情況下,騰訊雲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