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城智庫 前!方!高!能!創新招商理念 構建大開放經濟格局!

作為拉動經濟發展的入口,招商引資一直被視作打造產業生態圈中的重要工作,當前成都正進一步創新招商模式,加快打造產業生態圈,創新生態鏈,更好地對不同來源、不同層次、不同結構、不同內容的資源進行區別與選擇。


產城智庫 前!方!高!能!創新招商理念 構建大開放經濟格局!

成都城市經濟發展成績不俗

當前,成都正加快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 在推進發展製造業過程中有著區位優勢明顯、市場空間巨大、產業配套較強、科技資源豐富、金融服務發達等諸多優勢。

僅在2016年全市就新簽約引進了145個重大先進製造業項目,完成了2246.2 億元工業投資。

在2017年,全市新簽約引進重大先進製造業項目達到201個,完成了3008.7億元工業投資、增長33.9%,增幅居副省級城市第二位

圍繞著國家戰略部署,成都正不斷擴大招商引資的規模和力度,但如何圍繞產業生態圈高質量推進發展製造業, 如何充分整合利用全市招商資源、統一調度,強化以資源換項目、以市場換投資,引進一批帶動作用強、投資效益高的龍頭項目,提升產業發展競爭力和行業話語權,是當前成都通過工業招商拉動全市經濟發展所面臨的新機遇和新挑戰。



對標建設任務,成都上升空間較大

雖在推進發展製造業過程中,成都有著諸多與生俱來的優勢,但對標“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目標任務,成都在招商引資體制機制和投資環境上仍存在著諸多影響項目的引進和落地的短板,有著很大的改進和上升空間。

投資促進成效有待提升。

成都受制於整體經濟發展水平和地理位置上的劣勢等因素,累計利用內外資與上海、深圳等沿海城市差距明顯;

在副省級城市及國家中心城市中總體上僅處於中上游水平,對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還沒有形成足夠強大的產業、資金支撐。

投資促進結構有待優化。

重大項目特別是有行業影響力、帶動性大的龍頭項目佔比偏小,佔據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高端的項目佔比偏小,參與國際分工的層次不高,對建設西部經濟中心的動能支撐不夠。

投資促進體制機制有待完善。

全市招商引資資源統籌力度不夠大,全市“一盤棋”的招商引資格局還未完全建立。

招商網絡覆蓋範圍不夠廣,招商引資渠道不夠多樣,信息捕捉獲取能力不夠強。

促進項目落地機制不夠完善,部分項目落地進度相對較慢。

投資環境有待優化。

城市的全球知名度還不夠高,市場化的金融支持力度及招商引資政策力度不夠大,生產生活配套環境的國際化水平不夠高,政務環境和投資服務還存在短板,還沒有形成與“國家中心城市”地位相匹配的投資承載力和吸引力。

產城智庫 前!方!高!能!創新招商理念 構建大開放經濟格局!

成都歷來注重擦亮城市品牌,助力招商引資

抓住機遇,加快構建大經濟格局

抓住大環境給予的機遇和挑戰,是成都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本質,這需要成都採取創新意識、轉變政府職能、建立結構性服務體系等一系列應對措施,才能構建起更大、更開放的經濟格局,加速城市發展。

優化產業結構,加強產業載體能力建設。

加快打造產業生態圈,增強投資吸引力。

★一是瞄準新興產業、傳統優勢產業和以互聯網產業為代表的新業態、新模式、新經濟。

★二是突出發展集成電路、新型顯示、新能源汽車整車研發生產及核心配套、高端生物技術、醫療器械及生物醫學材料、航空航天、軌道交通、智能製造、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重點領域。

★三是深入分析研究產業鏈關鍵環節和上下游配套環節,繪製好投資促進“路線圖”,全鏈條、成集群地引進重點產業重大項目。

圍繞在蓉世界500 強企業,強化專業化招商。

深入研究產業發展態勢,加強對央企、“獨角獸”企業、行業龍頭企業,尤其是世界500 強企業中工業和信息化類企業的分析研判,並長期跟蹤、“一對一”服務、以商招商。

強化對目標企業的戰略佈局、行業地位、發展方向、項目價值等研究、評估,形成有針對性的招商引資策略,增強項目洽談和招引成功率,爭取將更多駐蓉機構升級為區域總部、功能總部或研發總部。

