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子良将之首,为曹操立下赫赫战功,在历史册上为自己画了一笔

曹魏的将领群体中,与曹魏没有宗族关系的异性将领占多数,在当时有五位虎将最为出色,称为“五子良将”,而其中的张辽就是五子良将的魁首,那张辽在历史中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在他投靠曹操后,又立下了那些名留青史的战功。

五子良将之首,为曹操立下赫赫战功,在历史册上为自己画了一笔

张辽字文远东汉并州马邑县人,史书记载他们家姓聂不姓张,后来因为要躲避仇家,所以改了姓,张辽从小武力超人和吕布是同乡,而张辽去当统兵的将领也是和吕布有关系,就是丁原。就这样张辽就给丁原当了部下,后来丁原带领这支军队进了京,就被董卓手下的吕布给杀死,丁原这支部队就归了董卓,后来董卓把汉献帝迁到了长安,吕布又刺杀董卓,张辽又成了吕布的手下,在建安三年的时候,曹操出兵消灭了吕布,张辽最终归附曹操,从此就开始大放光彩。

五子良将之首,为曹操立下赫赫战功,在历史册上为自己画了一笔

孔子曾经说“三十而立”,这个“立”据研究者表明在社会上站得住,做事有把握。张辽来到曹操手下刚好三十岁,而他到了曹操的手下之后,果然很快就在曹操的将领队伍中脱颖而出,而且做出贡献,就是历史著名战役“孤胆劝昌豨”。

五子良将之首,为曹操立下赫赫战功,在历史册上为自己画了一笔

当时曹操率兵打下了徐州的首府下邳,把吕布杀死以后,徐州下属的其他部分,还有武装力量的残余,这些人都是吕布的支持者,特别是徐州的滨海地区,靠近东海这一带,这批人的数量也不占少数,其中有一个比较强劲的人物叫做昌豨。

曹操就派张辽与夏侯渊去讨伐昌豨,当时昌豨的大本营建立在一座山头上,叫做三公山。当时昌豨的实力还是比较强的,张辽和夏侯渊打了几个月没有打下来,结果刀枪没有打下来,最后却靠张辽的嘴皮子把昌豨给拿下。

五子良将之首,为曹操立下赫赫战功,在历史册上为自己画了一笔

张辽虽然是个武将,但他不是粗人,反而心还很细,当张辽去巡视阵地的时候,他发现被包围的三公山昌豨站在高处,眼睛总是盯着他在看。而且打仗时从山上往下射的弓箭,也比以前少很多,他就觉得这个事情有点奇怪,觉得对方有想投降的念头。

五子良将之首,为曹操立下赫赫战功,在历史册上为自己画了一笔

在一次争斗中,张辽就靠近前去跟他搭话,说了几句,果然发现昌豨有投降的意思。这时张辽就说:现在的曹公仁意无敌、现今形势良好,如果来投降肯定会受到重赏,昌豨为了证明这是真劝降,就让张辽一个人来到军营,好好的谈了谈心,昌豨还带着张辽见了见自己的家眷。小编:在历史中,男性与男性之间能够邀请对方来到自己的家里与家眷相见,这就相当于有亲兄弟一般的情分了。就这样昌豨同意张辽一同出城,投降曹操,最后曹操又把它放回来了,只不过改换了门庭,成为了曹操的手下,从这一战就可以看出张辽是一个胆大、心细的将才。

五子良将之首,为曹操立下赫赫战功,在历史册上为自己画了一笔

当然张辽也是人,是人就要犯错误,张辽在战功建立以后,也开始犯错误。史书上记载叫“任气”,意思就是气势凌人,别人不好相处,历史上的事例,史书上也有记载,在打败了乌丸以后,曹操接下来就要进攻南方进军荆州。进军荆州的第一个预备性的步骤,就是把三员将领派到接近荆州的前线,由三员将领(于禁、乐进、张辽五子良将的三位)分别镇守三个军事据点,这三个军事据点形成一个三角形,彼此之间相距不过几十里,这三位将领关系就不协调,谁都不服谁,曹操便派了赵偐来给他们三个做思想工作,这事情最终才算解决。

五子良将之首,为曹操立下赫赫战功,在历史册上为自己画了一笔

张辽从闹矛盾事件便意识到自己犯错了,于是他便痛改前非,而且改得很彻底。正是因为张辽改错改的彻底,才有了他更加辉煌战功的建立,就是“逍遥津之战”,张辽再一次证明了自己,在这一战中用七千人挡住了孙权的十万人马,是三国时期守城战里边三大经典的第一经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