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鼓藝人王景生的「非遺」情緣

繁茂而神秘的陝西延安黃龍山,是古人類生存和繁衍的寶地,也孕育出了獨具地域特色的鼓舞藝術——黃龍獵鼓。這一古老的民間藝術,鼓點豪放,氣勢磅礴,展現了古代勞動人民驅擊野獸、改造自然、不屈不撓的剛勁風骨。

獵鼓藝人王景生的“非遺”情緣

白馬灘鎮是黃龍獵鼓的發源地,也許是古人賦予了白馬灘人獨有的藝術靈感,這裡幾乎人人都會打獵鼓。遇上喜慶的事情,白馬灘鎮仰面村王景生老人的小院裡格外熱鬧,好久不見的親戚們又聚到了一起。為了襯托熱鬧的氛圍,大家決定把獵鼓打起來,以鼓傳情,表達對傳統藝術的尊重。

一份深情從始至終

獵鼓藝人王景生是土生土長的白馬灘人,今年75歲。小時候看大人們打的熱鬧,他覺得特別有趣,就跟著學了起來。父親和村上的老輩人在那敲,王景生在旁邊跟上打邊鼓,敲著敲著就愛上了,痴迷上了,越敲越想敲,這一輩子,就再也放不下了。

從最初的打邊鼓,到後來成為打獵鼓的主力,再到百人獵鼓表演隊的總指揮……隨著時光的流逝,王景生的專業技術、管理能力都在提升,他與獵鼓之間的情緣也愈加深厚。

1984年,黃龍縣第一次調演,王景生一瞬間出了名。“你在哪學的,你咋打的這麼好,這麼大的隊伍你能把這指揮的這麼有秩序,氣勢還那麼好!”回想起30多年前的澎湃場面,王景生滿心歡喜,觀眾的誇獎和認可,讓他更加自信。“那麼多人說咱打得好,咱就應該更把這個事情做得完美!”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王景生的影響和帶領下,王家祖孫三代都會打獵鼓,每當聽到村民對他們一家的獵鼓技藝發出讚美之聲,王景生總會有一種發自內心的自豪感。

獵鼓藝人王景生的“非遺”情緣

一門手藝延續多人

在延安北部一帶,人們婚喪嫁娶、開業慶典喜歡吹嗩吶,而在黃龍——逢年過節,親友團聚會打獵鼓。茶餘飯後,鄰里相聚也會打獵鼓,紅白喜事更是離不開獵鼓。打獵鼓,已經深深融入了黃龍人的生活,成為他們生命中的一部分。

“我這一家人全回來要二三十個人,這些娃們基本上都會打。兒子、兒媳婦都能行,還有孫子,女子雖然不會打,卻能跟上遛一遛,看一看,湊湊熱鬧。有時候就在這院子裡,人一多就搬到門口去。現在門口車停的多了,坐不下,就到村裡面,村民們都愛打鼓敲鑼,熱鬧得很。”王景生說。

“不能把過去的老傳統撂了,咱白馬灘人還是習慣聽傳統鼓,現在就是給自家娃娃先把這個給教好,然後帶動村裡的鄉親也來學,帶鄰村,只要能學的都給他教,應該把老人們留下來的傳統繼續傳承下去。”王景生自覺地肩負起了獵鼓技藝傳承的光榮使命。不光是村裡的老人們,連鄰居家的小孩子都拜王景生為師,跟隨著他學習獵鼓技藝。

“獵鼓用的樂器有鼓、鑼和釵。鼓點分為‘出巡’‘獸現’‘圍獵’‘慶典’四個奏章,鼓譜由引子、摘豆角、叮咯吧、喜悅、滾軲轆、荒草坡、揚鑼三聲、尾聲組成。由於鼓點複雜,要想打出威振山河的氣勢並不容易。上了年歲的王景生老人耐心又用心地為後生們教著他愛了一輩子打了一輩子的獵鼓。

獵鼓藝人王景生的“非遺”情緣

一種文化福澤鄰里

“這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文化,不是我王景生能,打鼓打得是鄉情,打得是那股精氣神,打得是一份對美好生活的期盼!”秋日的午後,太陽依舊如火一般熱情,王老家附近的大槐樹上知了聲響亮而急切,就像要和這獵鼓聲一較高下。聽到王老的鼓聲,鼓友們相繼而來。沒有多說一句話,大家跟著節奏打了起來,所有的默契和情誼都在這獵鼓聲中傳遞著、散發著。

古時獵鼓用於祭祀祈雨、春社廟會,在歷史的長河中,這門藝術被人們一代一代傳承和改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人們豐收時用獵鼓慶祝,因此,獵鼓又叫“豐收鑼鼓”。直到20世紀90年代初,黃龍縣文化工作者經過挖掘整理、編排和完善,將這項鼓樂藝術變成了動作優美、內涵豐富的鼓舞藝術。改編後的黃龍獵鼓雖在鼓點上有所簡化,但它所表現出粗獷剽悍,深沉豪放,獸性十足的遠古韻味卻依舊十分濃郁。

以“怪”取勝,以“野”致新的現代獵鼓表演,似乎帶著人們穿過歷史的隧道,從原始森林中呼嘯而出,彷彿讓人們看到了黃帝時代先民們圍獵、狩獵,人與獸之間生死搏鬥卻又和諧相處的壯觀場面。

不管獵鼓如何演變,不變的是像王景生一樣鍾情於獵鼓的人們那份執著和堅守,傳遞的是黃龍人與獵鼓之間難以割捨的情緣。

“我希望這項古老的民間藝術能夠傳承下去,讓這威武雄壯的獵鼓聲擂響文化自信,鼓舞新時代。”王景生說,這麼多年,打過很多次鼓,每次為的都是不同的事情,有喜事,也有傷心事。有著這股精氣神,啥事情都能過去。鄉里鄉親團結一致,鼓文化拉進了自己和村民的感情,也讓方圓幾十裡的父老鄉親情分更深,民風更好,鄉情更淳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