始終瞄準六類500 強開展精準招商,重點促進已落戶成都的30 家世界500 強企業分支機構升級為子公司、43 家擴大在蓉投資;

對梳理出來的未落戶82 家世界500 強企業制定外訪、促進計劃。

著眼產業生態環境,招引生態圈功能要素。

★一是梳理產業生態圈所需功能要素,大力引進技術研發、產品設計、檢驗檢測、標準認證、法律諮詢、物流配送等功能性、平臺性項目。

★二是加強與國外知名企業、大學和科研院所合作, 設立具有前瞻性、先導性的技術研發中心和成功轉化基地, 開展產、學、研等多方互動。

★三是鼓勵企業引進掌握核心技術的國內外科技領軍人才,發掘並吸引優秀技術團隊來蓉創業,對本地創業企業精心孵化培育,創新鏈結合產業鏈,共促科技成果轉化。

★四是推動京東方、中電子等龍頭企業在蓉設立研發中心,開展技術研發、產品設計業務。促進企業投建開放共享的公共服務和協同創新平臺。

★五是引導資本與產業結合,金融和技術的重合,通過設立產業投資基金,企業和社會資本參與,以專業化團隊運作,市場化運行,參與重大項目的共投、共建、共享,實行資金鍊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效對接。


產城智庫 前!方!高!能!創新招商理念 構建大開放經濟格局!

成都是非常適合新經濟發展的城市之一

提升軟實力,塑造招商引資成都品牌。

大力實施面向全球的國際化城市營銷戰略,整合政府各部門、社會團體和專業機構的資源和力量,綜合利用多種渠道和各類平臺,廣泛開展城市品牌和形象推介宣傳,形成較高知名度、深遠影響力、獨特吸引力和強大親和力,強化對成都投資環境的宣傳推介力度,與高水平協會和產業聯盟合作,舉辦一批行業頂級峰會、論壇,打造行業精英聚集的產業文化圈,增強境內外客商來蓉投資信心和動力,塑造全球成都品牌。

創新招商方法,不斷完善工作機制。

★一是創新市場化招商方式,利用大數據分析尋找潛在投資者,通過對企業(包括跨國企業與中國上市企業)的公開信息和財務數據進行推算,能發現相當多的投資意向,再結合該企業在中國的市場份額、產能分佈、競爭對手動向以及該企業的資產週轉率等要素,能對目標企業的投資方式做出較準確的預測,從而有的放矢的開展招商活動。

★二是突出“招才引智”。地方政府發揮積極作用,招商引資更注重招才引智,通過安居、獎勵、服務政策積極引入行業領軍人物、專家學者等高端人才及他們的團隊、師生圈、朋友圈落戶成都創新創業,或與成都企業、機構等開展研發、生產合作。美國80% 科技成果是為吸引外國留學生加入美國國籍,多次修改移民法,放開對高科技人才的吸納。

★三是鼓勵更多園區龍頭企業在蓉舉辦多種形式的行業大會、供應商大會、行業峰會,支持產業園區(集聚區) 主動參與並藉助行業頂級峰會、論壇、展會等重大活動平臺舉辦專題投資推介活動與龍頭企業新成立一批產業園區配套項目招商工作組。

★四是加快構建“招商雲網”平臺,為產業園區招商、企業在蓉尋找投資載體提供便捷通道。同時, 合理發揮政府在創新驅動中的作用,制定支持企業研發的政策,保持對科技開發的高強度投入,構建有差別化、競爭力、有區域創新力的體系,引導政企、校企合作,構建金融創新機制,金融和技術的充分結合,形成“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考核機制,建立完善的法規體系、科技保障體系及發達資本市場,著力打造創新生態圈。

積極開展自貿區招商。

把握好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成功獲批機遇,以成都自貿區建設為先導,積極向境內外投資者開放更多投資領域,建立開放高效的招商引資准入機制。

大力開展國別合作園區招商,充分利用國際合作園區建設機遇,大力開展國際合作園區專題招商,將國際合作園區打造成為加快對外開放、吸引項目集聚、助力產業升級、推動創新創業的高端平臺。

著力開展“蓉歐+”招商,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戰略,依託“蓉歐+”戰略, 加快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產能合作,吸引國內外物流業、服務業、製造業企業落戶成都。

產城智庫 前!方!高!能!創新招商理念 構建大開放經濟格局!

