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晋元之子回忆抗战:“八百壮士”敢死队员身绑炸弹跳楼杀敌

“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战场……”在14年抗战中,这首歌曲鼓舞着百万青年投笔从戎,奔赴抗日战场。歌曲描写了抗日战争初期,死守在上海四行仓库的谢晋元团长的英勇事迹。殊不知,这位抗日名将最后死于汪精卫伪政权之手,其遗属的命运,更是坎坷曲折。

谢晋元之子回忆抗战:“八百壮士”敢死队员身绑炸弹跳楼杀敌

“八百壮士”实为四百余人

1937年,在整个淞沪抗战中,谢晋元所在的闸北地区,始终是战线的轴心,他所率领的88师部队因此被日军称为“闸北可恨之敌”。谢晋元之子谢继民说,其实早在10月25日,大场阵地即被日军突破,我军全线退守沪西时,许多人建议考虑长期抗战,有秩序退守经营了3年之久的防御阵地。但蒋介石以国际联盟开会在即,能保持在上海的存在“可壮国际视听”,要求88师留在闸北,死守上海。

谢晋元之子回忆抗战:“八百壮士”敢死队员身绑炸弹跳楼杀敌

为了落实委员长的指示,88师师长孙元良决定,只留下一个团死守上海,这个团就是88师262旅524团,谢晋元时任该团中校团副。其实,坚守四行仓库的只有一个营的兵力,该营士兵陈德松在《殊死报国的四行孤军》一文中写道:“以该团第一营为基干,组成加强营,仍用团番号。全团410人左右,一个机枪连三个步兵连,一个迫击炮排。”为迷惑敌人,在记者采访时,谢晋元假告800人,这才有了“八百壮士”之说。谢晋元率部坚守最后阵地时,与“八百壮士”早已立下遗嘱:“余一枪一弹誓与敌周旋到底,流最后一滴血,必向倭寇取相当代价!”

谢晋元之子回忆抗战:“八百壮士”敢死队员身绑炸弹跳楼杀敌

战士们誓与四行共存亡

“八百壮士”人人抱定必死的信念,争先杀敌。10月28日,日军见屡攻不下,组织一个十几人的小分队突袭,企图用炸药包炸毁四行仓库的墙体,打出一个突破口。他们为了防止遭到枪击,顶着一块厚钢板移动到墙下。敢死队员陈树生情急之下,二话不说,在身上绑满手榴弹,从6楼跳了下去,与10多名敌人同归于尽。谢晋元看着楼下的浓浓烟火,流泪了,他声言:“全体壮士早已立下遗嘱,誓与四行最后阵地共存亡,但求死得有意义,但求死得其所!”

谢继民说,“父亲研究《孙子兵法》,常常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战斗一开始,他就命令各楼窗口及平台各处的战士,密切监视敌军调动情况;每到深夜,敌人进攻稍有停顿,父亲即派人外出取水,同时悄悄收集敌尸上的符号、标识,从中掌握敌军的信息。”短短4天时间,他们在四行仓库这块弹丸之地,击退敌军数十次进攻,毙敌200多人,伤者无数,自己仅阵亡9人,伤20余人。然而,10月30日晚9时,谢晋元却接到了撤退的命令。

谢晋元之子回忆抗战:“八百壮士”敢死队员身绑炸弹跳楼杀敌

谢晋元按上级命令率部队撤入英租界,不料一进租界,即被缴械,部队被拘禁于上海胶州路的“孤军营”,从此与外界隔绝,变成日军包围中的孤岛。谢继民收集到父亲当时写下的近50万字的日记,“孤军营在租界内几乎与‘俘虏营’无异,自由受到限制,生活也非常艰苦。孤军营一待就是4年,正所谓战斗4天,孤军4年”。

随着孤岛形势的不断恶化,敌伪对谢晋元的威胁利诱也日甚一日。1941年4月24日清晨,谢晋元如往常一样率士兵们早操。此时,被汪伪收买的4名士兵伺机忽然拔出凶器,刺杀谢晋元。谢晋元遇害时,年仅37岁。

谢晋元之子回忆抗战:“八百壮士”敢死队员身绑炸弹跳楼杀敌

母亲维系一家8人生计

谢晋元去世后,谢家老小的生计问题,全都落在了妻子凌维诚身上。1941年,凌维诚辗转5省去见委员长,却得到答复:“现在抗战期间,国家困难,等抗战胜利后,国家定会照顾你们的!”

谢继民说:“母亲一人要维系一家8口的生计,好不容易熬到抗战胜利。为了让我们上学,母亲又去南京找委员长,蒋夫人宋美龄接见了母亲,答应将情况转呈蒋介石,但后来就没了回音。”凌维诚为了4个子女的读书问题、自己和‘八百壮士’幸存者的居住、工作问题四处奔波,但各部门之间都相互推诿,毫无结果。

谢晋元之子回忆抗战:“八百壮士”敢死队员身绑炸弹跳楼杀敌

新中国成立后,凌维诚给上海市长陈毅写信,将自己与孤军官兵尚存的六七十人的困境进行了描述。陈毅很重视,1949年,上海市政府发出秘四字第589号指令指出:“谢晋元参加抗日,为国捐躯,其遗属应致照顾,吴淞路466号房屋一栋及墓地一段,悉仍拨归凌维诚居住使用,一般费用酌予减免。”

1966年“文革”开始后,谢继民全家受到接二连三的冲击。让谢继民庆幸的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谅解和同舟共济,让他们最终挺了过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