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一门四杰”:同胞三兄弟两中将一少将,侄儿也是少将

在抗日战争中,我国涌现出了无数的英雄豪杰。海南岛的西北部有个澄迈县,澄迈县出了个王培栽,他很有文化,曾任广东省英德县儒学。

王培栽和妻子汪氏共生有六子二女。这六个儿子是:大儿子王协初、二儿子王义初、三儿子王允初、四儿子王俊,五儿子早夭,六儿子王毅。

这个王培栽,很会栽培人。他的六个儿子中,出了三位抗日英雄,其中两个儿子是国军中将,一个儿子是少将。

四儿子王俊,先后在河北清河陆军第1预备学校、日本士官学校中国队第14期工科、日本陆军大学第5期毕业,曾任黄埔军校军事教官,北伐战争时期历任旅参谋长、副师长、师长。后授命创办南京陆军步兵学校,任首任校长,1935年被国民政府军委会授予了陆军中将。

抗日战争时期,王俊担任过国民党军令部次长(军令部部长为何应钦),国民政府军训部次长、第七战区参谋长,第十二集团军副总司令等要职。广州沦陷后,他誓与日寇血战到底,在粤北组织抗战,坚持阻住日军北上,指挥取得了二次粤北大捷。

王俊将军的军事理论造诣也很深,与杨杰、蒋百里并称为当时的“三大军事理论家”。他着有《球形战术》、《步兵野外纪实》、《师长战场统帅术》、《广东之战》等,编有《步兵操典草案》等。

六儿子王毅,先后毕业于黄埔军校、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中国陆军大学。历任广东省保安第五旅旅长、琼崖守备司令兼广东第九区行政督察公署专员等职。抗日战争爆发后,王毅将军作为海南最高军政长官,在琼中县和平镇乘坡河大石上勒刻“唯战能存”四个字,以表示他的抗战决心。王毅将军与琼崖共产党领导人冯白驹进行国共合作,亲自参加了琼崖革命历史上著名的“云龙改编”,支持冯白驹率领的广东民众抗日自卫团第十四区独立队抗日,并释放了在押政治犯。

1939年6月,吴道南被委任为广东省第九行政区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王毅被排斥、削权,只保留着一个名不副实的守备司令职务,团结抗日政策也逐步被国民党顽固派的“溶共”“防共”“限共”政策所代替。此后的王毅并没有离开琼崖,而是一直在海南岛坚持抗日斗争,直到抗战胜利。1945年8月,王毅将军代表海南军民正式接受日本侵琼司令官的投降书。

抗战胜利后,王毅将军被调离琼崖,晋升中将入陆军大学将军班受训。1948年奉命派驻海南之六十四军中将副军长。1949年1月从上海坐船赴台湾转回海南途中,因轮船相撞而丧生。

抗战“一门四杰”:同胞三兄弟两中将一少将,侄儿也是少将

一九四五年的王毅将军

再说大儿子王协初,王协初曾经到过美国留学,是琼籍人中最早的留美生之一。1937年7月,王协初投身抗战,被国民政府军委会授予了少将军衔的他在第一战区第1集团军充任少将参议。1938年调回琼崖,协助六胞弟王毅加强防务。后返回故乡澄迈县,协助县长丘海云和县党部书记长李有政等人成立“澄迈县抗日自卫团统率委员会",建立17个自卫大队,每个大队数百人,并配备一定数量枪支,一心一意为抗战。1939年2月10日,王协初被侵琼日军逮捕,后王毅暗遣抗日人员营救脱险。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王协初任广东省参议员、琼崖守备司令部少将参议员等职。后弃官习教,先后出任岭南大学、海南大学教授。1975年在广州病故,终年90岁。

这一家人中,还出了一位少将。不过这个少将是抗战以后的了。王培栽的三儿子叫王允初,王允初的长子叫王弼,王弼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七期步兵科,后又赴日本入读日本士官学校步兵科,1945年任琼崖守备司令部第二团上校团长,1947年调任台湾警备司令部保安处副处长,1949年升任

少将处长。1956年退役从商。著有《 日军侵略海南作战沿革志》、《 琼崖守备第二团作战纪要》。

王俊、王毅,同为国军中将,而又以同为抗日名将而彪炳史册。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给他俩家属,以表彰他们兄弟俩不朽的抗日功勋。(刘继兴)


分享到:


相關文章: