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孙权称帝的历史背景

在诸葛亮兵败街亭不久,孙权也对曹魏发动了攻击。大将周鲂以断发为代价,骗取了魏将曹休的信任,成功诈降。曹休中了埋伏,吃了个大败仗,又羞又气,跑回去不久就病死了。

三国时期,孙权称帝的历史背景

诸葛亮回到汉中后,进行招兵买马,为自己的以后的北伐坐准备。听到了魏国大将曹休战败的消息,他觉得这个机会很好,就在第二年,也就是蜀汉成立政权的第七年,诸葛亮开始第三次出兵攻打魏国,他先派大将去攻打魏国的武都、阴平两郡。这两个地方是魏国的西边防线,有着重要的地理位置。但是,他们的守城将领一听到蜀军来了,害怕打不过,就放弃城池逃跑了。这样,蜀军顺利地占领了这两个地方,虽然这不是很大的胜利,但总算有了战果,蜀国的皇帝刘禅下诏嘉奖诸葛亮,恢复了他的丞相职位。

再来说一说在江东的孙权,他看到曹魏和刘备都自己称帝了,心里也很想做皇帝和他们平起平坐。于是,就在今年的四月份的时候,孙权就在大臣们催促下宣布登记,并且建立国号吴国,孙权就正式的成为了吴国的第一个皇帝。

三国时期,孙权称帝的历史背景

孙权在建立吴国后不久,就去派一名使者到蜀国去报信,希望我们两国继续建立互相的结盟关系,虽然蜀国还在为刘备的死有些不情愿,但是这也成了事实,他们共同的敌人是北方的曹魏,于是就同意了,继续建立孙刘联盟,来抵抗北方的魏国。

紧接着在第二年,魏国的大司马曹真将军请求出兵攻打蜀国,因为蜀国最近暗弱,粮食减产。于是魏国的皇帝就听从了他的建议,并派了三路的大军一起去攻打蜀国,让曹真带领一组军队从长安出发,然后进军子午谷,让司马懿带领一对士兵沿着汉水向上走,魏国的大将张合沿着陇西出动,然后同时出发,想要分三路大军,一举击败蜀国。

三国时期,孙权称帝的历史背景

而诸葛亮赶紧调集军队来应对魏国的此次大规模的进攻,他派兵守住各个要塞,并派出蜀国大将魏延,副将吴懿一起出兵祁山,然后和北方的羌族人联系,使魏国的后方受到威胁。他准备好粮食和军械装备,等着魏国敌人前来攻打,可是却一直没有等到敌人到来,原来最近关中地区一直在下雨,河里面有很多的水,魏军沿着河边地区走了一个多月才走了一半的路程,这时魏国的皇帝看见情况不对,就赶紧下令让他们撤退。但是已经晚了,他们在撤回的途中,遭遇了蜀国大将魏延和诸葛亮的前后攻击,伤亡惨重,很快的就被打出了蜀国的境内。

曹真退兵后,觉得很窝囊,第二年就一病而亡了。这样,魏国的曹氏家族又失去了一位可以依靠的将领。而当时魏国经过了伐蜀大败,大伤元气,开始修养声息,增强兵马,因为曹魏统治者知道,这一时半会还不能打败蜀国,更何况蜀国还有诸葛亮坐镇,所以干脆先发展自己的国家实力,等待着时机。所以三国这时就进入到一个相对稳定时期。而在这个对稳定时期的背景下,孙权抓着了这个机会,在江东称帝了。从此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分天下的局面正式形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