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確定滷菜中的主香料和輔助香料,以及用量和使用方法,附配方

滷菜的配方說複雜也複雜,說簡單也簡單。說其複雜,是因為各種肉類的特性不一樣,在使用香料時,用量也有所區別,比如白扣去腥效果很好,在滷製鴨肉或者牛羊肉異味較重的產品時,用量稍大,而雞肉類鮮味較好的肉類就不使用或者少用白扣;說其簡單,是因為只要瞭解了香料的特性和作用,在滷製菜品時,根據菜品需要適當調整好主香料和輔助香料的比列,則滷出的菜品至少不會太難吃。商用版的配方中一般會用到20—25種左右的香料,主香料有2-3種,佔比在總量的25%-30%之間,其餘的輔助香料佔比70%-75%較為合適。家用版的因為用量不多,種類在12——16種之間。本篇分享僅代表個人經驗,各家都有屬於自己的配方比列,各有千秋,各有特色,只要做出的菜品好吃就是最好的。

我們在滷菜時,常用的主料有八角,桂皮,丁香,良姜、白芷、山奈、花椒、小茴香、草果、草寇等,每一種香料在不同的菜品滷製時,主香料的用量也有所區別,比如五香味的滷製,多以八角、桂皮為主香料,麻辣味的則以花椒、辣椒為主料,如果按肉類特性區別的話,豬肉類異味較小,多以八角、桂皮為主,鴨肉和羊肉類異味較重,則多以白芷為主,所以,在配製滷料前,需要我們對香料有一定的瞭解和認識,然後根據各種肉類的特性來合理的搭配香料比列。這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每一次香料比列搭配好以後,需要我們去試味道,直到搭配出自己滿意的味道,方可開店營業。如果自己家裡滷來吃,則搭配要求相對較低一點。當然,以下分享的,並不是說只用這幾種香料來做配方,這裡只是確定一下配方的主要方向,配方中作為主香的香料確定了後,可用於輔助增香的還有很多,可以酌情添加配比。

豬肉:在香料中,八角、桂皮、小茴香等屬於芳香型的香料,在滷製豬肉類時,我們常常把他們作為主料放在第一位,配以去腥的白芷、良姜,提味增香的小茴香、丁香;清香解膩的草果、陳皮等,這樣確定的配料,基本就符合豬肉的特性了,只是丁香的香味太濃,用量宜少。

如何確定滷菜中的主香料和輔助香料,以及用量和使用方法,附配方

雞肉:多以良姜、白芷為主,配以草寇、草果、當歸等,再加上陳皮的清香、香菇的提味、增鮮效果,也就符合雞肉的特性了, 調色用黃梔子

如何確定滷菜中的主香料和輔助香料,以及用量和使用方法,附配方

牛肉:多以桂皮作為主料,配以去腥的白扣、草果,除臭為主的香葉、去腥羶味的良姜、草寇等,再輔以其他增香的香料,滷出的牛肉,味道就比較好了。

如何確定滷菜中的主香料和輔助香料,以及用量和使用方法,附配方

兔肉:我做兔肉主要以八角和陳皮為主料,配以去腥味的白扣、草果,增香除異味的山奈,藿香等,再配以其他如靈草、香茅草、畢波、砂仁、千里香等

如何確定滷菜中的主香料和輔助香料,以及用量和使用方法,附配方

鴨肉:我們在滷製鴨肉製品時,以八角、白芷為主料,配以白扣、排草、山奈、畢波、藿香等,再加上去毛腥味的黑胡椒,最後輔以其他增香去異味的香料,

如何確定滷菜中的主香料和輔助香料,以及用量和使用方法,附配方

總之,在確定了主香料之後,其他的輔助香料依情況而定,始終掌握一個原則,主次分明,你想要突出什麼樣的味道,就以什麼特性的香料為主要香料,在用量上適當加大比例,其他輔助香料根據不同的特性和香型來確定用量,芳香類的用量比主香料次之,苦香型的用量再次之,因為苦香型的加多了,滷水會發苦,藥味比較濃的,用量也不宜過多。辛辣味的香料在做麻辣滷菜時,可以適當增加比例。記住一點,香料不是越多越好,只有合理的搭配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香料的性能。少而精,把每種香料的特性通過恰當的比列有效的搭配起來,才能對滷製的菜品達到滿意的效果。一些比較獨特的風味滷菜在香料配比時除外,這裡不做討論。

關於香料的特性和作用,可以參考之前的分享《滷菜中40種香料圖文介紹以及作用,學會了自己配滷料,隨贈配方》。

附上一個家庭滷菜配方,以供參考,關於滷菜具體詳細的製作方法,喜歡滷菜的朋友可以翻看之前的分享文章,都有詳細介紹:

以一鍋熬好的老湯20斤(單斤)計算:

八角:20克,桂皮15克,草果10克,山奈10克,丁香2克,小茴香20克,白芷10克,白扣15克,草寇15克,陳皮15克,甘草10克,香果20克,當歸10,香葉10克,良姜10克,另加幹香菇20克,花椒20克,這個量在幹雜店不好稱重配比,朋友們可以增加倍數,然後拿回去自己分均,或者讓老闆幫你打碎(注意不是打細,只是打成大顆粒即可),然後分勻裝袋備用。

新起滷水用本香料一份,以後滷菜,如果每次滷得少,香料下鍋煮15分鐘聞到香味濃郁即撈出,留著下次用,如果滷得多,就讓香料一直在滷鍋裡和肉一起滷。更多關於滷菜的方法,可以參考以前的分享。

如果自己配製香料嫌麻煩,我家淘店有賣,另有九尺板鴨、纏絲兔、鮮椒烤兔等滷味美食,下面是鏈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