產城智庫 前!方!高!能!創新招商理念 構建大開放經濟格局!

組圖/ 招商引資一直被視作打造產業生態圈的重要工作

創新招商模式,加快打造產業生態圈

作為拉動經濟發展的入口,招商引資一直被視作打造產業生態圈中的重要工作,當前成都正進一步創新招商模式, 加快打造產業生態圈,創新生態鏈,更好地對不同來源、不同層次、不同結構、不同內容的資源進行區別與選擇。

形成產業鏈招商模式。

目前,產業聚集已經成為吸引投資者投資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某地區已經形成了產業聚集,且擁有一定數量的龍頭企業,那麼充當產業鏈補缺環節或者是延伸環節角色的企業都較易跟風而至。

而世界前沿產業代表著整個產業未來發展趨勢,由於種種客觀因素存在, 其招商引資的難度是遠遠甚於可延伸產業鏈招商和可補充的產業鏈招商。若能夠縱觀分析全球前沿產業轉移趨勢,迎合招商,往往事半功倍。

龍頭企業找到可延伸產業鏈。

引進一個世界500 強的企業對本地區產生的規模效應是無法估量的。從本地區的龍頭企業入手,以龍頭企業為節點,向其兩端的供應鏈及服務鏈延伸。

深入挖掘龍頭企業的一級、二級、三級配套商,通過產業鏈的延伸形成該產業配套集群。

走訪龍頭企業的生產和採購部門,掌握其一級配套商主要信息情況及採購的主要產品種類及數量,並根據所掌握的資料進一步蒐集、整理, 分析供應商當前的投資分佈及產能等情況,以便下一步的招商行動。

協會或專業服務機構牽頭,或以承辦活動的方式集中鎖定投促機構的目標群體,集中、高效的開展投資環境推介等招商活動;

重點難點客商應進行深入拜訪和洽談,並邀請其對投資環境經信實地考察。

產業配套找到可補缺產業鏈。

在延伸產業的同時,應抓住產業鏈橫向補缺,即將一定地域空間範圍內的斷續的產業部門藉助某種產業合作形式串聯起來。

比如在引進龍頭企業的一級、二級、三級配套商時,他們可能會關注當地物流、航空配套產業的規模及發展情況,並希望在引入資本的同時, 其他的一些配套服務也能夠同步介入,以保障日後生產流通環節的順暢。

通過產業鏈縱向的延長和深挖,以及橫向的補缺,更加有針對性地規劃產業園區。

國際前沿技術助力本地區產業升級。

要充分掌握本地區各行業的現狀與國際同行業的差距,挖掘國際同行業的先進技術及跨國企業的投資意向,將高科技技術引進來,提高行業技術水平,增強本地區行業的抗風險能力,逐步向國家化發展轉移。

從國內先進開發區的發展經驗看,產業鏈招商不失為順應產業轉移趨勢,主動承接產業轉移,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有效手段。

如珠三角地區的廣州開發區緊緊抓住日本三大汽車廠商成功落戶的品牌和整車生產優勢,開展汽車產業鏈招商,使全球範圍內與三大汽車廠商有著數十年合作關係的數百家核心零部件配套企業落戶。

要從產業發展入手, 不僅要縱向打通、橫向補缺,更要縱向深挖,建立SWTO分析圖,有側重的開展“引資和選資”工作。

喜歡就關注產城雜誌

分享城市經濟發展建設方略與細節

來源丨《產城》雜誌八月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